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晚清西方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的目的:一是作为传教的辅助手段,二是传播西方的近代科学知识。教会女学的创办开创了中国女子接受教育的先河、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教育观;晚清教会医学校的创办促进了中国西医学教育的发展,为中国培养了早期的西医人才。  相似文献   

2.
清末教会大学学位制度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末教会大学不仅是西方学位制度传入近代中国的一条重要渠道 ,同时也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实践产生了示范效应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起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是西方传教士为文化侵略需要在我国开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客观上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西方在华开办的私立大学,教会大学的突出表现得益于科学的教育管理,其成功经验为当前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教会大学在中国存在、发展了近60年。对教会大学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作用应作全面评价。一方面,它自始至终都在充当着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另一方面,为适应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教会大学又作出历史性的转变。它在传播自然科学,开展职业教育和社会服务,兴办女子教育等方面在近代中因高等教育界都是领风气之先的。教会大学客观上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有用之才,对中西文化交流起了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会女校与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产生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会女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带有“文化殖民”的性质,但是客观上教会女校在中国的创办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上的女禁,并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职业女性,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不可小觑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教会女校的创办是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开端。它虽然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带有“文化侵略”的性质,客观上却冲击了中国旧的教育制度,开创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先河,促进了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的教会利用其本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办学的权利,开办了包括教会幼稚园在内的一系列教会学校,教会幼稚师范学校随之而生。中国近代教会幼稚师范学校作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具有浓厚的殖民性与宗教性。但其引进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幼儿师范教育模式,是传播西方教育思想的载体,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幼儿师范教育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浙江是近代教会中等教育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全国也享有一定地位。文章以历史发展的顺序为线索,揭示了近代浙江教会中学的发展历程,对于增进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认知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教会女学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会女子学校是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女子学校在中国的兴办因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宗教目的而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它在开启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道路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教会大学为中国近代农业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农学是教会大学中除了医学以外的一门重点学科。近代中国开办农科的教会大学典型当属金陵大学和岭南大学。教会大学农学教育,不但为我们引进了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教育模式,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农业科技人才,而且其院系后来也成为新中国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大学农业教育注重理论、实践、实际三结合,注重敬业奉献与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积极开展与国内外机构交流与合作,对我们今天办好农业教育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西医群体的产生与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西方医学被传教士带到中国,推动了中国西方医学的传播和西医教育的发展。西医的人数迅速增加,形成新的职业群体。他们总数不多但发展迅速,分布地区极不平衡,同时内部构成复杂,良莠不齐,给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社会转型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宽,中国早期著名留学生之一,留学美英并获取医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又通过自设诊所、掌管医院、担任西医学教师等方式,积极推动西医在中国的开展和传播,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医学家、教育家,为近代中英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中国医学教育包含现代医学(西医学)和传统医学(中医学)两方面的内容。中西医结合学,作为并列于西医学和中医学的一级学科,是医学教育的第三种形式,其专业教育已逐步形成基础到临床、实验到实践的科学体系和系统课程。在西医院校专业培养中,如何在教材、教法、教学内容等中融入中西医结合元素,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适应临床工作、融会贯通的优秀医疗人才?需要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的,摸索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传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引入现代教学模式,构建和谐的医学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由于得风气之先,近代西方医学和近代接生法得以较早在广州引介推行,主要表现在医院分娩、器械助产以及男性医师的介入等。这些新因素的产生,推动了女性生育和社会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西医东渐与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肇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方医学作为基督教会传播教义的手段被带到了中国。其先进的制度体系、技术水平以及教会医师所体现的人文关怀,逐渐赢得了国人的认同;其良好的示范效应促发了中国传统医疗格局和医患关系的转型。于是,西方近代医院制度被移植到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也随之启动。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营口被开辟为商埠,基督教开始向中国东北发展势力。为了消弭人民的抵抗情绪,顺利发展教会事业,基督教差会采取了以医疗活动掩护“福音”传播的措施。司督阁在中国东北的施医布道活动就是在此背景之下进行的。这些活动在为传教开辟了道路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东北地区西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对中医事业一向是重视和支持的。在建国前的根据地时期,中医就成为中共根据地时期卫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根据地军民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期已经开始了团结中医、"中医科学化"以及"西医学习中医"的探索,并且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医政策,如"团结中西医"和"中医科学化"。这些探索在当时推动了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了根据地军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并对建国后的中医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视为新中国中医政策的萌芽和渊源。  相似文献   

18.
宁波是外国传教士在华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而"兴办医院,治病救人"是传教士接近中国社会下层阶级的有效办法。为此,由传教士创办的医院在宁波接踵而起。宁波华美医院是美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在宁波开办的教会医院,是美国浸礼会在宁波传播基督教的重要基地。该院自创办以来适应中国国情与地方社会特点,同时得到了教会组织以及地方社会的大力支持,从而成为近代宁波最有影响力的公共医疗机构。不仅为提高近代宁波人的健康水平做出了贡献,而且推动了近代宁波人对西医乃至西方文明的认同与接纳。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军人物. 在我国近代体育史上,梁启超曾不断介绍和传播西方体育理念,积极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现代化,是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梁启超的体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体育思想以"新民"为终极目标;主张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缺一不可;提倡军国民主教育,推崇"尚武"精神;注重女子教育和平等体育.梁启超的体育思想,不仅是当时救济积贫积弱之中国的"良药",对今天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仍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西医从业者开展科学素养测评研究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探索医药行业的人才培养方式等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应用职业从业者科学素养五维度模型,根据西医从业者的工作特点和岗位特殊性形成西医职业特征的"专测"问卷,对广州市地区的西医从业者开展了科学素养测评.测评结果显示西医从业者的科学素养综合水平略高于一般公众水平,但在个别维度上略低于一般公众.研究结果显示了在西医职业教育课程中增加科学教育课程的必要性,进一步提高西医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