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刚 《教育艺术》2002,(9):36-37
在这个"非诗"的年代里,似乎人人都谈经济,个个都想金钱. 其实,"贫穷"的诗歌周围还是聚拢了那么多的人.细察之下,圈里圈外也是色彩纷呈,什么样的人都有.单就写诗的来说,大约可以分成这么几类:有诗做得专业做得响,人却做得极偏狭的;有诗写得不怎么"在行",做人却极体贴极温存的;诗和人都好的,极少见;人与诗俱差的,没遇见.后两类不表,单说前两类.  相似文献   

2.
《好同学》2004,(4)
有些人“无话可说,却一直在说”,也有些人“有话可说,却说不出来”!唉!这两种人不都是很可悲吗?然而,我们都应该学习,做一个“有话可说”,而且“说得极好、极棒”的人!  相似文献   

3.
我要向你讲一个小故事,一个真实的小故事,你听了一定会开心的。近来,国王也写起诗来了;圣·阿涅和当若两位先生教他作诗的方法。一天,他写了一首短情诗,可是他自己也认为写得不怎么样。一天上午,他对德·格拉蒙元帅说:“元帅先生,请您读读这首小诗,您看看以前读过这样蹩脚的诗没有。因为大家知道我近来喜欢诗,所以把各种各样的诗都送到我这里来。”元帅读完后对国王说:“陛下,您在任何问题上都有卓越的见解:的确这是我见过的最拙劣、最可笑的情诗。”国王笑起来,对他说:“那个写诗的自不量力,对吗?”“陛下,这个评价再恰当不过了。”“好极…  相似文献   

4.
关于写尊敬佩服的人,奇老师讲了三个话题。首先是关于“写谁”的问题。奇老师又出语惊人:“写谁都行。”我们不解地问:“谁都值得我们尊敬佩服吗?”奇老师虽只“嗯”了一声,听起来却十分肯定。他告诉我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自然是大道理。奇老师同时指出,虽然只要用心去发现,谁都有可取之处,谁都可以成为我们敬佩的主角,但也不能太过随意地写。得写我们最了解、最熟悉、交往或相处最久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写得顺手,写得真实感人。奇老师说:“如果你不是编故事的高手,就省点力气,从父母、老师和朋友写起。”其次是关于“如何写”的问题。奇…  相似文献   

5.
他·她·他     
韩寒这个叛逆得如此彻底的人;这个敢与教育制度对抗的人;这个用一支犀利的笔抨击着他所厌恶的一切的人;这个敢于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情的人!他写着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那也是我们所想的。他敢于写出来,还洋洋得意地说“:就是我说的,咋了?”我们却只能暗地里说。记得一次学校补课,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反感,同桌的小小气呼呼地对我说:“你老姐我明天不来了,小妹你就自个儿在这地狱里耗着吧!”我知道她明天一定得来。第二天,她果然来了,冲着我无奈地笑,我理解她。的确,我们又能怎样?我们不可能像他那样,在考试卷上写下大大的几个字“:我不考了。”…  相似文献   

6.
题目所标的两首诗,前一首是李白写的,后一首是杜甫写的。我觉得它们都写得很好,不愧是大诗人之作。李白的诗末二句说:“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所谓“忘机”,就是忘却机心,他和斛斯山人的“陶然”,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他们的“乐”,也不是单纯从“醉”,从酣饮中得到的,而且主要恐怕还是从“忘机”上来的。欣赏自己的“忘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2006,(Z1)
教学检查时,我翻阅着一个班级的造句本。学生的本子十分整洁,字书写得十分端正,教师批改得也十分认真。教师把“√”打得大大的,“×”打得小小的,并在错误的地方进行了评改。其中,有一篇用“尊敬”造句的作业引起了我的注意。学生写道:我们的李老师尊敬学生,我们也非常尊敬李老师。而批改作业的李老师,把第一个“尊敬”改为“爱护”——李老师爱护学生。看着这个造句本,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8.
以前我很害怕写作文,觉得没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事可写。后来我发现,有些看起来不那么“有意义”的事,写出来就“有意义”了。比如我第一次煮(zhǔ)饭,没有成功,却也值(zhí)得写。因此我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第一次煮饭时的紧张心情。妈妈说:看了我写的《煮砸了》,才知道我有多胆小。妈妈说得对,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好多东西都可以写,值得写!把“没意义”变成“有意义”@吕叶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想问您两个问题:在《诗经·小雅》中有六首诗,光有题却无文,叫它们笙诗。请问,什么样的诗叫笙诗,它们为什么没有词句呢? 另我有个同学叫赵腾骉,可是我查了很多字典,都没有“骉”这个字,问他,他说这个字念“biao”。请问,有这个字吗,它是什么意思? 祝身体健康! 王翠玲  相似文献   

10.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文学,就没有文字中的性情了;没有了性情,就不觉得做人和作文要修养了。这也是钱穆的看法。钱穆说:"摩诘诗若是写物,然正贵其有我之存在。子美诗若是写我,然亦正贵其有物之存在。"写我,要有物的存在;写物,也要有我的存在。写俗世,要有灵魂参与;写灵魂,也要有俗世作为容器。互相作为对方存在的证据,这就是把人摆到作品里面去。  相似文献   

11.
200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2.
一、审题(在正确答案的代号上划‘J”) (一)有一个作文题:<我从这件事中傲得了一个道理》、 1、这个题的‘题眼”.尼:(1分) A这件事B苍理C浅 2、这个题应该写成:(1分) 人记叙文B说明文C抒情散文D议论文E以记叙为主兼议论 3、这个题中的健件事”要求:(1分) A写‘我”所见所闻所做均可B只能写“我”所见C只能写“我”所闻D只能写“我”所做 (二)有两个作文题:《我的老师》、《我和我的老师》。这两个题要求:(1分) A都是写“我”的老师B邹是写‘我”和老师的关系C前一个题写‘我”的老师,后一个题写.我”和老师的关系 (三)有一组作文题:…  相似文献   

13.
寒假随想     
假期快过去了。这个假期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做梦和写诗,续未曾做完的梦,写岁月的诗。从来都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如此,我就是一个怀旧到极限的人。  相似文献   

14.
看了这个题目,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这是什么意思?有心的生活者?谁都在生活着呀?谁还会没有心?”是啊,如果只是看表面,可以说,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有心的,都是生活者,但是若要细分,同样都在生活着的人,有的人是“有心”的,有的人却是“无心”的。就说写作文吧,经历了相同的事,有的人会写得非常精彩,有的人却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几句话来,写得精彩的人,就是“有心”的,写不出几句话的人就是“无心”的。我在《你想有枝神笔吗?》的文中说过要“多想”,就是这个意思。同样的生活,同样的经历,“多想”和“不想”,“有心”和“无心”,结果一定…  相似文献   

15.
我们这个班,勤学的人没几个,“懒虫”倒是特别多。冬冬就是其中之一。一提起他,我浑身都是气。他的成绩最差,也是全班最懒的人!他对学习好像根本没有一点儿兴趣,可是下课玩耍却有劲得很。有一次,老师给我们布置了数学课堂作业,冬冬说:“作业真多,我做不了!”我说:“你做都没做,  相似文献   

16.
写生疏的、不了解的人,必须通过访问、介绍、观察等途径,先熟悉起来再写,即所谓“生题熟写”,这个道理十分简单。而何以“熟题”却要“生写”呢?还得从一篇作文说起。前不久,一位五年级老师捧着一叠作文簿,对我说:“你看你看,连这样的题目都写不具体!”我翻开一看,写的是《我的妈妈》,可谓最熟悉的题树、最了解的人了。可看看正文,果然不佳。在我所翻阅的十几篇作文中,除了“大同小异”的外貌描写外,大都是一些概括性的叙述,诸如“我妈妈可忙啦,家里的活儿都是她干  相似文献   

17.
题目 :责任提示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 ,我有责”。意思是说 ,“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的确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发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都应当问一问 :“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要求 :( 1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 ,也可以写别人的事 ;可以从正面写 ,也可以从反面写 ;可以抒发情感 ,也可以发表议论。( 2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3)不少于 6 0 0字…  相似文献   

18.
唉!爸爸从公司里回来了。只要爸爸一回家,他就是威武的狮子王,想干嘛就干嘛。而我却是一只可怜的弱小的猴子。我这只猴子就是倒霉,就是要乖乖地听狮子王的话。傍晚写作业的时候,爸爸总是在一旁看着我的作业本,害得我字写不好。当我的字写得东倒西歪的时候,爸爸就会说:“你瞧你的字多臭,还不快重新给我写一遍。”现在的数学题越来越难了,有几道题特别难,连我和妈妈都做不出,只好问爸爸了。可是爸爸却一点都不在乎地说:“这是你的作业,又不是我的作业,自己想。”看完了上面两段你说气不气人?我很想问爸爸:“你了不了解人?”我真的不希望我的爸…  相似文献   

19.
我高三了.这样简单的四个字,却让人如此沉重.班上的同学总是自嘲:我们“高三党”,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繁重的学业,压得我喘不过气,父母的关心也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刺激着我敏感、脆弱的神经.考试成绩不如意时,经常一个人偷偷抹眼泪.每次做练习题我都很烦躁,绞尽脑汁写不出作文,做英语阅读也静不下心.我鼓励自己,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可却一直没有找到将压力变成动力的能量转换器.  相似文献   

20.
财富     
听过这样一首诗吗——“妈妈是酒,爸爸一喝就醉了。”简简单单两句话,却不容多得。也许你不会相信,这首短诗的作者,竟然是一位5岁的小孩。妈妈是酒,爸爸喝酒。呵,好平凡的两句话,却道出了无限的美。我常常羡慕那些孩子,不仅因为那句“小孩永远值得原谅”,也不仅因为他们整天无忧无虑,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有一个想像力超极丰富的小脑瓜子。不知是哪位可爱的人儿说过:每一个小孩都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我一直在纳闷一个问题:小孩为什么会有如此丰富的想像力?我曾固执地认为想像力是老天赐给我们的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我可以带上它做我想做、爱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