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我探究”即学生感觉到的是教师要我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教学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要探究”即学生产生“我要进行探究以满足我的需要”,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状态。我们先来看一段教学实录(教科版《科学》四年级磁铁单元《磁铁的两极》)。1.引入师:研究了磁铁的性质后,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生:磁铁有磁性;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师:今天我们来研究磁铁的两极。要研究磁铁的两极,我们首先要辨认一下方向,在教室里,哪方是东方 ……(学生辨认教室里东、南、西、北的方向,作为研究“磁铁有指南、北”的基础。)2.对两…  相似文献   

2.
“老师,老师,大发现!”“老师,我们的磁铁相同的磁极竟然也能互相吸引!”——这是我在浙江省电化教育馆录制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磁铁的两极》一课时发生的一个插曲。“意外”的产生《磁铁的两极》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磁铁》单元的第二课时,是《磁铁的磁性》一课的后续研究。在这一课中学生将继续经历探究磁铁性质的学习过程,并自主构建以“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磁铁的两极一端是南极、一端是北极;磁铁相同的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等为主的知识结构,从中继续培养学生对磁铁的探究兴趣、相互合作探究的…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分析小学科学《磁铁的磁性》一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磁铁的磁性特点,能判断磁铁磁性的强弱,了解磁铁的两极等知识点。(一)四(1)班的“吃一堑”:对于《磁铁的磁性》这课,我觉得应该容易教学,因为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对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一定津津乐道。我只要“炒炒冷饭”,给学生稍作讲解,学生应该能掌握的。于是拿了课本与几块磁铁便走进了四(1)班。我根据书中介绍把磁铁能吸铁这一特性告诉了学生,还让学生在课本中画下了“磁铁的磁性是两头强,中间弱”这一段文字,并要求学生牢记。整堂课上得很…  相似文献   

4.
《有趣的磁铁游戏》一课主要探究磁铁有吸铁、两极磁性强中间磁性弱、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以及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要求学生相互配合,协作完成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科学规律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正在小学科学课堂,把握好材料呈现的时机和技巧,不仅能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且能更好地调控课堂节奏,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一、及时呈现材料,引发探究热度科学课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每一个活动的探究都得有相应的材料作为支撑,没有材料的活动就相当于是纸上谈兵。笔者执教《磁铁的两极》是这样开展教学的。1.出示条形磁铁靠近铁,学生观察后说说现象,小结:磁铁具有磁性,具有吸引铁的力量,这种力量称为磁力。  相似文献   

6.
在《磁铁的两极》教学中,当我指导学生认识磁铁的南北极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究磁铁两极的互相作用,并归纳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后,我提出一个课外探究的问题:如果磁铁被敲断后,变为两块小磁铁.这两块小磁铁还能吸起来吗?学生兴奋极了,显然,他们被这个问题深深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7.
在《磁铁的两极》教学中,当我指导学生认识磁铁的南北极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究磁铁两极的互相作用,并归纳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后,我提出一个课外探究的问题:如果磁铁被敲断后,变为两块小磁铁,这两块小磁铁还能吸起来吗?学生兴奋极了,显然,他们被这个问题深深吸引住了。第二次上课时,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性急的孩子马上说:“打碎的磁铁不能吸在一起。”我顺势说:“你能来展示一下吗?”瞧他那高兴劲,边说还边把两块敲断的环形磁铁拼命地合在一起,但不管他怎么用劲,两块还是两块,怎么也凑合不到一起。见此情景,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纷纷地说:…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思想 “帮助幼儿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的目标之一。“磁铁的奥秘”截取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同样的两块磁铁,有时一碰就吸住,有时怎么都吸不住”的现象,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的具有递进性的幼儿探索活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发现并揭示磁铁的“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特性,建立有关磁性原理的粗浅概念。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感知磁铁的两极,初步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2.学习仔细观察磁性现象,并能用自…  相似文献   

9.
小学自然第六册第三课作业二,是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当把一个磁铁截成二段、三段或更多的小段时,每一段仍然有磁性,每一段仍有南北两极。据此可以让学生想象:当把磁铁分成无数份,每份细如尘埃也仍具有磁性,仍有南北两极。这样就为以后中学学习磁分子知识打下一个感性的基础。按书上的实验方法把曲别针拉直、磁化,然后截断、鉴别。此实验  相似文献   

10.
磁铁,作为幼儿科学教育领域的内容之一,历来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孩子们的喜爱。对于这一材料,教师如何引导幼儿用“做中学”的方式去探究呢?通常,有关磁铁的科学活动在大班进行,中班幼儿有所接触,小班不开展。但是我们的小班教师进行了大胆尝试。我们可以看到:小班幼儿对磁铁也很感兴趣。虽然小班幼儿对于磁铁的一些特性(磁性、两极等)还不能理解,但教师创设条件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初步观察到了这种物理现象。幼儿不但丰富了经验,而且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这对初步培养小班幼儿乐于探究的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俭 《河北教育》2005,(1):23-24
一、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引导学生发现. 发现是创新的重要途径,自主探究是引导学生发现的最佳方法.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在实验中,不是去验证现成知识的结论,而是充当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相信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他们去研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引导学生发现,就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按自己的认识方式,去研究、去发现.如:学生在学习<磁铁的性质>一课时,先让学生回忆在一年级时学了"磁铁的什么性质?"接着告诉学生磁铁还有其他性质,让他们利用实验桌上的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和装有磁铁的小车等材料去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2.
《磁铁的性质》一课中安排了两组实验。第二组实验是指导学生研究磁铁的两极是相互作用的,课文中是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在支架上,用另一块条形磁铁去接近它,让两块磁铁的任意两极相互接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可是课上,学生回答说:“支架上的磁铁被吸过来”和“支架上的磁铁被推开了”,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相互”。我后来设计了一个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是这样设计实验的:  相似文献   

13.
自然课中学生探究材料之后,会有各种不同的认识和发现,会有许多不同水平的思维,集体研讨就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物体的特征和性质,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概念水平。 一、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开始研讨。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组织研讨是很重要的,如《磁铁游戏》的教学;先让学生利用桌上的材料(纸小熊、磁铁、玻璃)尽情地表演“小熊跳舞”,当学生对材料已经不那么感兴趣,但是又从某种迹象证明孩子们在游戏中已做出令人满意的发现之后,教师及时组织研讨,“你想告诉大  相似文献   

14.
学生:老师,学习《电和磁》(一)这章,我们首先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呢?老师:首先应掌握简单的磁现象,知道磁性、磁体、磁极及磁极的相互作用、磁化等知识.学生:磁性就是磁铁吸引铁的性质,磁体就是磁铁对吗?老师:应该说.磁铁吸引铁、钻、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像磁铁这样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学生;那么,磁极又是什么呢?老师: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条形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故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学生;条形磁铁的两个磁极有什么不同吗?老师;不同,这两个磁极一个叫做南极(S极),另一个叫做北极(N极…  相似文献   

15.
科学探究的每一次活动都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在实验教学的探究活动中,有意识地准备有差异的实验材料,可以拓展学生的探究思维,帮助他们发现各种证据,得出科学结论。a.组内材料的差异性,延伸探究思维的深度。通过对材料进行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能启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事实、形成结论,但不同材料体现的现象启发学生思维的深度可能不一样,进而形成不同层次的科学结论。在教学《电磁铁》时,每组准备长短不一的导线,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发现电磁铁有磁性外,还会发现导线越长、缠绕得多磁力就大,反之磁力就小。显然“电…  相似文献   

16.
【课例简析】《电磁铁(一)》(“九义”教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十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磁铁的性质和电路的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认识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认识电磁铁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本课是学习电磁铁知识的第一课,属实验课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2005,(2)
【教学目标】1.根据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磁铁磁性强弱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2.经历研究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各项合作探究活动,在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3.知道磁铁都有磁性。4.知道  相似文献   

18.
郭京平 《科学课》2009,(3):36-38
“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会怎样?”是《神奇的指南针》单元中第2课《有趣的磁铁游戏》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猜想,接着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有目的地实验研究.验证猜想是否合理。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要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试验、  相似文献   

19.
《磁铁》课中有一道题:有甲、乙两根完全相同的铁棒,一根是磁铁棒,一根是熟铁棒,不用其它物体帮助,如何判明哪根是磁铁棒?哪根是熟铁棒? 在分组实验中,学生均能正确找出磁铁棒和熟铁棒,并能说出实验依据是运用了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的性质。为了统一结论,我  相似文献   

20.
案例一:课堂生成《指南针》一课中,磁铁悬挂起来静止下来后,应该是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的。可在实际探究中,学生悬挂的磁铁竞有好几组出现了南北偏离的情况。课堂上马上寻找原因,学生从磁铁本身的磁性下手分析,能够吸引回形针,排除此原因。从环境分析,有个学生提出是否是椅子的问题,原来是将磁铁悬挂在了铁制的椅子横档上,磁铁会去靠近铁横档,干扰了磁铁指示南北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