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的道德教育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小学道德教育中的政治化、形式化、空泛化、圣人化的倾向还比较严重。为此,通过对中、韩两国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投资方向的比较研究,旨在为我国小学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校道德教育知性化的根源在于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以及技术至上主义的发展和过度膨胀。知性化道德教育成了“理性化”、“科学化”的教育,其根本缺陷在于将道德教育局限于科学理性的世界,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根基在于生活世界。要摆脱高校道德教育目前面临的困境,必须超越这种知性化发展倾向,使“理性化”、“科学化”的道德教育重新“生活化”,真正实现高校道德教育从知性化向生活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传统道德教育是一种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社会“高、大、空”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封闭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失缺了主体的道德教育。这种教育导致德育工作至今仍没有走出低效的困境的局面。要走出困境,笔者以为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价值取向应“生活化”,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教育帮助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生活。(一)回落学校德育目标:从培养“圣人”走向培养“现实人”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常轨。”因…  相似文献   

4.
当前道德教育现状令人堪忧,道德教育在公众中的地位沦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道德教育工作者形象不佳,道德教育呈现非道德教育化倾向,道德教育内容不确定,呈现边缘化的现象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考察,总结了以培养“圣人”为目标,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内容,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以否定人欲鄙弃功利为本质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特点,并结合当代我国社会道德教育,特别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阐述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的主旨是鼓励人过高尚的生活,改善人的生存状况,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但长期以来,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非生理化”倾向,忽视了儿童蓬勃的生命状态。其一,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忽视儿童生命活动的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的“立志”观强调在道德领域立“圣人之志”,主张“立志”要真切、专一,把“立志”作为“成已”的前提。针对当前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道德理想缺位的现象,立道德之志对每一个道德主体都显得尤为重要。王阳明的“立志”思想对中国当代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道德教育:去伪名与求真人庄子说:“名者,实之宾也。”(《逍遥游》)“名”和“实”相分,主次分明。“名”是对“实”的陈述。“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人间世》),这里的“实”指实利,与上句中的“实”不同。圣人也不能跳出“名实”的拘囿,遑论凡夫俗子。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存在道德教育理想化和道德要求过高的问题。在道德教育中,我们是以最高的道德境界要求一般人,甚至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中小学生,出现了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局面。这种道德教育在当今多元社会的背景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学者们在解决我国道德教育所存在问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学校道德教育的转向:从“好孩子”到“好公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关注儿童主体的发展,但是传统文化对“好孩子”的狂热和迷信最终无法续展“完人”的道德梦想,“好孩子”掩盖、遮蔽了儿童主体,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标本化、理性化、功利化、一元化的倾向。关注人性的发展,倡导以人为本,这是当代德育教育的特征,道德教育应重返主体世界的意义在于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在现实的基点上实现从“好孩子”到“好公民”的转向。  相似文献   

11.
《广西教育》2009,(11):27-27
华东师大教育系孙勇在《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2期上撰文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很多论者认为是追求一种“高标德育”所致。我国在道德教育中人为地树立了一个个“绝对的道德偶像,至高无上的圣人”,这种榜样因其“高”、“大”、“全”的“完人”形象,难为常人所效仿,最后导致道德教育陷入“假”、“大”、“空”的境地,以致推广了“不道德”,甚至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这些道德典型,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传统向现代道德转换,传统道德与西方道德合理因素的融合,强调多元化、宽容性,在方式上突出理论“灌输”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更加体现民族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逐渐地从抽象化、空洞化、圣人化的教育走出来,开始注重面向现实生活,贴近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3.
一、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写照 现实中,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部分人群出现道德滑坡,不道德行为屡见不鲜,这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严峻的社会现实,我们不能仅仅从社会道德教育或者家庭道德教育身上去找原因,我们应该直面学校道德教育低效的现实,要拿出有效的措施。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是典型的知识教育,其逻辑起点在于只要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就能形成道德行为,存在着严重的“去情境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吴芳 《天津教育》2009,(4):33-34
前不久,笔者重温大文豪雨果写的《悲惨世界》,读及文中“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做人的正途”一句时颇有感触,然后思及时下学校的基础道德教育:缘何“全民皆兵”式的“全员德育”,“响彻云霄”式的“口号呼唤”,“铺天盖地”式的“德育活动”……换来的却是令人“扼腕叹息”的遗憾与无奈?诚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雨果的“圣人”与“正直的人”、“特殊情形”与“做人的正途”这个角度来审视、反思,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基础道德教育之所以“低效”,是因为我们使它远离了“正途”:  相似文献   

15.
培养道德“圣人”是我国道德教育目标的一贯定位,这种道德教育定位在道德美德伦理的层面。而忽略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规范伦理部分,使得道德教育成为道德说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则意识尤为重要,我们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打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主体——公民,现代道德教育应定位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规范伦理部分,增强人们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6.
培养道德“圣人”是我国道德教育目标的一贯定位,这种道德教育定位在道德美德伦理的层面。而忽略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规范伦理部分,使得道德教育成为道德说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则意识尤为重要,我们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打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主体——公民,现代道德教育应定位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规范伦理部分,增强人们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7.
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其实掩藏着许多有关道德教育的大问题。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是一种新的道德范式,代表着一种新的道德世界观。但是,反思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我们会发现道德教育疏离了学校生活,忽视了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体验和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照,在实施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上呈现出了附属化、简单化和专门化倾向,从而造成了学校道德教育的低效。  相似文献   

18.
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其实掩藏着许多有关道德教育的大问题。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是一种新的道德范式,代表着一种新的道德世界观。但是,反思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我们会发现道德教育疏离了学校生活,忽视了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体验和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照,在实施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上呈现出了附属化、简单化和专门化倾向,从而造成了学校道德教育的低效。  相似文献   

19.
休谟对道德导源于情感的论证以及对同情的内涵的创造性解读,对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道德知识的传授而轻道德情感培育的倾向,具体表现在道德教育的课程化、课程内容的知识化、教育方法的灌输化等方面。这种倾向的认识论根源就在于混淆了理性和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圣人“观念源远流长。远在甲骨时期“圣”字就出现了。春秋时期开始造圣,战国进入大规模造圣时期,确立了圣人的基本特征:“圣人,道之极也”。此后两千多年,圣人一直是中国士人反复讨论的对象,孜孜追求的目标。圣人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色彩。圣人现象对中国化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诸如道德追求,“人主义“,救世情怀,人治社会,英雄观念等方面无不深深地打上了“圣人“烙印。与以上帝崇拜为中心的基督教化相比较,以追求圣人境界为特征的中国化,在上述诸方面也具有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