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曹禺同志创作《雷雨》的主观思想和作品的客观意义是否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常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从作者自己的解释来看,作者的主观思想和作品的客观意义是不一致的。但我认为《雷雨》暴露了旧家庭和旧社会的罪恶,这和作者当时的主观思想是一致的;而作者创作《雷雨》的主观思想和作品的客观意义的不一致,则表现在另一个问题上,即《雷雨》通过周朴国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和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从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思  相似文献   

2.
刘心武同志是粉碎“四人帮”以来影响较大的一位新作者。他的《班主任》、《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等作品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得到较好的评论:有的认为《班主任》“这篇小说的出现,在短篇小说创作的发展中带有标志性。”(何西来,田中木《革命变  相似文献   

3.
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1860)是俄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有高度评价的定论的作品。它在屠格涅夫的小说创作中和在俄国小说中以它深刻的时代精神、思想意义和艺术新意,表现了它的创造性。(一)《前夜》表现了作者的高度的政治敏感和对社会生活深刻体验中把握时代本质的能力,它最及时地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前夜”这个转折时代俄国社会生活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作为在80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池莉的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原生态”的展示为读者所熟知的。她的“人生三部曲”系列作品(《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有的学者认为,池莉的创作在于解构,而我认为她的作品更多的在于一种建构。以这个系列作品为中心,池莉在这期间的创作,建构了一种不同于古典爱情的爱情模式。这种爱情模式的特点,是将现世生活的一切甜酸苦辣、喜怒哀乐,都看作是世俗人生爱情经历的一些无法回避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从中去体验爱情的意味,了悟爱情的真谛。从而达到其重新建构爱情的目的。这种建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显然是与现代性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的,是以解构过去的爱情婚恋观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方方是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但其作品并非都是客观地原生态地反映现实,“零度情感”地观照生活。在其系列爱情题材小说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小说“诗意”的追求,这种“诗意”主要表现在小说中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具有象征性和丰富涵义的意象的选用、人物形象的简化以及语言的诗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亨利.詹姆斯是十九世纪英美文学界中的一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小说以及文学批评在当时备受关注,他的创作手法新颖独特,见解独到精辟,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众所周知,亨利.詹姆斯主要以其国际主题小说的创作而驰誉文学界。1879年,《黛西.米勒》一书的出版使他名声大噪,成为他“国际主题”小说创作的成名作。究其成功的原因,我们认为除了作者在小说叙事技巧及审美关注点所作的尝试及革新外,关键在于作者所赋予其作品的思想精髓。小说《黛西.米勒》以欧美人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为轴线展开,因此本文从对比分析冲突入手,旨在揭示与…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作品四百九十一篇,为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作者以谈狐说鬼的方式,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青凤、婴宁等等,这些形象与书中奇妙动人的故事一起十分真切地赞美了人间的友谊和爱情。其中某些为读者,也为作者所喜爱的人物,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真”。这类人物中,“真”的个性有的表现为一般的真诚纯笃,有的则是经过作者夸张描写而为“狂”“痴”或天真等。它体现了作者尚真的文学观。且以《青凤》篇为例。小说中的耿去病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狂生。当狐…  相似文献   

8.
在《自选集·序》中,郁达夫指出:“《春风沉醉的晚上》(以下简称为《春》),《薄奠》,《微雪的早晨》,多少也带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由于作者这段自白的影响,一些研究者便认为:《春》“歌颂了女工善良美好的心灵,突出了她在苦难深重的情况下坚韧的意志和朴素的反抗精神”;《薄奠》“成为一篇饱和着血泪与愤怒的对旧社会的控诉书”。如果我们仔细研读这些小说,很快就会否定这样的答案。但其主旨也不象另一些人所认为的“不过是旧的人道主义的观点”。其实,作者创作这两部作品与创作《沉沦》,《茫茫夜》,等小说一洋,意在表现自己内心的苦闷,只不过表现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明末清初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进行了文化上的透视。文章认为才子佳人作品的婚恋观是循于封建礼仪的婚恋观。以礼节情 ,以礼正情是作者的创作意旨 ,也是作品中的人物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与进步文学作品《西厢记》、《牡丹亭》所表现的以情反礼的进步观点相比 ,才子佳人小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同时 ,这类小说还表现了对一夫多妻制的颂扬 ,表现了作者落后保守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10.
蒋子龙的《蛇神》(《当代》一九八六年第二期)发表后,引起巨大的反响,在审美评价上也产生了分歧。有的说它“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有的认为它是一九八六年以来“出现的若干引人注目的长篇小说佳作之一。”到底应当如何评价这部作品,笔者认为,与其单就作品而论道其得失长短,不若把它放到作者创作的整体构制上去考  相似文献   

11.
鲁迅创作《孔乙己》的主要用意是什么呢?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见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已〉》)这确是作者的创作心态。但是否据此可以来对作品进行社会价值判断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能将作者自述的创作心态作为作品人物形象评价和主题思想的确定的唯一尺码。因为作家创作作品时的历史视界与读者阅读作品时重新审视并构筑的历史视界自有一定的差距和变化。如果作品社会价值判断(在小说里主要应该由人物形象来表现)主要依据于作者的阐释,那么何必还要求读者进行认真阅读并进行探微索隐的的艰苦研究呢?  相似文献   

12.
<正> 文学是色彩缤纷的精神创造领地。在这领地中,作家的个性气质、创作心态都为作品打上自己的印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小说创作是独具特色的,而这种特色又同他独特的创作心态紧密相关。茅盾极强调文学的“真”的品格,将“真”置于压倒一切的首要地位。他认为:创作“总先得有了客观的手段”,要客观地观察研究社会生活,客观地描写社会生活。在小说创作中,他总是努力将个人的主观态度隐蔽于客观真实的描绘背后,不让主观因素干扰作品的客观真实性,从而显示出客观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革命作家蒋光慈的中篇小说《丽莎的哀怨》(下称《哀怨》),历来为文学史家所关注。因为,对这部出自革命作家之手,但人们褒贬不一的作品作出科学的评价,不仅为总结蒋光慈创作道路所必须,也是探讨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从30年代初即《哀怨》问世不久,到80年代的半个多世纪里,对《哀怨》1 的评价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分歧的焦点在于,《哀怨》的客观社会效果与作者的主观创作动机是否矛盾?以及由此决定的《哀怨》的思想倾向是否正确?围绕这一焦点,大致形成了如下几种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五年,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出版.这是作者继《百年孤独》之后推出的又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近40年文学生涯中创作的第一部专门描写爱情的小说.故而作品问世后,引起了全世界文坛的注目.哥伦比亚著名评论家安东尼奥·卡瓦耶鲁评价《爱情》“是一部完美的爱情专著”.有人称之为.我们时代的爱情大全”,甚至有人誉之为”一部充满哭泣,叹息、渴望、挫折、不幸和欢乐的爱情教科书”.我们认为,马尔克斯的《爱情》仍然关注着拉美人民的生活与历史.注意刻画、描述生长在那片土地上人们的悲欢离合以及他们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爱情与人性的执着思索.他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持续半个世纪之久的爱情悲剧,以现实主义的悲剧感和直面现世人生的真实性,从主题到题材,从结构到风格实现了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5.
《伤逝》为鲁迅先生唯一的爱情小说,地位重要。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分析鲁迅先生的创作心理看小说中作者婚恋生活的投射;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剖析了涓生和子爱情悲剧原因;总结鲁迅先生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有一个重要的文学主张是:“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的大多数作品也正体现了这一思想,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赤裸裸的自我暴露的特点和返归自然的心理要求。他的小说《沉沦》就体现出他的这种创作思想。本文将着重探讨《沉沦》当中有关“返归自然”的精美描绘和它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以及同郭沫若作品相比,《沉沦》在这方面所显示出来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17.
冯沅君(1900—1974),笔名淦女士,我国五四新文学开创时期重要小说家,后来的著名文学史家和教育家。她于一九二二年开始创作,主要作品有《卷葹》、《春痕》、《劫灰》三个短篇小说集。冯沅君的小说虽然为数不多,创作的时期也很短,但却以大胆勇敢反映五四初期广大青年争取恋爱和婚姻自由的斗争出名,她的作品真实展示了五四新女性的觉醒和反抗,歌颂了她们坚决、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纯真热烈的爱情,在五四时期一些女作家中独具特色,得到鲁迅的重视和肯定。然而,解放以来,她的作品很少有人研究,有的现代文学史虽偶尔提及,也只是一笔带过。本文试图研究一下冯沅君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特色,探讨一下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猫城记》是老舍创作生涯中最奇异的作品,作品以寓言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国民性、对革命的独立思考。无处不在的忧患意识,深刻强烈的批判意识,以及广阔的象喻空间,使作品具有独特的现实性和悲剧性,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讽刺小说。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的抒情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和评论者的注意和重视。人们交口赞誉作品中浓郁的抒情性和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但是,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小说的思想基础和作者的创作动机,以至于认为“沈从文是个没有思想的作家”(贺玉波:《沈从文的作品评判(下)》),或把他贬成“说故事的人”(苏雪林:《沈从文论》),或对某些作品的主题感到“捉摸不定”(高云: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整部《金瓶梅》的微言大义,就是作者笑笑生所要表达的创作意图或主旨。从《金瓶梅》抄本流传开始,对这部作品就进行了不同的评价。袁中道在《游居柿录》中道:“近有一小说,名《金瓶梅》,极佳!予私识之,后从中郎真州,见此书之半,大约模写儿女情态具备,乃从水浒传潘金莲演出一支。”袁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