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按频率名称及内容分类,截至2013年年底,在所调查的全国33个主要城市中,共有音乐类频率83个,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两个及以上的频率。这一调查足以说明音乐广播在全国各地发展之蓬勃。目前音乐广播已经与新闻广播、交通广播一起,成为我国广播的三大主要频率,是我国广播事业和广播产业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宣传的重要组成。人民广播事业建立以来,我国的音乐广播从广播音乐发展而起,经历了综合化文艺广播、系列化音乐广播、类型化音乐广播三  相似文献   

2.
关艳  余顺英 《视听界》2001,(1):31-3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播工作规律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广播事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正因为如此,探索和研究适应事业发民菜需要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加昆建立广播从业人员培训新体系,这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时代,比较电视媒体,广播处于公认的弱势地位,但分析广播与电视的强弱高下,不应停留在思辩的层面,而要回到现实中来,为工作实践服务。借助理性认识拟定和探索广播摆脱困境、祛弱图强的途径,广播媒体首先就应找准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调整事业发展战略。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有与它相适应的广播事业发展战略。1983年国家提出的“四级办广播”战略,为扩大广播覆盖、促进广播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2010年,随着中国广播事业的积极稳步推进,广播理论研究在向深度扩展的同时,也更加务实与理性。本文对2010年的广播理论研究做出概述,并集中对全媒体广播、重大及突发事件中广播独特作用、对外广播、广播学学科体系建设、广播产业等五个方面的研究性文章进行了归纳梳理。  相似文献   

5.
孙弘 《新闻采编》2006,(5):18-19
新世纪的中国广播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广播传播受到其他媒体的多重挤压,尤其是电视和网络媒体。要实现广播媒体在新世纪的复兴,首先得了解广播受众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广播人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如今我国的广播事业重新在改革中振兴。在创新中崛起。广播这个传媒所呈现出的百花绽放、竞相争妍的局面,让人欣喜地发现,广播市场的春天来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已  相似文献   

7.
起步较早的塞尔维亚的广播业目前已经实现了部分私有化,建立了包括公共广播与商业广播的双轨制,广播在国内受到听众的欢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也存在媒体所有权不透明、“海盗电台”盛行等问题。本文对中东欧国家广播事业的整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塞尔维亚广播业为例做具体的个案研究,具体阐述以上内容。  相似文献   

8.
韩啸  赵莹莹 《出版广角》2016,(20):56-58
中国广播期刊的发展路径与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并在中国广播事业的迈进中不断调整和变迁.民国时期,伴随中国广播事业的发轫和变革,中国广播期刊的编辑出版活动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职业化的编辑出版人及机构日益壮大,二是以专业化的广播内容生产为主题,三是以具备专业知识的精英群体为编辑出版客体;四是以政治宣传和艺术传承为编辑出版理念的主线.  相似文献   

9.
周涛 《记者摇篮》2009,(12):70-70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给广播事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广播事业在面临听众需求不断变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媒体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编辑要充分认识广播事业所面临的新形势,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提高新闻节目创新能力,推动广播事业的发展。广播新闻节目创新主要体现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广州人民广播电台于1999年建立了自己的互联网站,经过几年的实践,从单一的平面网页媒体逐步向多功能的互动传媒领域发展。这其间的过程以及给广州电台传统广播发展所带来的推动作用,给现代广播事业如何面对新媒体、新形势的挑战提供了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颜秉军 《大观周刊》2011,(52):242-242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私家车的普及等新情况的出现.广播事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广播事业如何开拓市场.如何生存发展.值得我们广播工作者去关注、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我国广播事业发展迅速,也客观上促进了无线电广播类报刊的诞生和发展。但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目前被发现和研究的民国广播类报刊绝大多数均为周报、月刊、旬刊等,欠缺对日报的挖掘和研究。1934年创办于天津的《广播日报》是我国近代第一份综合性广播日报。其出版发行开创了民国时期广播报刊日发的先河,同时在明晰广播媒体性质、助力多元媒介共生、受众心理研究等领域做出有益探索,为促进天津广播事业发展、推动民营广播电台改革等方面均作出重要贡献。本文尝试对《广播日报》进行开创性研究,以期填补我国近代无线电广播日报研究的空白,为近代广播史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角和更加多元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由于缺乏对新时期广播地位、作用的应有认识,农村广播事业受到了空前的冷遇,而这种多年的冷遇更使得这张本已陈旧的网络更加支离破碎,农村广播事业的基础已变得虚弱不堪。这种状况也严重地制约了广播事业进入新世纪后应有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地影响了广播节目从业人员办好广播的热情。我觉得,农村广播在进入新世纪后不仅没有相形见绌,反而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赢得了新的生存空间,它的固有魅力在新世纪的阳光下不仅没有丝毫逊色反而更加楚楚动人。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是全省广播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全省广播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广播事业的活力、实力、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其中,广播新闻宣传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导向、为河北省的改革发展营造舆论环境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出现了以河北台《阳光热线》为代表的一批名牌广播新闻栏目。这是全省广播新闻工作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结果,也是省、市、县各级电台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已经创办了70年,曾为人民广播默默做出探索和贡献的广播人不计其数。高而公是人民广播早期自发探索广播媒体特色的记者、编辑之一。他编辑的对国民党军广播节目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首批派出国采访的新闻记者见证与报道了抗美援朝的战况和胜利;他的《王崇伦和他的表》等广播通讯凝练朴实、形象生动,为新中国建设的宣传增添了光彩:他一系列关于广播业务探讨的文章也是最早一批有关广播业务研究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诞生于延安的人民广播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广播》(月刊)杂志是一本研究广播理论、广播业务和广播业态规律的公开发行出版物。从1993年7月创刊起,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20年寒来暑往,20载辛勤耕耘。这本杂志承载了广播人对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希望与梦想,记录了广播人在逆境中探索、在期盼中前行的感悟与思考。为了记载这20年留存在记忆中的一件件难忘的事,2013年5月7日,《中国广播》杂志召集曾经领导或在杂志工作过的部分同志进行座谈,回忆过去,畅想未来。本期"特别策划"栏目,以实录的方式,将座谈会主讲人的发言进行了整理,记载过去的点点滴滴和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17.
李姝 《河北广播》2005,(6):33-34
当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传统意义上的广播面临巨大挑战.网络广播、手机小区广播以及DAB数字广播的蓬勃兴起。促使广播必须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打造强势平台。抢占第四媒体资源、创建自己的网站、依靠网络技术拓展发展空间.已成为目前许多广播电台事业建设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覃信刚 《中国广播》2012,(11):13-15
广播作为主流媒体,其软实力建设直接影响文化强国建设。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和壮大,不但需要硬实力,同样需要软实力来支撑。构建广播智库,也是增强广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由云南云广传媒集团资助的云南大滇广播研究院于2012年7月成立,开启了云南广播学术研究新的平台。研究院将推行"轻启动,重成果;小机构,大智库"的运行机制,在独立软科学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云南省情的智库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徐州广播电视报创刊于1981年5月1日,20年来,徐州广播电视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引导视听,服务大众文化生活”为己任,不断改革,强化管理,在实用性、可读性和贴近性上做文章,为城市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报社的各方面事业也都得到了踏踏实实的发展。目前,徐州广播电视报共有员工40人,建立了采编、录入、激光照排、印刷、发行一条龙体系,  相似文献   

20.
广播是全天候不受时间限制的媒体,广播是不受空间限制的媒体,广播是低成本的媒体,广播是不易被转台的媒体。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广播节目数量不断增加,品牌不断建立,互动性不断增强.听众收听广播的时间将会不断延长。特别是进入宽频网络阶段,广播从“弱势媒体”已渐渐变得强大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