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本文回顾了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建设所采取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打造学术精品、加强团队建设、创新体制和机制、培育基地精神等有效措施,总结了基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资料信息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提出了基地进一步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
柳会祥  鲁亚莉  欧玲  王柔 《学会》2012,(6):50-54
华中科技大学科协是全国高校最早成立科协的单位之一,是全国高校科协工作研究会和湖北省高校科协工作研究会的筹备牵头发起单位。本文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科协在开展学术交流、科技普及、人才举荐、学术期刊管理、挂靠学会管理、优秀论文奖励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以及通过活跃学校学术氛围,促进学校学术繁荣,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而科学研究是完成主要任务的主要依托,我国高校科技合同的管理仍存在重申请、轻成果的现状,因此提高我国高校的科技合同管理水平能够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学科成长动力机制与建设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哲斌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0):126-127
大学学科成长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需要。提出了大学学科主要应从学科方向、学术队伍、学科基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文化等六个要素方面加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内江科技》坚持"弘扬学术,传播文化,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办刊理念,紧随时代潮流,引领理论前沿,启迪学术新知,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内江科技》办刊宗旨:宣传党的科技工作方针、路线和政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流,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内江科技》主要栏目:科教兴国、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学术研讨、网络纵横、高校论坛、教科园地、职业教育、知识经济、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6.
正《内江科技》坚持"弘扬学术,传播文化,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办刊理念,紧随时代潮流,引领理论前沿,启迪学术新知,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内江科技》办刊宗旨:宣传党的科技工作方针、路线和政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流,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内江科技》主要栏目:科教兴国、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学术研讨、网络纵横、高校论坛、教科园地、职业教育、知识经济、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7.
正《内江科技》坚持"弘扬学术,传播文化,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办刊理念,紧随时代潮流,引领理论前沿,启迪学术新知,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内江科技》办刊宗旨:宣传党的科技工作方针、路线和政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流,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内江科技》主要栏目:科教兴国、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学术研讨、网络纵横、高校论坛、教科园地、职业教育、知识经济、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8.
正《内江科技》坚持"弘扬学术,传播文化,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办刊理念,紧随时代潮流,引领理论前沿,启迪学术新知,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内江科技》办刊宗旨:宣传党的科技工作方针、路线和政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流,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内江科技》主要栏目:科教兴国、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学术研讨、网络纵横、高校论坛、教科园地、职业教育、知识经济、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9.
正《内江科技》坚持"弘扬学术,传播文化,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办刊理念,紧随时代潮流,引领理论前沿,启迪学术新知,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内江科技》办刊宗旨:宣传党的科技工作方针、路线和政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流,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内江科技》主要栏目:科教兴国、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学术研讨、网络纵横、高校论坛、教科园地、职业教育、知识经济、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10.
正《内江科技》坚持"弘扬学术,传播文化,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办刊理念,紧随时代潮流,引领理论前沿,启迪学术新知,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内江科技》办刊宗旨:宣传党的科技工作方针、路线和政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流,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内江科技》主要栏目:科教兴国、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学术研讨、网络纵横、高校论坛、教科园地、职业教育、知识经济、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