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铜黄高速公路TH-C17合同段部分路基、桥梁、服务区房建工程经过小煤窑采空区,采空区开采规律性差,不规则,施工难度大。通过对该段采空区治理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并经过各项检测,检测指标均满足要求,能够控制好路基质量,可作为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
渭蒲高速公路C-C02合同段在K9+800~K10+120段属于饱和黄土路路基,采用水泥粉煤灰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而在K5+900~K6+222段属于湿陷性黄土路段,采用了10%灰土挤密桩处理.从两种桩的设计、所用到的设备,施工工艺进行了论述,并对成桩后的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做了细致的阐述,对类似地质条件下高等级公路的软基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公格营子矿村庄下压煤的充填开采问题,首先依据实际条件选定模拟方法,然后简化建模,设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选取煤岩体参数并确定监测点。模拟结果表明:公格营子村地表沉陷区域在90 m范围之内,影响很小;地表移动与变形指标中倾斜和水平变形最大,达二级标准,其余指标全在一级内或完全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小煤矿采区面积小,且多位于采空区较多的老矿区。经过长期不断重复采动,地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容易引起地表沉陷,老采空区的存在也会加大沉陷量和沉陷范围,将会对矿区内及周边地面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害,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结合小煤矿特殊的地质采矿条件,提出可根据开采情况进行井上下实测和地表损害显现特征分析方法鉴定,同时应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地面沉陷预计,确定采动影响范围。为类似小煤矿开采损害鉴定工作提供了可参考的鉴定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安徽省某高速填方软弱层路基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结合室内外实验及数值计算,查清了滑坡规模、变形特征、稳定状态及剩余下清力。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以抗滑桩为主、配合减栽和地表排水及坡体内部排水等综合处理方案,为安徽公路填方软弱层路基滑坡治理积累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采煤引起的覆岩破坏和地表沉陷对煤矿生产安全和环境破坏的威胁是非常严重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开采过程式的沉陷导致地表下沉变形,从而对矿区范围内村庄房屋等建筑物交通道路、河流、土地、植被等产生不同程的影响。因此,采用可以有效控制地表沉陷产生的煤炭开采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淮南矿区采煤沉陷特征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淮南矿区采煤沉陷对环境影响越来越大的状况,研究采煤沉陷与治理意义重大;通过多年对地表移动观测站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基本掌握了矿区采煤沉陷特征;为减少采煤沉陷的危害,提出了留设保护煤柱、采空区充填法、条带开采法、离层带充填法和监测监控等多种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集煤矿1212(3)工作面地表移动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集矿新地层较厚,采煤工作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创淮南矿区之最,且工作面推进速度快,并运用综合机械化、综合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技术,采空区塌陷和地表移动规律与其它老矿有许多不同,针对张集煤矿的地质、采煤技术特点和《规程》要求,在采空区的地表设置了观测站并通过对观测站的观测、成果计算,初步掌握了适合本矿井采空区塌陷和地表移动规律及各项参数。  相似文献   

9.
以南宁地铁一号线南湖段下穿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隧道开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分析,得到盾构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的分布规律,讨论盾构施工过程中注浆压力对地表沉降、水平位移及拱顶位移的影响,分析掌子面压力对地表隆起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压力对地表变形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地表沉降及水平位移明显减小。当掌子面压力大于0.1 MPa时,会引起掌子面前方土体产生向上的位移,地表隆起量随掌子面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四川雅砻江卡拉至杨房沟水电站交通专用公路面上湾段(K37+312~K37+685)受2012年强降雨影响,路基部位出现严重沉降,经方案比选与论证采用隧道绕行避开崩坡积体,新增加隧道与已施工完成的面上湾隧道和上苦苦隧道在洞内切线相接。项目施工中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加强围岩监控量测技术,安全、快速地完成施工任务,即保证了工期,又节约成本。该技术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和工程技术难度的增加,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技术越来越重要。本文在阐述沉降观测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具体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昆明市东川区位于小江断裂带北部,地形复杂,泥石流、地震灾害频发,精确而快速地获取该地区地表形变信息具有重要意义。应用 SBAS-InSAR 技术对 2015-2016 年共 17 幅降轨 Sentinel-1A 单视复数影像进行处理,分析目标区域形变信息。探测发现小江断裂带区域以及东川城区为主要沉降区域,最大沉降速率为30.93mm/a,而两侧山体为主要抬升区域,根据相关资料分析,东川地区地表形变人为影响因素较小,小江断裂带地质运动是影响东川城区形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病害分析和防治措施,包括软土地基处理与路基沉陷防治、路基稳定与病害防治、混凝土路面病害与防治,需加强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水平与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特厚煤层开采上覆岩层垮落特征及覆岩运动规律,以铁煤集团大平煤矿某工作面特厚煤层为原型,运用室内相似材料模拟技术,对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的周期来压、垮落步距、岩层位移、破坏规律进行模拟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岩层裂隙自下而上不断发展,初次垮落步距为69m,老顶垮落步距为23m和周期垮落步距为46-52m。覆岩离层存在于采空区正上方的0.7H范围内,最大值位置随高度的增加而在水平方向上远离开切眼位置。本模拟实验结果为特厚煤层综采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reen mining to control the disasters of coal mining which have caused irreversible damages to building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trip mining is one of the efficient measures to control surface subsidence and mining damage.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the laws of the surface subsidence are still deficient in multi-coal seam strip mining at present. Based on the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short for FLAC3D)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the laws of the surface subsidence and horizontal movement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for different depths, different mining widths, different distances between seams, different mining thickness, different parameters between seams and the special relations of the upper pillar and the lower pillar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n multi-seam strip mining. The function relation between the maximum subsidence and the maximum horizontal movement with the depth, the mining width, the seam distance, mining thickness, different parameters between seams and the partial offset are summarized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formula integrating the surface maximum subsidence value and the maximum horizontal movement was deduced.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heory and measure in forecasting the surface displacement in multi-coal seam strip mining.  相似文献   

16.
由于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的复杂性,其路基工程的设计较为复杂且难度较大。以松建高速公路建设为例,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方案和全过程动态设计理念进行介绍。本项目在工程设计阶段重视现场地形、地质等资料的收集,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心细致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合理调整,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设计成果的质量。实践表明,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理念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黄土的性质、黄土地区地貌特征。对黄土地区路基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为黄土路基的设计、施工和病害处理提出了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密度电法探测老窑采空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密度电法进行老窑采空区探测试验,有效地查明了采空区的类型及影响范围,并对高密度电法的工作原理、资料解释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瞬变电磁法在地下采空区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瞬变电磁法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以对某采空区勘探为例,阐明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与可行性,并提出了物探工作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安徽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中,由于膨胀土存在压实困难、裂隙发育、易风化、吸水膨胀降低强度等缺陷,为解决填料短缺,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路基强度和整体稳定性,采用在膨胀土中掺石灰,改善膨胀土的结构,达到提高路基填筑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