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玮 《陕西教育》2005,(11):9-9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全面的能力、健康的体魄,更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作为班级工作的核心,班主任应当不断研究在班级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可以说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两者的结合完全必要也是可能的,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师是一种既具有传统要求又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社会角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充分体现着以智育智、以德育德、以人格塑造人格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教师素质对学生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不同于其它职业的高标准、严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知识渊博,品行端正,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个性,也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同样也有心理健康问题.一个教师情绪不稳定,动辄发脾气,遇事冲动,那么他在教育学生中肯定会有失误.事实和研究均表明,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也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奇芳 《广西教育》2005,(1A):29-30
在众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它要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需要。下面就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途径、方法和外部条件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素质教育,关系到今后人格的完整与否及能否成为社会所需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发展性人才。学校必须重视、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内容,才能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人格往往是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将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是高校步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后道德教育的一种迫切的现实要求,也是高校德育真正启动素质化教育的必由之路。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以及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尚顺虎 《陕西教育》2005,(10):41-4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它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重要内容,是时代的需求,关系着未来社会我国国民的公民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合作性、民主性的“助人自助”过程,具有科学性、活动性、互助性和价值中立的特点,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课,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体验。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塑造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两者的结合完全必要也是可能的,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德育的实效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意志品质、情绪情感、自我意识、气质、个性、人格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重视和加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是满足社会需要、时代需要、发展需要的真切呼唤!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更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一、审视青少年心理素质现状,剖析高中生“成长的烦恼”最近,由辽宁省教育研究院承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新的世纪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一个人具有关心他人、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这意味着,跨世纪的新一代,不仅要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更要具有一种健康的心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学生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现代社会要求实现与之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现代高等教育注重素质教育和科学育人,即注重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强调人的智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化水平的提高。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在现代教育发展方面具有要素地位;在人格和谐发展方面具有主体地位;在人的潜能发展方面具有主导地位。以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为中心、以心理咨询为重点、以心理教育研究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心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创造符合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学、咨询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模式,对于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关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已日益成为教育的主导观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心理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因此,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面临诸多问题。在高中这一关键阶段,如何教育学生学会缓解种种心理压力,以健康的心态参与竞争,为进入高校和走向社会创造良好的心智条件,这是我国高中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因为面向现代和未来社会的青年学生,不仅要有聪敏的智慧,高尚的道德,而且要有完善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发展和创造精神。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化素质,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高速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招收数量逐年上升,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成良好素质的有效途径,必须紧随改革步调同时进行发展和创新。学校教育时期是独立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培养的关键阶段,高职院校学生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特殊性,教育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有必要结合新时代条件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并提出相应对策,助推新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中小学教育要把提升学生人格,开发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形成良好习惯作为工作的指南,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一、提升人格,让学生做一个真人对个人来讲,能力比知识重要,人格比能力重要,人格是人生的最高学位。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他们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及赤诚的爱心。社会需要高尚的人格,人们呼唤高尚的人格,学校要把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当今社会环境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加强文学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过分强调技术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饱含培养人文精神、审美品格和健康人格等重要素质的文学教育资源浪费殆尽,我们必须加强高职院校的文学教育。为此,文学欣赏课应注重开掘人文关怀的内涵,并与社会联姻;应重视培养审美情趣,与审美文化教育结合;要促进健康人格的完善,与心理健康教育挂钩。  相似文献   

16.
朱里加 《教育探索》2000,(10):24-24
心理健康教育涉及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更新健康观念、教育观念,发展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个性及社会适应能力,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素质是一个包括先天与后天、生理与心理以及社会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结构系统。辩证唯物主义把人看作是自然、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是使…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为依据,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引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使之具备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教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适应环境、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捷 《考试周刊》2010,(33):178-178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19.
唐迎珠 《考试周刊》2013,(60):183-185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幼儿教育更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在幼儿期就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塑造完整人格(王彦波,2006)①。幼儿社会性情感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多处提到了"利用、借助故事和图书"  相似文献   

20.
张旭艳  王攀 《考试周刊》2015,(52):157-158
青少年正处于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为了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教师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落实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