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是中国出版印刷史上的转折时期。不仅官府刻书甚多,而且私家刻书作坊亦蓬勃兴起,图书逐渐向大众普及。藩王在明王朝宗藩政策的引导下,致力于文化事业。刻书是其文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藩府所刻印的书为"藩府本"或"藩本",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是罕见的。河南是明代藩王居住集中的地区,生活在这里的藩王从洪武到崇祯年间,相继刻书百余种,门类庞杂,刻工精细,印制讲究,独具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蕊  周婷 《新闻传播》2010,(3):46-47
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从诞生之日起,就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新闻法规、条例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大体上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建国后三部分。要探讨中国新闻事业的法制化进程,也可以从这三个时间段切入。由于中国新闻事业的法制化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几方面社会因素,内容太过庞杂。因而本文主要以新闻法制的核心——新闻自由为基点,来探讨中国新闻业从古代到现代对新闻自由的艰难追求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华元典“朋”字从贝币之意发展至友谊之“朋”,具有跨越时间与地域的文化意蕴,既体现于“朋”在文化交流中的符号意义,又拓展至个体、群体、国家之间在人文传播实践活动中的“友谊之交”。“朋”是中国国际传播的一种符号理念,也是传播实践活动中的一种行为方式。从“朋”之溯源及文化意蕴来看,“朋”之“友谊之交”源远流长,呈现出从连接到交融再到维系的历时性传播特征。同时,“朋”文化主要关涉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的意义结构,各环节关联紧密,共同形成“朋”文化国际传播实践活动,该过程亦即文化的认知、对话与接纳的认同过程,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法治的对立面有两个,一是“人治”,二是“德治”或“礼治”。法治与人治的主要区别是:从主体上,法治是众人之治(民主政治),人治是一人(或几人)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法治依据的是反映人民大众的法律,人治则依据领导人个人的意志;二者的分界线是:当法律与当权者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原初意义上的“法治”与“德治”或“礼治”之争其实都在“人治”前提下进行,是不同流派(儒家与法家)之间的争议。当代中国的“德治”是在确立“法治”的前提下,倡导以道德来辅助法律之治时而使用的,与前述争…  相似文献   

5.
传媒新思维     
文化建设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魂”和“体”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切文化产品只有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当代中国文化之“体”有多种形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把“体”做大做强做生动。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有两次大转型,一次是殷商之际的汤武革命,完成了由“神”到“圣”的转变;一次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开始了由“圣”向“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丛书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它为读者重新阐释或创新了“边缘”的概念,用“边缘”的眼光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二是作者们的人文理想与价值立场。书中讲述的是今天人们已经非常陌生的中国往事,尽管这些话题表面上不算新,甚至还会给人一种“玩文化”的雅皮士感。但主编人明确地将丛书的主旨定为“在边缘材料的基础上解读中国文化的真精神、探索中国民族的‘旧邦之新命’”,因此  相似文献   

8.
付松聚 《青年记者》2016,(15):31-32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而经济形象则是其他形象的基础。目前,中国经济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关数据显示,中国GDP增速从两位数回落到个位数,从保“8”到保“7”再到探至“6”时代,经济增速的战略“红线”不断下移。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趋势下,西方媒体构建的中国经济形象是正面还是负面?有没有唱衰中国经济之嫌?  相似文献   

9.
张建发 《大观周刊》2011,(22):127-128
在传统中国,有着曲奇庞杂的吉祥文化,并形成了数量难以统计的吉祥纹案。这些纹案每一个都是有象征意味的,赋予了事物以意义,构成了一种殊异的语言。领会和处理这些象征符号的方式便构成了解释,成为理解一种文化的路径。在现代社会。吉祥文化与吉祥纹案依然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与生存空间,甚至由“文化资本”转化为了“经济资本”。文章以“五福”之一的“喜”文化为主题,结合案例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回望我国三十多年的流行阅读史,我们发现,国人的文化轨迹是通过流行阅读辐射出来的.流行阅读从一元走向多元,从整齐划一走向庞杂多向,从深层聚合走向表层发散.简言之,三十多年的阅读完成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精神”阅读,到20世纪90年代“物质”阅读,再到新世纪以来“个体”阅读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张昆  王臻 《编辑之友》2023,(1):102-109
奥斯卡电影是美国文化的“先行军”,研究其中的中国形象有助于把握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态度及其背后的文化意图。奥斯卡电影里百年中国形象经历了从“东方古国”到“落后中国”“摇摆中国”再到“多元邻国”的嬗变,总体表现为多重性和复魅化的奇观社会。奥斯卡电影全球票仓布局与“两个美国”共同促成了这一形象的生成,美国电影文化力又按照自身价值体系改写中国文化,所塑造的“球土化”中国形象表征着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拼贴与重组,也带给中国人身份认同的迷思和反思。  相似文献   

12.
高菲  陆地 《现代传播》2005,(6):90-91
一、倾斜的“二元”媒介市场中国和西方有不少学者在研究中国的时候,都曾提出过“二元”的概念。在这些研究中,有的是从社会结构着眼,有的是从经济结构入手,有的是从文化结构分析,有的是从地理结构探求,内涵不尽相同,但是,学者们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国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城市中国”,一个是“乡村中国”。其实,如果从媒介传播的角度去研究,中国的这种“二元”结构更典型。由于城市经济发达,市民收入高,文化传播机构也主要分布在城市,所以,城市理所当然地就成了一切文化媒介关注的焦点和传播的主要市场;人口更多、地…  相似文献   

13.
从平常心看大智慧———读徐长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何平学术研究,尤其是文化研究,不可无“平常心”。何谓平常心?说白了就是一种理性的精神,逻辑的态度,现实的指向,我们从徐长安的新著《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可以体悟到这一点。徐长安的著作中时或闪现...  相似文献   

14.
周宪先生《视觉转向中的文化研究》一书直面中国当下不断变动、纷繁复杂的新的文化实践,采用批判文化社会学方法,将视觉文化置入到它所衍生的社会学语境中予以考察,从而形成了本书以“视觉”“空间”“文化”和“装置范式”四大转向的基本构架。作者力图以多视角对当下社会和文化思潮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并尝试对当下中国各种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视野。该论著开创了在视觉文化棱镜烛照下文化研究的新格局,成为在全球化现时代极具地方性特色,同时又有着广阔跨文化视界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5.
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有“实体”和“关系”两种思维方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制度规范、价值取向均发生了重大改变,就文化谈文化的“实体追问”回避了乡村文化建设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结构性矛盾问题,极易导致不切实际的“空洞构建”。“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专题以具体实践过程为主线,将研究对象置于某种历史或现实交汇的“关系场域”中加以分析,反映出乡村文化建设的多样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特征,可视为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从“实体追问”到“关系思维”转向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文献是伴随着文化的创造而产生的。中国最早在殷商时代就有了甲骨文的收藏,春秋时期,又出现了收藏典籍的盟府或故府,并有专门的管理官员。尤其是孔子在学术上“述而不作,信而好故”,以整理古代文献为己仁,删定六经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到西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并对藏书进行校对、分类、编目,正式确立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官府藏书制度。可以说,汉代的图书收集与整理主要是汉武帝倡导,刘向、刘歆父子集其大成,但不能忽视汉初开国元勋的奠基之功。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2014,(1):10
文化政策传播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之庞杂社会现象,在研究过程中要将其具体定义与归纳不缔是件困难的事,作者认为可用三个概念来归纳说明社会文化现象,分别是:混合、融合与化合等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社会办文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拓展活动空间的新探索高春玲(辽阳市图书馆)文化从无准确定义,我国古代《易经)有“人文化成”之语,文是指丰富多采的人类社会生活化是指融汇合一。这是“文化”一词的最有来源。《辞海》为文化下的定义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9.
当下,中国剧集在亚洲范围内被不断翻拍。从翻拍到被翻拍,不仅体现了中国影视行业地位的提升,更是转文化传播范式下“互联互通、共生共荣”理念的很好诠释。本文关注这一现象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机制,从类型建构上的平行关系、生成逻辑上的互构关系,以及意义解码上的递进关系三个维度,探寻中国剧集海外输出之道。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的中美图书馆交流史不仅是理解中国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缘起的重要议题,在回应图书馆领域史学研究的“双重困境”方面,也具有其特殊的价值。梳理民国时期中美图书馆交流史的相关文献和研究主题发现,本课题难点在于庞杂的线索、社群与诸多政治、经济因素的介入等。由此,本研究吸收“世界体系理论”“书籍交流圈”等跨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一个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组成的理论视角,并阐述这一理论视角如何转化为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提高学界对民国时期中美图书馆交流史研究的整体理解和把控能力。研究发现,“专业交往”到“文化外交”的视角渐变是民国时期中美图书馆交流的核心轴线,以此可以将这段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帮助我们把握不同时期的交往脉络、主要成就和基本特点。表1。参考文献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