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和发展态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为了在偌大的电影市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中国电影人的电影营销策略也在翻陈出新。本文紧跟中国电影市场的动态,从有效的目标群体营销和新媒体两个方面对中国电影营销策略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2.
何竞平 《视听界》2014,(5):85-88
新媒体时代给电影营销增添了新的机遇。本文以2014年贺岁档电影中票房成绩令人瞩目的《爸爸去哪儿》为例,借鉴营销的4C理论,分别从消费者需求、成本、便利、沟通四个方面探讨电影的市场营销策略。新媒体时代,电影营销宜以消费者为中心,充分把握新媒体时代给电影营销带来的机遇,明确并分析目标消费群体,采取符合目标消费群体电影消费特点和信息接触习惯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建国大业》看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卓 《东南传播》2010,(9):47-49
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现状与中国媒介传播及营销战略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回顾中国主旋律电影近二十年来的变化,分析目前电影市场所形成的崭新局面,运用企业营销中的4Ps组合理论分析以《建国大业》为代表的当代中国主旋律影片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郭沫杉 《今传媒》2016,(2):121-122
通过对2015年同时上映却结局迥异的两部文艺片《三城记》和《烈日灼心》在故事情节、明星阵容、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两部影片在电影市场成功或失败的因素,同时从中进一步从五个方面论述国产文艺片的生存之路,期待通过政府、制片方和受众的多方努力解决当下中国多数文艺片口碑与票房之间的失衡现状,实现中国电影市场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是跨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变形金刚3》的成功无疑是跨文化传播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从电影内容、语境解析以及文化营销策略三方面对它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并对中国电影全球化进行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心成立以来,出产的电影一直以强劲势头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动画电影更是风靡全球.文章以迪士尼动画电影为例,从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多元化价值追求、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文化演进,以及营销传播艺术与原创动画技术的完美结合三个方面,对好莱坞动画电影在全球传播的文化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期给中国动画电影的全球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闫芬 《东南传播》2018,(6):52-53
近些年来,各式各样的粉丝现象层出不穷,成为一道令人为之惊叹的文化景观.本文在阐述互联网语境下粉丝经济与电影的积极互动的基础上,探讨并阐述粉丝对电影投资、创作、制作、营销等方面带来的改变与影响;提出粉丝经济对于电影创作策略的几点意识.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生代电影大片消费偏好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出生于1980-1999年的新生代消费者的电影大片消费偏好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他们对电影类型、电影产地、观影档期、观影动机等方面的基本消费偏好特征.据此,我们提出了电影大片的营销策略,以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电影的营销一方面指企业利用置入式广告、赞助等方式来展开的营销活动;另一方面是指电影自身的营销,本文只探讨基于影片自身的营销.粉丝电影的营销方式有开展整合营销、新媒体营销、互动营销等,与当前我国传媒发展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与注意力经济的获取有密切关系.本文就粉丝电影营销的研究背景、价值与营销方式、营销方面存在的不足与建议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屡创佳绩。为了从被国内外大片挤压的狭小的电影市场中突出重围,中小成本影片越来越重视电影的营销策略。《失恋33天》和《钢的琴》分别是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中"小成本高票房"和"小成本高口碑"的典范,通过分析其营销策略来探寻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宣传发行之路。  相似文献   

11.
王若伊 《东南传播》2012,(10):105-107
低成本电影的发展近年来已成为电影产业愈加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厘清低成本电影与新媒体的概念,再从制作、宣传和发行等三个角度入手讨论低成本电影的新媒体传播策略。其中,口碑、微博、粉丝、话题等营销手段都是宣传方面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周变丽 《传媒》2015,(7):68-70
近年来,随着城市间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利用各种营销手段来推销自己,和电影紧密结合的城市隐性营销就是其中之一,在电影中植入城市元素让很多城市受益匪浅.本文通过对冯小刚电影中植入的典型城市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电影中城市隐性营销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隐性营销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影产业化和市场化更加深入地发展,"营销大于影片"的理念在中国电影市场愈发重要.最近几年,在众多电影营销手段中,口碑营销彰显出其独特力量.  相似文献   

14.
2016年中国贺岁档电影票房创下华语电影票房历史之最,除了影片本身精彩内容的吸引力以及各种广告宣传的策略之外,更多的是由于事件营销、话题营销、明星营销、口碑营销、品牌营销、电影O2O平台营销等营销传播方式的综合运用,从而助力2016年华语电影票房创下一个又一个新纪录。  相似文献   

15.
刘后青 《出版广角》2016,(11):72-74
本文从筹备、角色、剧情及营销等方面对迪士尼影片《疯狂动物城》的成功因素进行解读,进而对国产动画电影的营销策略、创作意识与传播理念等问题进行反思.文章指出,全球化背景下,在确保知识产权不受侵犯的同时,如何打造一部"合家欢"式的精品商业电影,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影衍生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是当前国内创意产业发展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戴哲 《东南传播》2016,(5):24-28
随着电影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受众主体发生的巨大变化,如何建立电影与受众之间的关联,成为华莱坞电影发展的关键,而"营销"成为重要路径之一。那么,如何对电影进行有效的营销?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的华莱坞都市爱情电影作为对象,对其采用的多样化和具有创新性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试图为其它电影类型的营销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不仅如此,对于意味着完善的、成熟的和系统的产业模式而言的"华莱坞"而言,寻找有效的、成熟的电影营销策略,从而建立固定的、系统化的营销模式是必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7.
融媒语境下流媒体平台兴起,受众的审美习惯也随之发生变化,对拼盘电影的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拼盘电影是当今影视产业中较常使用的类型题材.文章从国产拼盘电影的产生脉络、媒介属性及营销策略等方面入手,结合影视作品进行分析,剖析流媒体语境下观众形成的新的观影习惯、审美心理和消费需求,进而对融媒语境下拼盘电影的发展进行思考、探索与...  相似文献   

18.
《孔子》——本土电影的有益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孔子》有着区别于很多大片的严肃与真诚,有内容、有看点、有思考、有诚意。在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强势输出的背景下,影片内容的民族化策略、当代化策略、平民化策略以及制作营销的大片策略,更可以被视为本土电影寻求出路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影市场的整合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艺锋 《传媒》2006,(10):66-67
中国电影营销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业基本上是国营企业一统天下.体制因素束缚了营销人员的手脚,而且压抑着营销人员的智慧,使得一些最基本的,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则的营销理念、方法和技巧等,无法运用开来,导致中国电影营销的"有场无市".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影市场近年蓬勃发展,然而基于受众分化基础上的电影生产、营销却尚有雏形.本文以电影《前任3》为例,探讨在这部电影口碑两极化背后潜藏的中国院线影片受众分化趋向,阐述"话符民主"下分化受众对于电影信息的再传播起到的增值效果,解释分众内部群体压力导致的同一社会群体成员对电影的口碑趋同,并强调"受众本位"观念导向的中国院线电影分众化生产、营销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