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科学技术投入与产出评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研究了科学技术产出的形式和内容,探讨了用于描述国家科学技术产出的定量方法,,设计了科学技术投入指数和产出指数,并利用这两组指数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础研究是所有科学技术的理论和知识源头,是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的基础,在国家发展、技术进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美、英、德、法、日五大科技强国为分析对象,以"投入-产出-政策"为分析框架,从科研投入强度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强度的长时序趋势分析,到科研论文产出、科技领域国际权威奖项和诺贝尔科学奖等基础研究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情况,再到科技强国对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政策与创新政策等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看出,科技强国都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其基础研究投入强度长期超过10%。高额的长期稳定基础研究投入,为基础研究重大产出奠定了基石。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加强基础研究、建设科技强国提出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的宏观计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技术创新产出的形式和内容,探讨了用于描述国家技术创新产出的计量方法,设计了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指数,利用这两组数据核算了近几年我国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比,并以此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态势作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5—2010年全国20个城市科技进步监测数据,应用面板数据模型与聚类分析方法,分析20个城市科技投入的产出特点。结果发现,全国科技活动人力投入与财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相近,但不同城市科技投入的产出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数据聚类表明可分为六种不同类型。实证分析各类城市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和弹性,认为20个城市不但要关注科技投入的数量,更要关注科技投入的结构和资源配置效率。根据结果对不同类别城市科技投入和产出的调整及促进科技进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评价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本文以2015~2019年全国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通过DEA-BCC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对全国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我国有90.323%的省份处于非DEA有效状态,其中92.857%的省份科技创新投入冗余,7.143%的省份科技创新投入不足。2015~2019年全国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呈现M型波动,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或衰退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证数据检验了浙江省科技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之间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科技研发投入主体对专利产出的效用是不同的,这种效用差异既反映了各级研发投入主体的利益机制,也反映了原有专利产出体系存在的根本缺陷。研究进一步指出,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的效用差异显著影响了区域产业经济增长绩效。  相似文献   

7.
运用创新综合指数和全球创新指数分析研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利用大量数据分析中国-中东欧各国科技投入与产出状况.通过比较探寻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为科技合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并提出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合作的具体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科技合作,实现"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地方发展、区域繁荣和国家强盛不竭的动力。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网络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时代,世界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取得一个普遍的共识是: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政府资金投入的强度,这三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提升乌鲁木齐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对科技的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十一五"期间乌鲁木齐市科技投入/产出的成效、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2001—2010年我国大中型煤炭企业各项科技投入要素的投入规模与强度进行分析,剖析其形成原因,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科技投入与产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不够,其中政府资金比例过低;大中型煤炭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科技活动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例很低;我国煤炭科技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国内技术;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科技活动人员、科技项目、技术引进经费与煤炭工业产出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尤其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对产出有着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结论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府科技投入直接制约着科技发展战略的执行,如何通过政府科技投入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分析金融危机前后珠三角5个城市的政府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的演变,尝试寻找其各自的科技投入特征和差异,并由此推断5个城市的政府在创新行动和转型升级方面的抱负以及未来城市竞争力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