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独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从制度改革、社会流动和文化变迁三个角度探讨了"独立电影"产生的时代原因以及青年电影文化中"独立意识"的扩散过程。从被动接受的"地下电影"到主动选择的"业余电影",再到更加独立"个人电影",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当代独立电影逐渐远离了与"体制"的必然联系,进入生产与消费的自足状态。  相似文献   

2.
"红色经典"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以革命为主题的文化生产。"红色经典"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媒介手段和艺术样式,包括小说、广播、戏剧、影视、绘画、音乐等等。其中洋溢着浓厚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的"红色经典"电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成为新中国50到70年代最主要的精神消费品,"红色经典"影视再流行是世纪之交最引人注目的中国文化现象之一。文章力求从艺术学与社会学角度,通过考察"红色经典"电影的生成语境、价值评判和历史发展,探求其再流行现象的内外动因,并从中反思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如何降低"文化折扣",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国际电影贸易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是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议题。通过用冯小刚植根中国文化土壤的"贺岁系列"电影与其以国际配方制作的《夜宴》作对比,从文化亲缘性市场、电影题材的选择、文化价值观的适应性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电影如何有效地降低"文化折扣"。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世纪的著名电影导演费穆运用长镜头拍摄方法,开创了电影艺术表现民族风格的先河。费穆的长镜头的美学源于深厚东方文化底蕴,结合中国文化神似写意的表现手法,以长镜头"静"、"缓"和"平面化"的独特视听效果来深层次地刻画电影的主题,走出了中国电影民族化的全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龙东林 《考试周刊》2011,(47):27-28
电影名称作为电影文化产业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蕴含了作者对电影内容的阐述,由于地域文化环境差异,同一部电影在大陆和港澳地区往往会出现几种完全不同的译名,本论文拟从"归化"翻译策略的选择出发,分析造成这种电影名多译的现象,并探讨两地译者所选择不同翻译策略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语境下,华语电影开始在世界市场上被选择和接受,实现了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对话和接轨。然而,中西方对华语电影两极化解读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鉴于各国电影通过达到国际性而实现民族性的成功经验,华语电影的"民族性"特质的强调需要被重新审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海角七号》创造了台湾电影的奇观。作为一部具有"乡土"气质的电影,它是台湾文化本土化的结果,也预示了台湾电影和社会加快本土化的进程。电影通过现实生活和过往历史两个层面,探讨了一种体现台湾本土自觉的身份认同,其所引发的观影热潮,又进一步加剧了对于这种身份的确认。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需要包容面对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影研究领域既有的理论框架有二,一是"去中国性"的唯理论范式,把中国电影纳入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视野加以理论化考量;一是"国族电影"范式,其理论的有效使用旨在为民族文化和国家政体提供正当性。基于电影史的发展实际和全球空间政治的既有格局,本文提出"跨地性"的理论框架,主张沿着人文地理学的路径从空间和跨地域的维度,而不是从民族和国家的维度,重构中国电影研究的理论框架,旨在为中国电影研究提供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作为美国文化软实力传播先驱的好莱坞电影不断用各种方式学习中国文化,并在影片中运用大量的中国元素,制作中国题材的电影。同时美国国内也掀起了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潮。从传媒与国际关系的双重角度剖析其原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简单的拿来主义,中层———将美国的价值观包裹上当下流行的文化的外衣,深层———"师夷制夷"的文化担忧。  相似文献   

10.
周蓓蓓 《考试周刊》2012,(12):24-25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集艺术性和商业性于一体。中国电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电影片名则起着非常重要的广告宣传作用。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片名英译的特点及其现状,就其汉译英的翻译方法进行讨论,使电影片名形式和电影内容达到统一,更好地宣传影片,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独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从制度改革、社会流动和文化变迁三个角度探讨了独立电影产生的时代原因以及青年电影文化中独立意识的扩散过程。从被动接受的地下电影到主动选择的业余电影,再到更加独立个人电影,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当代独立电影逐渐远离了与体制的必然联系,进入生产与消费的自足状态。  相似文献   

12.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要根据中国观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特点对译名进行多维度的选择,其本质就是译者要顺应原片名、英文和中文所呈现的"世界",即电影片名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名进行"选择"、并使其"适应"中文语言文化环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西方黑色幽默出现于中国当代小说中,进而扩展到中国的电影领域。虽然中国电影尚未形成特定的流派,但黑色幽默已然成为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黑色幽默在影像表达中有其独特的视听语言,其寓言化的镜像语言、"戏仿"、"拼贴"的娴熟手段、"挪用"、"误置"的台词等,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西方影片中的黑色幽默相比,大陆电影中的黑色幽默已经具备一定本土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论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失语症"指的是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能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现象。在英语教学中,这个现象主要是由于英语教育工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忽视而导致的。因此,英语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中国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增加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甘小亚 《培训与研究》2010,27(6):116-118
英语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带来了英语文化在中国及其它非英语国家的大规模入侵,也导致了当前文化在中国的"洋"盛"土"衰,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了文化生态化的概念,分析了它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文化生态观。  相似文献   

16.
龚雪燕 《考试周刊》2010,(54):51-51
本文通过一部反映中西文化冲突的电影《刮痧》分析中国人文传统与西方科学精神的差异。作为中国文化人文传统的核心之一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和西方所信仰的理性、客观的科学精神产生了巨大的摩擦。这也正是《刮痧》这部电影所反映出来的中西文化冲突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后现代文化的描述与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方"后现代文化"这一概念进行了认真的厘定和界说,对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中国是否存在后现代文化"的论争作了肯定的回答,对广泛存在于近年来我国文学艺术领域的后现代现象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阐释。文章认为,中国后现代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产物,后现代文化的消解功能对当今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积极与消极二重性,必须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18.
李安导演的电影,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思考,也有对西方价值体系的感受。其早期作品"父亲三部曲"的三部影片从不同角度逐级深入地表现和阐述了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在这种冲突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在此后的作品中,李安继续着他对于中西方文化和艺术的思考,极力将中西方文化的内涵及其美学表达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出色地运用到电影拍摄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获得了国际电影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周磊 《文教资料》2011,(26):53-54
许多人认为日本是受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度,但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传入日本之后,并没有被日本人全盘接受,而是受到日本的社会和人文条件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变异。本文通过中日儒学传统文化中"忠"、"孝"地位的对比分析,阐释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20.
安艳丽 《文教资料》2012,(32):169-17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香港"古惑仔"电影曾经盛极一时,如今,虽然此类型电影的势头已不像当年劲猛,但影像之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笔者试图从导演自身所处的香港这一国际大都市独具的多元文化入手,分析探讨"古惑仔"电影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