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区农业中职学校“厌学”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笔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厌学的成因与对策谈谈体会和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厌学”原因分析 1、生源因素。一是生源化基础较差。来农业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多数是高中未考上,没有被其他热门学校录取的学生,或是初中毕业未参加中考甚至未读完初中的农村生源。这部分学生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学生所学知识不牢固,化基础差。他们对现在所学的专业课程听不懂,缺乏学习兴趣,因而“厌学”。二是基本素养有所欠缺。有些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起来很吃力;有些学生迫于家长压力,无奈选择农业中职就读,没有学习动力。这些学生来到中职学校后,自然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2.
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广大中职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课堂教学难,教育实效不显著等现象。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整体偏低,中职生几乎都是没有考上普高的落榜者,综合素质不高。  相似文献   

3.
生源问题是困扰中职学校的首要问题,亦是影响中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了解中职学校的生源结构是扩大中职教育规模、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研究表明,秦皇岛市中职学校学生主要来自社会中下阶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业成绩不佳迫使他们选择了中职,消极归因、缺乏自信、前途渺茫导致他们无法安心学习;卑微的身份、低廉的工资使其惧怕进入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4.
“机电设备概论”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中职学生的生源状况、总体素质决定了他们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的积极性欠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积极性,现已成为众多专业课教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生源质量偏低。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是为了“学点技能”好找个工作的思想,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  相似文献   

6.
《学习的革命》一书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固执地透过唯一一片滤色镜去观察智慧的彩虹,那么,许多头脑将会被认为缺乏光彩。”由此反思我们的中职教育,当我们感叹中职生源素质低下,并为教育、教学的效果感到困惑的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用传统的智力理论去观察和理解具有多元智力潜能的学生呢?面对当前的生源问题,或说基于生源质量下滑的现状,我们更需要在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下思考中职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教育文汇》2007,(2):12-12
近年来,为了吸引生源,一些中职学校“改弦更张”,或设立“高中班”。或与普通高中联合招收高中生,或在中职类学生中一边开设专业课程。一边开设高中课程。中职学校“高中化”现象的出现,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8.
一、实施背景 在目前高中阶段教育中,社会客观分流给中职学校的生源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经受过各种不同程度失败挫折的初中毕业生,甚至结业生(而这部分生源在广州地区占全部初中毕业生的45%).入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来自困难家庭和单亲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是“双困生”(学习困难、处理人际关系困难).由于缺乏学习动力,他们中的很多人“坐不住、听不进”,而且不良行为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率的大幅度提升,出现了全国性的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的现象,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感受到了办学的危机,必须在原有的高招模式下,调整与改革高职院校的招生政策,逐步扩大中职学生“推荐免试”升入高职院校的机会,将“注册入学”作为中职学生对应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途径,建立起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有机衔接的办学机制,使高职院校获得充裕而稳定的生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初中生源的减少,普高的扩招,使得中职学生生源质量严重下滑.而作为基础课的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那么,如何处理好新课改下职高数学的教与学、如何使学生“喜欢数学”等一系列的问题,成了广大中职数学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变式”教学,也就是根据生源,根据教材,  相似文献   

11.
陆佳佳 《学子》2013,(1):21-21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同时,由于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重学历的就业导向等问题的存在,使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看不到未来的心理状态,缺乏学习的动力,任何形式的教育对他们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加之当前家长对职业教育认识有偏差,使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处于两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术教育》2005,(18):10-10
报道认为,中职招生市场的混乱与无序由来已久,每到招生季节,招生学校更以经济手段为诱饵“买卖生源”。近日,工人日报重庆记者站收到了一份由几十位家长联合签名的投诉书,反映有多所中职学校买生源、蒙骗学生的情况。记者随即对投诉所涉及的两所中职学校进行调查也印证了这一事实:无论公办、民办、普通中职还是国家重点中职学校,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或明或暗地花钱买生源的情况。其方式大致有三:一种是学生当“中介”,按其介绍来的人数,给予一定回报。一般来讲,学生每介绍一个学生得到的费用在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3.
受“普高热”和就业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中职学校的招生受到很大冲击,生源素质相对降低。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教育好学生,提高教育质量,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源质量普遍较低,学习基础课的能力不高,直接影响他们对中职阶段文化知识的掌握,因此,提升学生基础课学习能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姚卫敏 《英语辅导》2016,(4):114-116
本文从分析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出发,根据当前中职学校的生源状况和中职学生的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从反馈、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探讨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宇慧 《考试周刊》2013,(77):102-103
国家目前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但中职学校面临“一流学生进重点,二流学生进普通,三流学生进职校”的严峻招生形势,中职学校的学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生源,出现许多新情况.本文从中职学校教学及学生学习的现状出发,探讨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7.
林蓁 《现代语文》2008,(7):84-85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均是初中中下层生。他们心理较为自卑,意志力薄弱,知识底子差,决心持续性短,无心向学者众多,致使中职学校语文教学难度增加了不少。另外,由于中职学校是以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任务,在教学安排中,人们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因而在中学阶段被视为“大主科”的语文却一降而成为“大副科”。  相似文献   

18.
一、中、高职教育现存的问题 1 管理问题。高职的“3+2”招生,学生初中毕业直接到高校就读,不适应高校松散的管理方式,造成高职管理困难。 2.争夺生源。高职院校生源超负荷招收,使得中职学校生源缺少。许多学校因无生源而被迫停办。今年各大院校都放开了“3+2”招生,将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造成更大的冲击。 3.师资浪费。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及设备闲置,而高职院校又外聘中等文化课教师及管理教师,且大量地投入、重复购置设备,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资源。 4 生源质量差。由于现行招生政策的导向,中职的学生多…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已成为中学生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做好中职生的德育工作,引导其思想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在各方面不断进步,成人、成功以至成才,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来说都非常重要,也是当前教育部门创建和谐社会应做的贡献。笔者认为,根据生源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英语教育在整个教育学科当中占据战略地位,而中职英语教育相对比较特殊,一方面中职教育的生源在客观上存在基础差的问题,另一方面英语专业的学生是以此为自身专业的,提高英语成绩对他们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探究阅读教育方式的作用,争取达到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