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的感激     
李庆玉  晁娜 《新体育》2003,(5):26-27
她是当年中国泳坛一朵灿烂的小花; 她是一位与奥运金牌擦肩而过的北京姑娘。 她喜欢水,也恨水;水让她快乐,也让她痛苦。 她就是晁娜。 如今,退役的晁娜在北京一所游泳俱乐部工作。 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健谈的晁娜敞开心扉,如烟旧 事现在听起来,依然让人生发许多感叹和感动……  相似文献   

2.
百希达寄语     
《乒乓世界》2008,(5):139-139
百希达互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腾晔:我的偶像是王楠。很庆幸我的小名和王楠姐姐的一样啊!很喜欢她!因为她的球技和韧性,也很感激她,因为是看了她的比赛和采访让我明白了人生要向前看,不能沉醉于过去的荣誉中,也不能让任何失败和困难阻止了前进的脚步!借此机会祝福王楠姐姐在北京奥运会上再创佳绩,小楠楠永远支持大楠楠姐姐哟!  相似文献   

3.
伊欣巴耶娃     
《中华武术》2008,(8):M0002-M0002
美女伊欣巴耶娃一直都是媒体和体育迷们关注的对象,她备受关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美丽,更主要的是她在女子撑竿跳高领域的完美表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伊欣巴耶娃在北京会有怎样的收获也是人们所期盼的,看看她2008年的主要成绩吧,相信不会令人失望的。  相似文献   

4.
徐莉 《新体育》2005,(8):60-61
回到北京的高敏变了。她不再是那个害怕失败的“跳水女皇”,也不再惧怕媒体的追逐和围攻。在7·13晚会现场,她大大方方地上台献歌;在北京国际体育电影节的开幕式上,她身着晚礼服,和大家一起看《姚明年》;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游泳馆中,她带着儿子们看彭勃、胡佳训练,看着孩子找自己的偶像签名;在西单图书大厦的售书活动中,她微笑着将自传《追梦》签售给每一个关心她的人;在家中,她相夫教子,她没有压力,她的生活简单而快乐……一切如梦一般的多变多彩。我有一帘幽梦在市中心一个高档社区内,当我们报出要去的楼门号时,电梯服务生笑道:“又是…  相似文献   

5.
《游泳》2012,(3):34-34
复出狂潮在澳大利亚愈演愈烈。北京奥运会冠军莉比·特里克特也加入了她的著名的金牌伙伴伊恩·索普和迈克尔·克林姆(Michael Klim)的复出大流之中,共赴伦敦赛场。  相似文献   

6.
宋晓波何许人也──宋晓波,原北京女子篮球队队长一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口京味普通话,当算个地地道通的北京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宋晓波的脑子里;北京人爱首都,就像中国人爱祖国。所以,1974年,当响当当的全国第一军旅八一队和急需招兵买马的北京队同时向她招手时,她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北京队。她为北京女篮带来了最辉煌的时期:1975~1979年,身为队长的宋晓波率领队友两夺全运会冠军;1979年和1981年,她和她的北京队杀出重围,两次登上全国女篮甲级联赛冠军的宝座。──宋晓波,原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队长。…  相似文献   

7.
其实有关沈娟的报道并不少见,因为她在国内外魔术界也算得上金奖专业户了,但这次约她见面的意义不同,是想听听作为2009年北京世界魔术大会开幕式演出的嘉宾对魔术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姑娘,我等你     
Gareth 《网球》2011,(4):143-143
11,739公里,10个小时,从巴黎到北京。 她走下飞机,大口呼吸着北京的空气,纵然空气中弥漫着沙尘暴的气息,她却一点也不在乎,因为这才是家乡最真实的味道。  相似文献   

9.
半个北京人     
韦瑞萍(Robyn Wexler),一个地道的旧金山美女,多年的瑜珈运动让她保持着良好的身形。韦瑞萍第一次到中国是1995年,当时为了学一门外语的她独自来到北京,在首师大进修了半年的中文。半年中,她去了不少城市游玩,也渐渐喜欢上了中国。1999年,韦瑞萍重返北京,开始了自己的异国生活旅程。如今,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韦瑞萍,在北京享受着瑜珈,事受着东方古都的风貌。韦瑞萍的瑜珈运动生涯已经有近10  相似文献   

10.
北京,对于丹麦姑娘卡罗琳·沃兹尼亚奇来说有着美好的记忆。2010年依靠北美赛季一波强势的表现,卡罗琳在北京迎来了加冕世界第一的机会,而她也确实在国家网球中心的莲花球场实现了华丽的升腾。  相似文献   

11.
邓亚萍5岁开始打球,那时她在球台上只露出个小脑袋。现在她17岁了,但身高只有1.5米,露出球台的部分仍少得可怜。当这个矮小的运动员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当她在北京亚运会上夺得3枚金牌时,谁都感到说不出的惊讶和好奇。邓亚萍的父亲也曾是一位乒乓  相似文献   

12.
启程     
本期我们的主持是王琦。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王琦也从北京打来过电话,为了她一心热爱的健力宝队,她已启程去北京为健力宝送行,虽然她也不知道是否能见到健力宝的球员,她也只是凭着听来的一个消息就冲动地动身。但我们还是祝她好运,愿她能心想事成。又要启程了,这是健力宝第三次出国求学。与前两次不同,少了往日的热切与喧嚣,一切又回归淡然,回到起点……回首逝去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一直以为是与健力宝同甘共苦的。曾经为他们在巴西的艰苦生活发愁过,曾经为他们首次归国的精湛表演欢呼过,曾经为他们中某位队员的伤势焦虑过,也…  相似文献   

13.
在2008年进入尾声的时候,邓亚萍带着她标志性的微笑,占据了北京大街小巷的灯箱广告。以献血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在奥运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将邓亚萍再次推向公众面前。而我们农历新年期间面世的那期杂志封面,也锁定了她。  相似文献   

14.
中超人生     
《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主题歌《千万次的问》这样描述人们对纽约的爱恨交织:"如果你爱她就带她去纽约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那么也带她去纽约吧,因为那里是地狱。"也许,我们也可以把纽约改为中国足球。每一个足球人都在其中体  相似文献   

15.
初见李爽,是在北京东城区武术馆里。她头发剪得短短的,说起话来冲冲的,练起功来飒飒的。我对她提出的第一个问回意是:“李爽,你怎么起了个小女孩儿的名字呀?”她笑着说:“我本来就是女孩儿。”说话时那抹谈谈的羞涩才让我意识到坐在面前的是个小姑娘。李爽是北京铁路第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四岁半开始练武术,算起来也有快十年的“武龄”了。听李爽说,亲戚朋友都叫她“假小子”。从小自己就象男孩儿似的,爱跑、爱跳、爱动,一分钟也闲不住。于是父母便把她送到武术馆学武术。她先后练习过剑术、枪术、长拳等等,并多次在市级武术…  相似文献   

16.
刘彤 《网球》2013,(7):80-82
1 2003年11月,《网球》杂志报道了朱文娟和她的双胞胎儿子的故事。那时候的北京非典肆虐,几乎所有人都想避开这里,但她却义无返顾的踏上了从南宁开往北京的火车,她的目的地是先农坛体校,因为那里是她的牵挂所在。朱文娟的双胞胎儿子高鹏、高万是北京网球队的队员,2003年两个孩子刚进队里,一个被分在一队,一个被放在二队,她怕兄弟俩心里有落差,再加上非典的恐慌,她便更担心儿子,所以就赶紧从广西赶到了北  相似文献   

17.
小记者     
《新体育》2003,(1)
还记得斯琴吗,内蒙古那个小姑娘,离开北京的时候唱了一首好听的蒙古歌。最近,她写来一封信,寄来了在北京拍的几张照片,还有5颗口香糖(当她考试组委会成员的奖品!哈),还有,她透露自己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了! 贺英寄来了厚厚的信,当然,人家也寄来一篇稿子(其他人加油啊!)。贺英在大学竞选了学生干部,不知道结果怎么样了,先看看她的文章怎么样吧。 主持人 欧也 心中的玫瑰 文/贺英(记者团团员) 即将离开这座生活了18年的城市,自然要收拾一些我心爱的东西随行。一封写有“北京西山…  相似文献   

18.
郎平,这是一个 人所共知的名字,而须赘述。她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 的一员,亲赴莫斯科渡过了 终身难忘的四个日夜,她的 耳闻目睹记录在字里行间,这 几篇日记既是她心灵的写照, 也是申奥成功恢宏场景的拾遗 补缺。发表在这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8月8日晚,张怡宁站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代表运动员宣誓。那天晚上的她还“只是”一位两枚奥运金牌的获得者,但也就是在那一刻,她已经成为乒乓球运动史上最伟大的冠军。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田径运动员,也是一个非常爱看体育书的女孩。贵刊1991年第5期中有篇《韩青的道路》吸引了我,能告诉我韩青现在的地址吗?请收到信后一定要回信,因为我和她是同行,想请教她训练中出现的一个问题,请支持! 湖北郭慧韩青现为北京田径队队员,地址是: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内北京体工大队,邮码100050 为篮球迷管军求知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