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空间已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活动空间.新媒体作为一种网络化的媒介环境,其匿名、自由、开放、交互的特点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要实现新媒体的引导和规范,互联网治理势在必行.文章主要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角度来探讨新媒体视域下网络空间治理的新维度:完善网络空间治理立法,构建多元合作协同治理机制,提升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技术,以期为新媒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用"三维立体"视角关注新媒体在民族地区特殊的政治文化生成模式中如何发挥其传播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于问题的解决思路。研究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民族地区固有的契合于地理因素的特征(包括民族因素、宗教因素和区位因素),该地区新媒体存在状态及发展趋势,该地区政治文化生成、传播以及社会化现象。立体的视角则指将三个研究维度联系在一起形成对民族地区新媒体政治文化传播功能的分析和对于相关问题的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正能量信息为研究主体,通过分析正能量信息的话语建构,阐述正能量信息在社会、媒体、公众三个层面的传播机制,认为正能量信息的传播需要继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法律来规制和改善负能量信息,阻碍负能量信息的传播,媒体也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正能量信息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借助高校新媒体平台传播网络文化正能量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增强正能量传播效果、正确引导校园舆论导向.然而目前高校新媒体平台在传播网络文化正能量的过程中,存在平台管理不规范、运营团队专业性不强、互动性较低、内容和形式吸引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强化对新媒体平台的规范化管理、协作共建及组建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增强互动性...  相似文献   

5.
在抗震救灾特殊条件下,新媒体优势得到认证,在舆情引导、信息发布、聚集民意、实际参与等方面发挥"正能量"。本文从新媒体自身服务形式的创新、服务大局发挥"正能量"、公益性特征的具体体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突破传统新闻传播视域,为有效利用新媒体信息资源,结合公众参与特点正确引导新媒体"正能量"发挥形式,依靠新媒体开展工作形式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基于此背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成为媒体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公共关系为视角,从传播的技术和内容两个维度出发,对新媒体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国传统的新闻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传统媒体自身的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都有所下降,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等新媒体具有明显的传播力和社会引导力,然而新媒体在进行主旋律和正能量的传播中影响力有所欠缺。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我国应该要创新传统媒体,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融合,形成完整的媒体传播体系,从而取长补短,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多元性、广泛性等特征弥补了传统媒体公益传播存在的缺陷,互联网公益实践使"轻松筹"等微公益渐成趋势。传统媒体作为公益传播的重要载体,应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格局变化,探索具有更佳传播效果、更好社会效益的公益传播路径,为传播社会正能量做出媒体特殊的贡献,这也是传统媒体所应当担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郑昕 《新闻传播》2023,(7):62-64
新媒体传播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传播受众方面。在上述四者的不断创新下,新媒体得以不断发展。当前,新媒体主要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对信息的传播以及交互,并在此基础上,舆情常出现随机衍生以及互相干涉的情况。故新媒体传播模式下,应建立良好的舆情治理机制,以实现在发布信息后,使得舆情回应机制有据可依,能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提供依据。基于此,文章阐述新媒体传播的创新,并提出对舆情治理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能量对引导社会文化正向发展、扩大主流价值观影响力、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民族向心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建构作用,而新闻报道的导向作用和信息传播作用与正能量的作用有相当的契合性。新媒体在为信息传播注入新动能的同时,新闻失实、内容低俗、文风浮夸、数据泄露等问题污染了网络舆论生态、破坏了网络空间秩序、激发了社会负面情绪,成为负能量泛滥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11.
郭智卓 《新闻世界》2014,(4):159-16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媒介社会职能的完善,新媒体生态下的健康传播越来越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新媒体环境对健康传播的消息来源、方式、内容等方面带来了深刻变化,健康传播在这种媒介生态下,从突发事件、常态传播,以及传播工作者三个方面展现出了新的特点。以此为基础,新媒体环境下健康传播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传播理念、传播模式、传播媒介、传播主体四个方面,从而构建出健康传播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正能量是指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传播正能量是学术期刊应有之责,学术期刊应成为正能量的导航者。社科学术期刊应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主动介入热点、焦点、重点问题研究,增强学术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二次传播”,利用多种形式传播正能量,利用名学者的影响力营造正能量的学术生态,利用栏目主持人引导正能量,利用编辑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张涛  吕华远 《青年记者》2022,(16):79-80
在新闻传播中,正能量与大流量分别对应价值观、传播力两个维度,但是二者并不矛盾。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既要生产优秀的新闻产品,也要提升传播能力,通过多媒介叙事,把好声音、正能量传播出去。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正能量如何收获大流量?本文主要结合近期中央主要媒体报道山东的新闻作品并且相关话题占据社交媒体平台热搜榜的实例,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19):69-73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的大众媒体产生并迅猛发展。智能手机流行、网络的高速传播更是促进了手机新媒体平台的迅速崛起。手机新媒体具有多样化的传播手段、非常强大的信息互通性等特点,不仅拥有更强大的通信功能,还搭建了信息分享等社交类应用,其信息实时传播拉近了受众的距离,极大地改变了媒介传播生态和受众信息反馈方式。本文以微博、微信等手机新媒体平台为例,分析手机新媒体的主要传播特征及其导向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倡导手机新媒体多传播正效应正能量的信息,提高全民媒介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其行为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生活中舆论生态的多元、多样、多变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主流新媒体仍需要有主旋律来定音、导航、正向,更需要用正能量来暖心、凝神、聚力。本文以天津今晚报的新媒体"问津"客户端为例,围绕主流新媒体的责任使命,在导向责任、特色需求及效果研究三个方面论述"问津"客户端这一新媒体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6.
高超 《采.写.编》2021,(8):109-110
媒介生态强调媒体与环境的平衡性,以此思路研究我国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可知媒介生态失衡是重要原因.本文从经济与媒体间的平衡、受众与媒体的平衡以及媒体内部管理的平衡三个方面着手,通过考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益途径,以期促进媒体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17.
苏博 《传媒》2016,(18):55-56
新媒体平台可以理解为在媒体共建、资源整合与分享的传播宗旨下,创建起来的新型互联网开放平台,它具有交互性强、体验新颖、受众群覆盖广泛等特征.新媒体平台以市场经济供需变化为运营导向,致力于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主流舆论方向,促进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以"银川发布"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是当前国内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典型范例.它已经成为用户接受新闻资讯,了解社会发展变化,表达、反馈民生问题与需求的重要传播阵地,同时,也成为提升主流舆论影响力的重要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49亿,平均每三个网民中就有一位使用微博。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有关微博等新媒体传播中的伦理规范问题也日益凸显。对于公众人物、公职人员、政府官员、政府机构等这些传播活动中的重要角色,由于他们具备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必须形成一套针对他们的传播伦理规范,而在构建新媒体伦理规范过程中,应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研究层次。要建立起一个新媒体伦理规范建设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从一个社会的信仰、文化、习俗、教育等因素来整体把握社会伦理道德状况,其次要重点构建针对公众人物的伦理规范,第三要结合每一种不同的新媒体、新传播形式,创造出不同的具体规范形式。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一个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手机、互联网的兴起,极大改变了中国的传播生态。与传统纸质媒体"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网络媒体实现了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交互传播。在新媒体的包围和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如何突围,已成为事关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纸质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化发展,成为传统纸质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移动  相似文献   

20.
漆亚林  顾建俊 《传媒》2012,(8):68-69
新时期,传媒生态发生重大变化,民生议题成为舆论中心。民生新闻的传播形态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该文从内容议题、报道立场、价值取向和传播形态四个维度探析民生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策略,旨在构建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路,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