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7课《劳动最有滋味》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回忆录,本课是从《贺年》中节选而来的。课文记叙“我”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过日子,全家人都必须积极劳动,“我”从劳动中体会到“劳动最有滋味”这个真理。文章的最大特点是紧扣“劳动最有滋味”这一中心来写的。教学时,教师应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围绕中心组织教学。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紧扣题眼,把握中心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这篇课文的题目《劳动最有滋味》很醒目…  相似文献   

2.
《劳动最有滋味》和《年关》这两篇课文同是写旧社会穷人过年的事,但它们在选材和写法上不同,所表达的中心也不同。在教完《劳动最有滋味》后,我引导学生把它与《年关》相比较,读写结合,指导习作,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劳动最有滋味》(第八册)是一篇讲读课文,选自老舍先生的作品《贺年》。作者以朴实的语言,真实具体地叙写了儿时为筹备过年一家人的辛勤劳动的事,道出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启迪人们要热爱劳动。作者一下笔就直言自己的体会“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紧接着用“肯劳动,连过年都更有滋  相似文献   

4.
突出重点狠抓训练培养能力第七册第二单元备课提要□陕西华县城关小学李爱岚本组教材有三篇讲读课文《黄继光》、《小珊迪》、《劳动最有滋味》,一篇阅读课文《种子》,一篇读写例话《练习给课文分段》及基础训练2。一、明确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练习给课文分段”是本...  相似文献   

5.
着重练习划分段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黑龙江秦锡纯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材包括4篇课文,一则“读写例话”和一个“基础训练”。4篇课文中,讲读课文《黄继光》、帅珊迪》和《劳动最有滋味》是旧课文,阅读课文《种子》...  相似文献   

6.
《劳动最有滋味》这篇课文,节选自“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优秀散文《贺年》。文章写作者回忆小时候为筹备过年参加劳动的事及其体会。内容真实具体,结构严谨完整,语言精炼,寄情深远。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觉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有益的启示和美的熏陶。一、分清层次,理解结构。作者采用先总后分的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组织材料,层次分明,精严细密,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概述“肯劳动,连过年都更有滋味”,这句话,既点明课题,又引起下文,是全文的总起。第二段(第2、3自然段),用“记得”一词转入对童年生活的  相似文献   

7.
《劳动最有滋味》是已故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优秀散文,它以“滋味”二字统管全文。“滋味”的含义又集中体现在“胃里心里一齐舒服”一句中。课文中“母亲”说:“咱们的饺子里菜多肉少,可是最好吃。”为什么“最好吃”?虽然课文说得很清楚,但一些学生就事论事,  相似文献   

8.
《劳动最有滋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教材.如何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我是这样处理的:一、紧扣题眼,通览全文、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接爱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9.
七册一、二组教材共有八篇课文。这八篇课文通过叙述一件件感人的故事,把一个个使人敬佩的优秀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在艰苦环境中顽强工作的革命领袖;有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英勇献身的战斗英雄;有在困苦的条件下刻苦学习,勤于劳动的革命先辈;有诚实、虔诚的少年儿童。文章是作者情感的产物,这八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缘情悟理,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动情动心,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对课文中的人物由衷地敬慕,自觉地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 八篇课文中,除《劳动最有滋味》外,都有紧扣课文内容的彩色插图。运用  相似文献   

10.
《劳动最有滋味》(第八册第24课)一课,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真实感人,教学中,可利用教材的这个特点,以课文作为学生写“心得体会”之类文章的借鉴。写心得体会是写作议论文的起步,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写起来往往是内容不具体,重点不突出。引导学生学习写这种文体的文章,以范文为借鉴是有益的。指导学生写作,可抓住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从“点、记、议、感”四个方面加以考虑。点:第一段的两句话,第一句就开门见山点题,第二句写肯劳动,才有滋味,更多乐  相似文献   

11.
老舍是一位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作品《趵突泉》、《猫》、《劳动最有滋味》、《草原》,《养花》。《林海》等选入了小学课文,颇受师生们的喜爱。但是,有的老师对老舍的含义不清楚,甚至把老舍(sh6)读成老舍(“隔)。因此,有必要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2.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主题内的一篇讲读课文。无独有偶,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童年"中有一篇略读课文,题目叫《祖父的园子》。这两篇课文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第三章。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有它独特的魅力。文章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这篇教案,主要备二年级教材第6课“有关资料”中《劳动人民真伟大》这篇课文,适当联系了本课中其它课文,谨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教学重点、难点:讲清哪些人是劳动人民,为什么说劳动人民伟大;教育学生尊敬劳动人民。理解“劳动人民伟大”和“尊敬”的意思。课前准备:1.教师熟记《劳动人民真伟大》这篇课文的内  相似文献   

14.
姜哲 《山东教育》2011,(25):30-31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专题,编选了《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文章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着眼,反映的却是如何做人的大道理。而且每篇课文都有直接点明主旨的重点句,在教  相似文献   

15.
《琥珀》这篇课文语言精确,说明清楚,条理分明。教学这篇课文时要根据重点训练项目——《抓住要点考虑周到》和科学小品的特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从整体入手自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边读边议,弄清文章的思路和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这篇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重点内容是什么?2.作者是以什么形式  相似文献   

16.
《桥》这篇课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实验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精练,行文流畅,情感真挚,描写细腻,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特别是文章中主人公的事迹感人至深,读后让人久久回味.从教学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重点剖析.  相似文献   

17.
“无疑者须教之有疑”,质疑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 1对文章题目提出质疑。如《苦练》——谁苦练?苦练什么?为什么苦练?如《劳动最有滋味》——为什么说劳动最有滋味?如《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植物,  相似文献   

18.
课文分析《劳动最有滋味》一课是从老舍的《天窗》中节选而来的。它是体现第八单元训练项目“一要真实,二要具体”的重点讲读课文。本文按“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一开头就点明中心,总述“肯  相似文献   

19.
姜哲 《山东教育》2011,(9):30-31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专题,编选了《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文章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着眼。反映的却是如何做人的大道理。而且每篇课文都有直接点明主旨的重点句.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相似文献   

20.
这组课文侧重于读的训练,重点训练项目是教学生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一、关于教材1.本组各类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南湖》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两篇看图学文,要求学生从观察图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种子的力》是本组的讲读课文.第十册第一对课文第一组读的重点是要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二组写的重点是要求有真情实感,恰如其分.这两组课文是互相配合的.本组读的训练要为下组写的训练奠定基础.《种子的力》是一篇重点课文.在本组中要教会学生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并运用这一新知识学习阅读课文《工人代表》、独立阅读课文《黄河颂》.这样,学习读写例话《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