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界定重复发表和一稿多发两个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合同法和知识产权法理论分析,认为违法的应是重复发表,而一稿多发则是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报刊社若要对作者的一稿多发的权利滥用加以有效规制,需采取一系列组合式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稿多投、一稿多发是报刊界一种常见现象,广被人们诟病,甚至被指责为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甚至犯罪。本文以著作权法为依据,在上海市高院判决认定一稿多投并不被我国法律所禁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一稿多投是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符合著作权法的根本宗旨;出版者只有依法通过受让取得著作权,依法取得专有出版权或专有使用权来对抗一稿多投产生的一稿多发后果,以合同法规制侵犯专有使用权行为。既不明确鼓励,也不明确反对应是理性对待一稿多投与一稿多发的基本社会规范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3.
从“一稿多投”至“一稿多发”的缘由与发展,阐明了作者的多投与编者多发的社会背景,随着科技期刊主要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撑,电子网络版的发展,著作权管理的相应完善,多投与多发问题才能逐渐消亡.  相似文献   

4.
一稿多投的十大好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报刊就一稿多投问题,多有讨论.我也当过编辑,对一稿多授也有反感,总想独家占有作者的稿子,任我慢慢地从中挑选.但,从理智上说,这是利己的、消极的.理智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其反:欢迎一稿多投.一稿多投,有十大好处:  相似文献   

5.
一稿多投是期刊出版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但一稿多投不等于一稿多发、重复发表,且一稿多投不是导致一稿多发、重复发表的充分条件.区别一稿多投、一稿多发、重复发表的不同情况,深入探究一稿多投背后的原因,对一稿多投的适当合理性进行辨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规避,有助于学界、业界以更理性、更务实的态度处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文稿投寄中作者的权利、法律责任进行了论述,对"一稿多投"与"一稿多用"的现象及法律责任进行了分析,认为凡是由作者明知可能引起"一稿多用"却未及时采取应有措施而出现的"一稿多用"现象,作者都应负法律及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7.
一稿件审理时限的概念一稿多投或一稿多登是目前学术失范较普遍的现象。避免一稿多投及一稿多登是作者与期刊编辑部共同的责任。《著作权法》第32条第1款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刮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  相似文献   

8.
维护报刊首发权——也谈一稿多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一些报刊有关一稿多投的议论多了起来,反映了当前报刊受一稿多投侵权的严重情况。一些作者为自己损害报刊首发权(有的称为先载权)的一稿多投行为辩护,公然把一稿多投的侵权行为誉为开放搞活的成果。一些报刊对侵犯报刊首发权的一稿多投行为采取了折中宽容态度。更多报刊看到某些作者一稿多投行为损害自己的利益,虽然感到愤慨,但以为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苦于没有制止办法。这说明很多作者和报刊工作人员在这方面还存在法律盲区。一稿多投是否台法?我们应当反对什么性质的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9.
近来常见报纸上出现一稿两投的现象。有人就提出:这是否意味着现在可以一稿两投呢!我以为不能这样看。文章作者一稿两投,向来是报刊编辑部所不同意的。道理很简单,一家报纸或刊物,不必要的重登别的报刊登过的文章,这样做不利于提高报刊的质量。对广大读者来说,也不会感到满意。一稿两投两登,无疑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各报刊编辑部一般都反对作者一稿两投。目前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一稿两投甚至多投的现象越来越多。不少稿件是复写的或油印的,作者也不在稿件上注明是否已两投或多投,以致给报刊编辑部工作带来一些困难甚至  相似文献   

10.
万家练 《编辑学报》2009,21(4):334-335
通过事例说明中学教育类数学期刊中一稿多投、一稿多发极为严重的现状,提出了合理、有效、可操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稿多投有利也有弊。我认为,它的好处主要有:①有利于医治某些报刊电台编辑的“慢性病”,促使加快编稿和退稿速度;②有利于促进新闻单位的竞争,提高业务水平和宣传质量;③有利于写作新手脱颖而出。它的弊端主要有:①将会给编辑部加重处理稿件的负担;②有的一稿同时命中数处,作者坐收多份稿酬。综上所述,一稿多投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  相似文献   

12.
上篇“天女散花” 时下,一稿多投,一稿多登,已成为文坛新“景点”,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随便翻开报纸、期刊,从国家级的到省级的,从市地级的到县级、厂级、乡级的,从日报到晚报、周报,从严肃的到通俗性质的,几乎都刊发过一稿多投的稿件。笔者经常去省图书馆,浏览全国各地公开发行的报刊,天天都会碰见“熟人”——一稿多登的搞  相似文献   

13.
“一般不退”与“一般都退”我们大多数报刊编辑部都有一条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来稿“一般不退”,三个月未见采用通知者,作者可另行处理。既然大家都有言在先,而且众口一辞,作者每发一稿,须得静等三个月,只有投稿的义务,没有责问的权利了。这样做,我觉得有三弊:一是有的稿件并非无  相似文献   

14.
在有关“文德”的议论中,一向是把一稿多投视为“缺德”。果真缺德吗?以我之见,未必尽然. 在众多的业余者中,确有那么一些热衷于追名逐利之辈,一稿既成,便来个“排炮”式多投造成多家报刊编辑的重复性劳动。对此冠以缺德,理所当然。然而,大多数投稿者并非如此。笔者接触了不少新闻写作爱好者,他们愿意恪守“文德”,不一稿多投,然而稿子寄出后,  相似文献   

15.
《一稿多投正当性的法理分析及其权利规制》从经济学和法理角度深入论证了一稿多投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本文对该文中的规制思路与措施有不同认识,并提出了更便捷、更易行、更合法、更有效的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朱春花 《出版广角》2016,(18):38-40
"一稿多投"是一种学术与社会现象,无论是对期刊出版者、作者,还是对读者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从法理上分析,我国版权制度并没有明确"一稿多投"的法律性质.解决"一稿多投"问题要采取综合措施,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完善立法,另一方面期刊出版者要加强管理,保护作者权利,利用合同模式取得相关权利,并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发现"一稿多投"行为,对违约的作者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吴元栋 《新闻实践》2002,(11):33-34
“一稿多投”,报刊的编辑通常总是反对的。这也不奇怪,因为作者一稿多投,一旦两家报刊同时登出,或某家报刊不知该文已经发表,跟在别人后面又登一次,这种情况一多,总会影响一家报刊社的声誉。所以编辑部往往会采取一些追惩性的措施,如扣发作者稿费,或将作者的名字记录在案,封杀他的稿子。这当然事出无奈,也是无可厚非的。  相似文献   

18.
王玉林 《图书馆论坛》2001,21(6):39-40,103
报刊社的约稿通知是要约邀请,对作者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禁止“一稿多投”,因“一稿多投”造成“一稿多用”的,应视情况,由作者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一稿多投现象透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各类刊物因一稿多投造成的一搞多登现象十分普遍,图书情报类刊物也不例外。这种令人烦恼的现象其危害性是极大的,首先既浪费了编辑人员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又影响了刊物的质量,其次是这种现象再不遏制,就会出现更多的一稿多投者,而随着这种不良现象的蔓延,又会导致更多的作者法制观念、社会公德和道德意识的淡薄,《著作权法》将被践踏,学术刊物这片净土就会被其污染。因此,对一稿多投造成的一稿多登的混乱现象其负面影响决不容忽视。提高刊物自身的水平和质量,对广大读者负责,减少或杜绝一稿多投现象已刻不容缓。1一稿多…  相似文献   

20.
我不同意“一稿多投”合法化。其理由如次: 1,对作者来说,如若“一稿多投”合法化,那么,作者就有权一稿两投、三投甚至几十投……这样,优质稿件,就可能被刊发数次,十几次甚至数十次,而且,今年被刊发的稿件,搁上几年以后,还可以以“新作”面目再次被循环刊用……这样做的结果,明显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也不利于激发作者不断进取的精神。各国出版界也未见此先例。 2,对报刊编辑来说,如果“一稿多投”合法化,各编辑部所收到的稿件将几倍、十几倍地大幅度增加。这对于经常叫嚷“人手不足”的大部分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