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同声传译译员素质及同传预测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同声传译译员的特点,对同声传译译员素质与同传预测进行探讨,并基于工作实践提出提高同传能力的一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根据同声传译译员的特点,对同声传译译员素质与同传预测进行探讨.并基于工作实践提出提高同传能力的一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3.
电视同传渐渐成为电视直播的一种重要途径,正慢慢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如何提高电视同声传译质量便成为了广大电视观众和口译员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以2013年奥巴马就职演说同声传译为例,在Daniel Gile认知负荷模型下分析电视同传的口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信息输出处理是同声传译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同声传译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眼于探索同传信息输出过程中语言转换的技能,根据同传经验,从汉英语言差异的角度提出了汉英同声传译在输出过程中对语言有效的简洁处理策略,旨在为同传训练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多任务处理模式(Effort Models)认为同声传译是一个三种精力交织、共存的配合过程,即:同声传译:听力与分析+短期记忆+言语表达+协调。多任务处理模式不仅为同声传译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同传译员的素质培养和工作中应采取的同传策略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6.
同声传译是一种高程度的认知加工过程。试从Daniel Gile的认知负荷模式出发,分析同声传译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并结合同声传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同声传译实践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技巧。  相似文献   

7.
省力策略是同声传译的一个重要策略,译员在面临紧迫时间压力的情况下,将省力策略运用到同传实践中,在实际操作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同声传译无论是在国内重要会议还是在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担任此项工作的译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量势必需要具备诸多的同传技巧,预测策略就是其中的主要技巧之一。本文针对同声传译的特殊性,从图式理论角度对预测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对同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苏飞  王珊珊 《海外英语》2012,(13):157-158
同声传译工作极具挑战性,吉尔的同声传译认知负荷模型清晰地阐明了同声传译的过程。同声传译认知负荷模型说明,同声传译对时间、脑力和协调能力要求很高,适当采用省略、指代和概括等简化策略能有效节省时间,改善译文产出质量,这在同声传译实践中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同声传译作为外语专业的最高境界,同传翻译训练成为外语教学和学习中的难点重点,而同声传译实训室为同传翻译训练提供了专业的设备,在同声传译实训室中可以使用系统中的各种功能并针对同传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学生进行强化练习,学生也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自主训练学习系统进行自我练习和自我强化,从而达到同传学习和练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