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以567名不同层次的高考生(尖子生、中等生、落榜生未上线考生)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考生的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2.
记得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成绩总是不怎么好,是班上典型的中等生。而我的同桌李希则是一个典型的尖子生,不仅成绩特别好,而且还是班长,十分风光。  相似文献   

3.
吴慧丽 《吉林教育》2008,(11):91-92
一直以来,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工作常挂嘴边的话题与"尖子生""后进生"离不开,而我们常常会忽略了另一个群体——"中等生"的存在。本文就中等生形成的原因及其心理特性做了描述,并就如何更好的关注中等生,使其更好的发展阐述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章以567名不同层次的高考生(尖子生、中等生、落榜生)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同一类型因素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考生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5.
我是中等生     
《少年儿童研究》2010,(7):20-22
尖子生受人瞩目,总是被表扬和赞美簇拥着。差生让人头疼,但老师反倒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努力发掘他们的闪光亮。而人数最多的中等生,却常常被忽视。很多人认为他们是:不能带动大家进步,也不会拖全班的后腿;既缺乏精彩表现,也不会惹出大祸;学习成绩很难冲到前面,但也不至落到后面…… 真是这样吗?还是听听中等生自己的诉说吧。  相似文献   

6.
以567名不同层次的高考生(尖子生、中等生、落榜生)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考生的学科兴趣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幼苗的茁壮成长需要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分和明媚的阳光,学生的健康成长更需要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责任感,更好地培养其自主能力,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呢?一、教师应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学生一般说来,一个班集体中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尖子生、中等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三类。尖子生思维敏捷,学习及班务活动能力强,能从教师那里得到较多的偏爱和呵护,教师放心;中等生在各方面表现一般,班主任感到省心;班级中教师感…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新接触一个班级,能在任课教师的脑海中最先记住的名字,往往是“两头”的学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反差大,细观察会发现,能主动与老师谈心说笑的大多是“两头”的学生,而“中等生”很少。在现实教育教学活动中,“中等生”学习成绩一般,很少违反校规校纪,不易引起教育的注意。有些教师往往注意了“尖子生”与“后进生”  相似文献   

9.
章以567名不同层次的高考生(尖子生、中等生、落榜生)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考生的家庭环境,具体就家庭、家长、家教等三个维度的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567名不同层次的高考生(尖子生、中等生、落榜生)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考生的学习策略,具体就学习策略的认识和评价、学习计划、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关注中等生,最重要的是培养中等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感觉自己是班级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员,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为班级出力,为班级争光。〈br〉 一、记住中等生的名字。优秀的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班时,往往会花一些功夫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大多数班主任则往往是及早了解尖子生和调皮生的情况,只记住他们的名字,有的班主任甚至和学生相处了很长时间后,仍叫不出中等生的名字。如此这样,中等生感觉不到班主任的关注,感觉不到班级的温暖,自然就会沉默,心里产生隔阂,从而远离班集体。  相似文献   

12.
班级里的“中等生”往往游离于教师关注边缘,发展缓慢。然而一名典型的“沉默的中等生”M同学,却短短一年内,从默默无闻、成绩平平、性格内向的“中等生”,蜕变为成绩优异、自信阳光、全面发展的“尖子生”。本文对其蜕变历程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其强大的学习力——尤其是学习顺应力——是其实现蜕变的奠基性内部条件;重要他人班主任的帮助则是关键性外部因素。据此本文总结出对中等生转化工作的现实启示:学校注重内在教育,重塑转化基础;教师采取主动管理,抓住转化契机。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班级大家庭中,数十个学生当中由于种种因素造成学习成绩不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客观上存在"尖子生"、"中间生"和"学困生"。"两头尖,中间大"这一教育现象正说明一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属于"中间大"的"中等生",不少教师对品学兼优的"尖子生"给予过多的关心、注意甚至是呵护,另一个方面,"学困生"也已经引起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关注"学困生",也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常抓不懈的工作。当今,"培尖补差"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而更多的"中等生"被我们教师所忽视。  相似文献   

14.
隋秀芝 《文教资料》2006,(4):130-131
一、“中等生”的概念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使用“中等生”的概念,但其内涵与外延却好像很少有人去分析,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中等生”的概念的本质属性并不是非常明确的,外延也并不确定。从其词义本身揭示的内涵来说,所谓中等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学习处于中等水平,而品行等方面又表现平平的学生,就是指在学生前进的队伍中处在中间的学生。显而易见,这个“中等生”、“尖子生”以及“后进生”的差别,是教师们以“分数高低”和“纪律好坏”为尺度,人为地划定的。这种人为的评价尺度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反复使用,已经固化为一种社会尺度,反过来又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567名不同层次的高考生(尖子生、中等生、落榜生)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考生的家庭环境,具体就家庭、家长、家教等三个维度的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优化中等生     
中等生他们既不像尖子生那样颇得教师喜爱,也不像后进生那样让教师伤脑筋。对大部分中等生,教师常常任其自然,对他们的长处熟视无睹,对其缺点错误也心不在焉,使中等生陷入受冷落的尴尬境地。殊不知,中等生的心理共性是不成熟、不稳定、意志薄弱、可塑性强等,在他们身上,希望与危险并存。如果我们能够热情关心,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用心拉他们一把,他们就可以同优等生一起进步;如果我们对他们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特别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或受到外来不良影响时,我们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他们就会失去充分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中,尖子生学习优异,能够为班级增光添彩,给老师带来光环,因此老师们视之若掌上明珠,精心呵护培养,多给他们开小灶;后进生则是“麻烦制造者”,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给老师、班级脸上抹黑带来不良影响,故老师常重拳出击进行差生转化,对他们严格要求严加管教。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许多老师、班主任都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作法,即通过培养尖子生和抑制转化后进生来触动、促进中等生,以带动整个班级的发展。事实证明,抓两头并不能促中间,只会害中间,甚至毁了整个班级,带来灾难性后果。我们的老师、班主任更应该关注中等生。首先,“抓两头…  相似文献   

18.
一个班的学生中,总有好、中、差之分。一般说来,优生和“差生”只占全班学生的三分之一左右,绝大多数是中等生.他们既不出类拔萃,也不惹是生非,他们一般抱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学习、生活态度,但也有较强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能力。这样,无形中老师们忽视了对他们的教育。我想就中等生的教育问题,淡几点认识。第一,要正确认识中等生。中等生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稳定,容易两极分化。如果教师能够热情关心、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用心用力地拉他们一把,他们不会比“尖子生”差。若是放任自流,置…  相似文献   

19.
不可忽视中等生的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中等生”,就是在班集体中处于中间状态,潜力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表现较为一般的学生.由于这一部分学生默默无闻,在思想表现与学习上都处于中间状态,因此常被教师和同学们忽视或遗忘.目前,论述班主任工作的文章,多谈抓尖子生和教育后进生的问题,而关于如何做好教育中等生工作的则寥寥无几.一个班集体,总有好中差三类学生,而中等生占大多数.如果班主任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应该说是工作上的失误.为了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我愿就教育中等生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班级中,尖子生和后进生总是少数的,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面对的是大量的中等生,如何使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思想品德和智力等方面在中小学阶段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位教师所面对的实际问题。这一问题的合理解决,不仅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对提高年轻一代人的素质,乃至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都大有好处。然而,通过观察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