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的基本史实和《尼布楚条约》的基本内容,认识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侵略的历史作用,对郑成功和康熙帝作出正确评价。教材头绪较多,知识密度大,思想性强。在这节教学中,我就怎样把传授历史知识,开发学生智能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者结合起来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郑成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以武力驱逐外邦入侵、收复台湾而名垂千古。郑成功收复台湾,又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历史事件。郑成功,原名福松、  相似文献   

3.
课文《郑成功》是一个历史故事,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事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课文重点讲的是收复台湾的经过,着重描写郑军官兵与荷兰侵略者作战的情景。教学中,让学生适当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4.
今年二月一日,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二十周年。三百多年前,郑成功“叱咤天风镇海涛”,挥师东渡,驱逐了侵占我国领土台湾达三十八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归祖国版图,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事件,而且对开发和发展台湾经济,也是极其重要的转捩点。在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二十周年之际,探讨他在台湾实施的经济政策,对发展台湾经济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第28章《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共分两节,第一节《清朝巩固统一的斗争》,讲述了清朝平定少数民族贵族发动的叛乱,土尔扈特部归国和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等内容,显然属于“民族关系”;第二节《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侵略》显然属于“对外关系”。我以为第二节把第一个子目“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列为清朝的“对外关系”范畴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施琅作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伟大事业的继承人角度,阐述了施琅统一台湾奋斗历程的三个阶段,论说施琅对统一台湾、主张捍卫和开发台湾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管辖今台湾地区的最早统治机构是() A.台湾办事大臣B.台湾府 C.澎湖巡检司D.台湾行省 2.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相同的意义是() A.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我国开始对台湾行使主权 D.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康熙帝令清军进入台湾,打败郑氏势力。对此事最正确的评价是() A.坚持祖国统一的立场 B.消灭了明朝残余势力 C.扩大了清朝统治区域 D.驱逐了外国侵略势力 4.2003年11月18日福建省晋江市为纪念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而落成了一位著名将军的雕像。该将…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1662年2月1日,郑成功在台湾汉族和高山族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九个月的战斗,彻底击败荷兰侵略者,强迫他们在投降书上签字,从而结束了荷兰在台湾的殖民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取得辉煌胜利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的民族英雄,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荷兰是当时最强大的殖民势力,台湾汉族高山族人民反对荷兰占领台湾的斗争三百年前,郑成功与荷兰侵略者进行坚决斗争的时侯,西方殖民主义者到东方来掠夺殖民地、从事资本原始积累,已有一个半世纪以上的历史。他们的脚步踏上东方的领土以后,亚洲随即出现大批殖民地。印度的  相似文献   

9.
在明清之际,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曾经被荷兰殖民者所侵占,后被郑成功收复,但郑氏政权又割据台湾二十多年,台湾与祖国大陆相分离前后达六十年之久,直到一六八三年才被当时中国的中央政府所统一,台湾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这就是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的康熙统一台湾。  相似文献   

10.
郑成功是我国明末的一位民族英雄。1662年,他打败荷兰殖民统治者,收复了台湾,为祖国的统一建立了不朽的功绩。1962年初,郭沫若同志豪情满怀,写了《郑成功光复台湾三百周年纪念》七律一首:台湾自古属中华,汉族高山是一家。岂许腥膻蒙社稷?不容蟊贼毁桑麻。千秋大业驱荷虏,一代英雄国姓爷。三百年来民气壮,教他纸虎认前车。  相似文献   

11.
1661年,郑成功赶走了荷兰殖民主义,收复了宝岛台湾,当时,清朝已经基本实现了对大陆的统一,而这时的郑氏政权坚持反清的立场,这极大地阻碍了清朝实现祖国统一的步伐,台湾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宝岛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从顺治十八年起清朝就着手采取了不同政策,欲使台湾早日回归,安定东方海疆,经过了二十几年的苦心经营,清政府终于在1683年取得了澎湖海战的胜利,这也标志着郑氏集团的 灭亡。  相似文献   

12.
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郑氏政权便把主要力量移守台湾,与清王朝仍进行着军事上的抗争。但清王朝在完成大陆统一、政权较为巩固之后,消灭盘踞在台湾岛上的郑氏集团便被提上议事日程。1683年8月13日清朝最终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打败了郑氏集...  相似文献   

13.
《为中华民族扬威》的电化教学孙彩文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第七册《为中华民族扬威》是通过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但是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事件距今已300多年,学生知之不多,体会甚浅,这就形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们...  相似文献   

14.
一、引导课外阅读 中学历史课本上的许多历史故事,只是一个梗概,情节比较简短,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的故事内容.如讲《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课时,我向学生推荐《郑成功》这本书;讲到唐宋八大家时,我从图书馆借回唐宋八大家专辑,让学生用课余时间阅读.许多课外书籍,作者在符合当时历史情况的前提下,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使故事具有文学性、趣味性,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历史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5.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是明末清初东南沿海新兴力量的杰出人物,福建泉州南安石井人。郑芝龙子。母为日本平户田川氏女,亦称翁氏。郑成功诞生在日本平户千里海边苍松下面的大石上,  相似文献   

16.
郑成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人豪杰。在台湾历史上,郑成功的崇高地位更是没有人能够与之比拟。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伟业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郑成功名字的由来 郑成功原名森,还有一个名字福森,他的母亲是一个中日混血的女子。父亲郑芝龙是一个海上冒险家,与日本,台湾都有密切的关系.郑成功出生于日本,7岁后回到福建南安县原籍,15岁考上秀才,被时人视为“命世雄才”,“奇男子”.但这时的明朝已是奄奄一息、岌岌可危了。1644年,郑  相似文献   

17.
我教《郑成功》时,发现刘涛同学在郑成功肖像画的眼睛下画了几滴“眼泪”,还颇为得意地展示给同学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正津津有味地给学生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见此情景,十分恼火。但转念一想,何不顺势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呢?“请同学们安静一下,老师觉得刘涛同学画得不错,他这么画也有一定道理。”学生们很快安静下来,惊奇而又不解地望着我。“大家想想看,郑成功这位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为什么会流眼泪呢?”学生们若有所思,似有所悟。“郑成功收复宝岛台湾,这是激动的泪水”;“郑成功让汉族人民和高山族…  相似文献   

18.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可是到了16世纪中期,台湾成为西方列强争食的对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光复祖国领土的业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683年清王朝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以后随着经济、人口的不断发展,正式设立台湾省,实现了祖国领土的大一统。  相似文献   

19.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可是到了16世纪中期,台湾成为西方列强争食的对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光复祖国领土的业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683年清王朝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以后随着经济、人口的不断发展,正式设立台湾省,实现了祖国领土的大一统。  相似文献   

20.
邓夏生 《高中生》2009,(16):30-31
1.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两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这说明①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②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③清朝时台湾主要出产食糖和粮食④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