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志刚 《大众科技》2013,(2):4-6,79
介绍现阶段的标准秒脉冲的产生及同步原理,分析了相位调整原理。针对常用相位调整技术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D9852的精密相位微调技术,给出了硬件和软件实现方案。通过理论分析,采用这种方法的相位调整精度理论优于10ps量级。  相似文献   

2.
煤矿井下电缆故障的检测对生产安全非常重要,对于电缆的低阻故障采用低压脉冲法,传统采用模拟技术来实现脉冲信号波形存在失真严重,脉冲宽度难于控制等缺点,采用DDS技术,应用DDS专用芯片AD9854与W78E516单片机通过软件编程很好的实现了频率和相位可调的低压脉冲,该脉冲具有波形失真小、脉宽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DDS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快速转换、相位连续可控等优点,但也存在因相位截断、幅度亮度与DA转换器的非线性因素等误差造成的杂散。针对DDS信号频谱杂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抑制方法加以介绍,对各类抑制方法的特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基于DDS芯片AD9833的低频信号发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晓  蒋荣萍 《大众科技》2008,(10):29-31
文章介绍一种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该系统采用AD9833与ATmega128单片机相结合的方法,以单片机ATmega128为进程控制和任务调度的核心,以DDS芯片AD9833为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实现了输出频率在10Hz~2MHz范围可调,输出信号稳定度优于10。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信号。实验证明,此设计硬件电路结构简单,软件控制灵活,输出信号频率稳定,分辨率高。  相似文献   

5.
1,填充计数法相位测量原理要获得两个同频信号间的相位值有多种实现方法。较为常用的一种是采用过零鉴相法,这种方法的基本要点是:将两个同频被测信号整形为两个方波信号,其前后沿分别对应于被测信号的正向过零点和负向过零点,然后测量出这两个同频方波的前沿(或后沿)之间的时间差比例,即为这两个被测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简称相差。而要获得这个时间差比例,可以采用填充计数法,其基本原理见图1,设A,B为两路同频待测的正弦波信号,两信号经整形后形成A'和B'两路方波,若A'的两个前沿之间(一个信号周期)的计数脉冲的个数为N个,A'与B'的两个相…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基于FPGA技术,利用VHDL编程并加以简单的外围电路构成的数控移相正弦信号发生器。具体应用FPGA芯片及D/A转换器,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设计实现了一个频率、相位可控的正弦信号发生器。采用此方法设计的数控移相正弦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频率、相位均可数字式预置并可调节的两路正弦波信号,频率范围为20Hz至20kHz,相位差范围为0-359°,步进为1°。  相似文献   

7.
徐晓林  刘四新 《大众科技》2009,(5):62-63,40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是现代频率合成技术的一种高新技术,以其频率分辨率高、相位噪声低、频率转换时间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宇航、电视广播等应用领域。文章以DDS芯片AD9851为基础,采用AT89S51单片机分别对AD9851进行串行与并行控制,然后阐述了如何利用AD9851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探地雷达的步进信号源。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DDS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以FPGA为主控电路、AD9910芯片为核心,设计一种高精度、频率连续可调、响应速度快、低杂散的信号发生器,并对该信号发生器的系统结构和软硬件进行详细设计,针对DDS芯片本身输出杂散多的特性,在设计中采取了技术措施,有效抑制了DDS杂散信号,可用于替代某卫星微波雷达系统中的模拟压控振荡器.  相似文献   

9.
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以其极高分辨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介绍了基于DDS技术的AD9854芯片的内部结构以及5种工作方式.设计了一种采用DSP控制AD9854为核心的信号发生器,它具有输出信号高精度,高分辨率,可编程等特点.文中详细分析了该信号发生器的系统结构,硬件接口以及部分软件程序.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原理、可编程(FPGA)技术及RISC-V微控制器技术,设计了一个可实现高精度,任意波形的信号发生器,该信号发生器为一种新型的SOPC片上系统,以RISC-V微控制器E200为核心的SOC系统,包含片上RAM,片上ROM,UART通信接口,AD9851控制器IP以及自主设计研发的DDS控制器IP,DDS控制器为多功能DDS IP核,支持工业界标准AXI总线标准,并支持高精度,支持各种波形数据。  相似文献   

11.
王泽军 《科协论坛》2008,33(1):78-79
本系统是根据外差原理,采用被测信号与本征频率混频来实现.该方法可以实现对1MHz-30MHz频率范围内信号的频谱分析.频率分辨率和误差都要小于10KHz.我们利用DDS集成专用芯片AD9851来产生本征频率的正弦波信号,通过由AD835实现的乘法器实现频率的合成,然后经过基于Max264的窄带滤波器,得到所测信号的频谱特性曲线.整个系统实现简单,操作界面友好.  相似文献   

12.
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具有频率分辨率高、变频速度快、变频相位连续、相位噪声低等很多优点。利用DDS原理,基于FPGA来实现DDS的相位累加器,再通过数模转换来实现对任意波形的各种频率调制。  相似文献   

13.
1.系统总体结构多DDS同步控制系统采用二级控制,多个(图中给出了六个)DDS均由一个FPGA直接控制,而FPGA又通过PIC单片机接收主机控制。在主机中存储大量的波形参数和数据库,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随时产生各种控制命令信号,并同时提供相应数据。通过程序或由人直接控制,主机将命令和数据通过CAN总线发往控制系统,FPGA收到命令和数据后,按照指定的方式对各DDS实施控制,得到所要求的信号。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孙俊峰 《大众科技》2011,(4):44-45,56
介绍了频率源在核磁共振中的应用,根据核磁共振谱仪的要求采用DDS技术完成了频率源设计。介绍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原理,阐明了采用AD9859实现频率源的原理,具体描述了AD9859的硬件配置电路以及相应的软件设计。设计了信号处理电路,使输出的正弦波更加稳定,平滑。该设计能够在整个频段内输出良好的单频正弦信号,满足核磁共振波谱仪对频率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电视教材图像编辑点不稳定是指编辑点图像跳动与闪烁和编辑点视觉跳动。本文从三个角度论述稳定电视图像编辑点的方法:1从技术上防止编辑点图像跳动与闪烁1.1稳定电视图像编辑点的几个主要技术因素1.1.1 CTL信号(控制磁速信号)。CTL信号是一种由场同步信号经过分离器或分频器处理后变成不对称的矩形波,其中脉冲宽度的时间对应于奇数场,间歇时间对应于偶数场。在编辑重放或记录时,CTL信号通过主导轴相位伺服电路,控制磁头与磁带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录像机(两磁头录像机)的图像磁头CHI能准确重放或记录奇数场的信号,CHZ准确重放或记录偶…  相似文献   

16.
张羽  李环  戴敬 《科技广场》2009,(7):180-182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OS)是现代频率合成的主要技术,它具有频率分辨率高、频率转换快、相位连续变化等优点.设计中基于DDS的原理和特点,采用查表法和CORDIC算法进行编程,在OuartusII和ModelSim软件中完成了设计与仿真.可以输出常见波形,并且可以调节波形的频率和相位,并比较两种算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光栅尺测量中,输出信号多为两路正交方波信号,两路正交信号超前或者滞后的相位关系与光栅尺指示光栅的移动方向有对应关系,通过输出信号相位关系的判别,可以判断出测量的方向,辨向电路在Lab VIEW环境下的实现,对于利用Lab VIEW软件构建的光栅尺测试系统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的优异性能,提出了采用AD9954芯片作为整个系统的信号输出芯片产生复杂信号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并简要的给出了在各种模式下AD9954的内部寄存器的配置方式,最后给出了硬件的实现框图和信号的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设计双通道正弦信号发生器,并能实现频率、幅度以及相位均可调得全新方法。该方法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应用Altera公司推出的DSP Builder和QuartusII软件设计并进行了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20.
GPS欺骗干扰中欺骗概率较大的是生成式干扰,流程是信号同步以及欺骗策略实施,研究可以为抗欺骗干扰的研究提供参考。信号同步需要精确的模拟产生目标接收机所接收到的真实GPS卫星导航信号,即码相位、多普勒频率、载波相位各项参数能够和真实信号对齐,以及修改导航电文部分参数;此外,成功控制并牵引目标接收机还要符合的一定信号功率等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