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秀秀 《东南传播》2018,(4):118-120
移动新媒体时代,高校官方微信已成为学校对内对外沟通与展示的平台.本文重点对全国普通本科院校2017年117篇阅读量10W+的官方微信推文进行分析,了解高阅读量推文与所在平台的关联、内容类别、标题特征及认同度特征,以探索高校官微高阅读量推文的内容影响因素,为高校官方微信内容运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薛峰 《青年记者》2016,(35):83-84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与建设 2012年8月,腾讯公司开发出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用户即可与特定群体实现全方位沟通.2012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成为首个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官微”)的高校.调查显示,高校师生使用微信的频率非常高,高校如何利用好官微发布信息,实现互动,是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黄璀 《青年记者》2017,(20):121-122
作为一款手机社交应用软件,微信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商业之间的关系不断整合、拓展并演变成一种日常行为方式乃至价值认同. 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一种重要服务平台,为个人与信息、企业、组织之间搭建了多种有效的联动方式.自2012年8月华中师范大学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以来,我国各大高校也纷纷加入微信公众号的大军,将其作为沟通校园内外的有效信息传播工具.“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高校官微”)区别于高校内部其他分支机构或者个人开设的微信公众号,它以该所高校为账号主体并获得微信认证,⑦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受众群体,发布校内新闻,提供信息资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线上线下互动沟通,对内提升高校凝聚力,对外扩大高校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工作和娱乐的重要载体,因此,官方微信如何有效运行管理,成为一项紧迫而富于挑战性的新课题。本文从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官微的实践谈起,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在微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号清博指数WCI榜单的基础上,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结合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现状,从思想转变、制度保障、人才培养、内容编辑、平台搭建等多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新媒体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成为大学传播信息、塑造形象、引导舆论和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综观大多数高校的官微运营,其在选题立意、宣传意图、更新频率等方面尚有不足,只有对其成因进行深入探究分析,才能形成良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微博“前浪”还未降温,“后浪”微信又紧随而来。而继“官微”之后,政务微信也成为官民沟通的全新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简称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2013年lO月11日在新华微博、腾讯微博和微信开通,是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的又一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视纪录片存在着三种主要话语,即代表政治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代表精英知识分子的精英话语、伴随大众文化崛起的民间话语.官方话语以话语的单向强制性意识形态性为表征,精英话语以话语的启蒙性为表征,民间话语视角则体现在以大众消费性为表征.这三种话语及其主导下的电视纪录片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在整合中共同推动着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焦家奇 《青年记者》2016,(18):40-41
2015年11月6日,南京大学官方微博化用歌曲《南山南》中的一句歌词,发布了一条微博“你在北京的寒夜里大雪纷飞,我在南京的艳阳里四季如春”,并@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官方微博.5个小时后,北京大学官方微博回应:“如果天黑之前来得及,我会记住这跨越南北的美丽.”此后,这一偶发性的官微互动引发了百所高校接力改编《南山南》的热潮.本文分析这类网络集群行为的诱因、过程及特点,并为如何进一步使用、管理这一模式,打造高校官微形象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据权威数据统计,微信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使用率最高的社交应用。近几年,全国高校宣传工作也应时而变,开始向新媒体转向。尤其是在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数据实验室陆续推出高校微信平台影响力指数周榜以后,全国高校在官方微信平台上的角力更加白热化。本文根据当前湖北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结合所供职单位官方微信运营经验,从覆盖度和图文转化率两个维度出发,对高校官方微信平台功能定位、内容策略、运营策略、品牌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东南传播》2015,(4):152
<正>微信、微博,是移动互联平台上的两大主力,利用中心官微做好两会报道,是今年的一大亮点。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在新浪微博开设"从福建看全国两会"话题,累计播发50余条两会消息,政经改革热点、两会名词解读、代为委员建言,让话题阅读量突破百万;官方微信"福建新闻联播"是省内媒体微信公众号中,唯一坚持以"全国两会"为报道主体的微信平台,《福建代表团成立,代表咋组成?》《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微博应用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媒体在微博平台开设了官方微博,一方面利用官微扩大媒体本身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传统媒体在数字化传播时代抢占信息话语权.但是由于媒体官微的运营人员不同,媒体官微在信息内容、发布形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部分媒体官微的应用也表现出专业程度差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几个较有影响力的媒体官微进行分析,试图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媒体时代给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选择高校图书馆官方微信作为新形势下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切入点,对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服务内容和方式进行调研。介绍了东北大学图书馆官方微信平台开设的"微圕学堂"栏目的实施背景、现状、创新点与成效等,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服务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程英 《今传媒》2017,25(10)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领域,当下多样价值与社会思潮的并存,"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信息海量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低效,传播环境的变化导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冲击,加强与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领导高校的必然要求,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选择,关系当代青年健全人格的塑造与成长成才.要通过强化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占领网络新媒体主战场;转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注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以文化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等路径进一步加强与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腾讯微信公众账号为研究对象,对"985工程"大学图书馆官方微信服务的账号类型、推广方式、认证方式、运营模式、推送内容等进行调研,分析了目前官方微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官方微信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施亚 《传媒》2017,(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站在信息传播的制高点,这对高校新媒体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微信是高校新媒体的一种,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受欢迎的具有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的媒介工具.高校大学生是微信的主要用户,在党中央、教育部高度重视新媒体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和带动作用的背景下,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通了官方微信公共平台,由高校党委宣传部进行建设和运营维护.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介市场化的冲击、受众多元信息需求的出现,在传统意义上作为意识形态工具并代表官方话语的党报,开始调整功能定位,通过媒介融合策略寻求与民间话语的沟通。本文利用框架分析方法,通过对人民日报的三个媒体平台——《人民日报》、人民网以及人民日报微博核电议题报道的考察,探究传统党报如何通过平台融合寻求官方话语空间的突破、与民间话语空间产生交叠,并实现官方话语分化与媒介平台融合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龚婧 《青年记者》2017,(32):92-93
在通信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渠道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在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下,种类繁多的通信设备、APP出现,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成本较低、操作便利等优势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校园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品性、价值观念、理想人格塑造的引领性功能对大学生进行显性或隐性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高校自身的发展,而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账号分类有服务号、订阅号等,①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推出官方微信公众号后,全国各大高校就开始陆续推出官方微信公众号.本文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及微信公众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状,讨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分析目前政府非遗保护机构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利用方面的特点,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提升非遗保护政府机构对其官微的利用水平,进而提升非遗保护成效。[方法/过程]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官微认定、指标获取和数据处理3个步骤获取并整理非遗保护政府机构官微利用的各项数据。[结果/结论] 分析得出非遗官微目前地域差异明显,重心从微博转移至微信公众号,非遗保护政府官微运营者还存在对官微渠道重视程度偏低、对官微定位不够明确、官微利用缺乏广度与深度、运营监管不够到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构建立体渠道、提升运营水平、丰富传播内容和形式、加大监管力度4个层面给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官方话语与草根话语互动的桥梁,微信政务民生公众账号(以下简称政务微信)被各级政府部门视为管理社会和服务民众的有效平台和渠道,越来越被重视,也越来越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本文依据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理论,对当前我国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媒介特征、传播模式进行了探讨,试图概括出政府和公众在新的媒介情境下采取的行为,揭示出微信的圈层传播特点在政务微信的传播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移动传播时代,高校官方微信平台正在或者已经取代校报、广播站、电视台等校园传统媒体的部分核心功能成为校园媒体的主流,担负着展示学校品牌形象、提升师生凝聚力、召唤校友爱校情感、塑造优秀大学文化、拓展对外宣传渠道等功能。本文从全国485所开通官方微信平台的普通本科院校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的全部数据中筛选出所有阅读数"10w+"推送,对其所在平台、内容特点、传播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对从业者的访谈,提出高校官方微信平台传播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