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和言语技巧,语句歧义在英文中具有相当高的出现和使用频率。它是英文多种客观语言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英文歧义可根据语句作者或说话人的语义意图分为无意性歧义和故意性歧义两大类,其中故意性歧义又可根据其出现和所使用的场合分为文学性歧义和实用性歧义两种。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和言语技巧.语句歧义在英中具有相当高的出现和使用频率。它是英多种客观语言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英歧义可根据语句作或说话人的语义意图分为无意性歧义和故意性歧义两大类,其中故意性歧义又可根据其出现和所使用的场合分为学性岐义和实用性歧义两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标题是一道小学数学文字题。我曾写下了这个算题请大学生回答,开始,他们有两种意见: A、(3+2)×5=25 B、3+2×5=13双方经过争论,终于恍然大悟:两个算式,答案都不错。原来,这个题目是一个歧义句,有两个意思。一个语句能够表示两个或更多个意思,或者说,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意义的语句具有同一个语言表达形式,这叫歧义语句。语句产生歧义的因素有多种。多义词、同音词、兼类词可能引起歧义;结构关系、语义关系、指称意义的不同可能带来歧义;结构层次的不同也可能造成歧义。层次歧义在口语中并不罕见,在书面语中,由于文字不能记录语音的全部信息,这种歧义现象更多些,下面举例介绍。  相似文献   

4.
一 1.1 歧解,是指在特定语境中,交际双方对同一语句产生的不同理解。 1.2 歧解不同于歧义。歧义是指句法歧义。句法歧义指由句法内部因素而形成的两种语义结构。句法歧义有两个要求:一是歧义必是由句法本身要素引起的,如句法层次、句法关系、多义词、同音词及不同的语义选择关系等;二是歧义必是自身具有两种以上的句法语义结构。如: (1) 热爱人民的总理可作两种层次分析,即: (1a) 热爱人民的/总理 (1b) 热爱/人民的总理  相似文献   

5.
语言能力表现征人能够说出或理解前所未有的、合乎语法的语句,能够辩析有歧义的语句、能够判别表面形式相同而实际语义不同或表面形式不同而实际语义相似的语句,  相似文献   

6.
焦玉琴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5):63-65,85
语句或语词因为语义上的歧义理解产生多种语义读入。词义转类、标点符号、语音、句法结构等都构成对语义读入的影响。语义异常又称为语义破格,英语本族语者的语法知识,除了能分辨歧义句之外,还能判断语义是否有意义或者异常。叶斯柏森的儿童习得语言的理论对认知语义异常现象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尝试引鉴逻辑的蕴涵理论对汉语的语句语义进行探讨分析。语义蕴涵主要是解释蕴涵,解释蕴涵完全抛开表层形式,只凭对语句语义的理解而进行。运用解释蕴涵可以作语义鉴别和语义比较。语义鉴别是对单个语句的语义性质进行认定,可将语句区分为单义句、歧义句、重复句、矛盾句等;语义比较是对多个语句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认定,可将语义关系区分为同义关系、矛盾关系、对立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张宝 《考试周刊》2009,(46):24-25
歧义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歧义现象作为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主要有三种类型:句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一本文借例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语言现象。歧义句是指同一表层结构对应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深层含义。对歧义句的研究已经日益成为语句理解的重要研究领域,因为探讨歧义句有助于了解人类语言加工系统的一般机制。首先,对歧义句的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其次,对歧义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汉语歧义句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实际语料,对两个形容词定语连用时的语义指向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发现:(1)当两个形容词定语连用时,其语义指向有七种类型。(2)造成的语义指向歧义有显性指向歧义和隐性指向歧义两种。前者可以采用确定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对象的方法来分化,后者可以采用变换法或添加数量定语法来分化。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交际中有时会碰到一些表达两种或更多不同意义的语句,这些是英语的歧义语句。歧义语句往往给语言的精确表达和信息传递造成困难。然而歧义不完全是一种消极的语言现象。利用语言结构内部的矛盾所产生的歧义表达各种各样的感情,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这是英语歧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潜在歧义论"观点,现代汉语中"NP+自己+VP"结构是一种潜在歧义结构。从运用义项和语义特征理论角度分析,"自己"在"NP+自己+VP"结构的主谓句中的语义指向有前指主语NP和后指谓语VP两种可能,"NP+自己+VP"结构在实例化为具体语句时,因动词V蕴含的语义特征有[+单方主体]、[-单方主体]之别,从而影响着"自己"的语义指向归属。  相似文献   

13.
一个词、短语或句子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 ,或者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 ,这种现象称为歧义 (Ambiguity)。从构成英语歧义的内在要素来分 ,英语歧义主要有三大类型 :语音歧义 (PhoneticAmbiguity)、词汇歧义 (LexicalAmbiguity)和结构歧义(StructuralAmbiguity)。结构歧义 ,亦称语法歧义(GrammaticalAmbiguity)或句法歧义 (SyntacticAmbigu ity) ,是指由于句子结构切分不同或结构关系不同或潜在关系不同而形成的语句歧义。英…  相似文献   

14.
张雯 《考试周刊》2012,(87):81-81
歧义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中的歧义句更是多见。歧义性就是句子中的词或短语没有固定的意思,有两种或多种意思。歧义英语句中之所以产生歧义,主要是由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义歧义、句法歧义等原因造成的。本文以若干实例入手.主要从音位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等方面对英语中歧义句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欣 《高中生》2008,(14):18-19
1.语句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单位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现象。下面这段话就存在着歧义现象,但如果修改其中一个标点符号,就可以消除歧义。请指出这个标点符号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歧义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多义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是导致英语歧义的一个主要原因,导致英语歧义的另一个原因在语句的结构上。排除歧义的方法有节律特征抉择法;成分定性法;层次切分法;变换成分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等。  相似文献   

17.
歧义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普遍的现象,它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包括词句等)缺乏清晰性,意义模棱两可,具有两种或多于两种意义,从而产生的语义理解分歧的现象。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语言的歧义现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语言学家、学者对英语中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们从英语语言、语义的角度对歧义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句法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层次和句法结构关系都不同产生的岐义、句法结构关系相同而层次不同产生的岐义、层次相同而句法结构关系不同产生的歧义、词类不同产生的岐义、词和短语同形产生的歧义;语义歧义产生的原因有:语义指向的多向性产生的岐义、某些词语义特征不同产生的岐义、两种语义格交叉产生的歧义、修饰关系或修饰范围不确定产生的岐义。  相似文献   

19.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存在用词不当、重复多余、词语搭配不当或不协调、成分或语意残缺和遗漏、语义含歧义、语句过长以及标点错误等语病。  相似文献   

20.
所谓歧义现象(Ambignity)是指同一语言符号系列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解释,使听者或读者可以有多种理解。在英语交际和阅读中,都可以产生歧义,根据说话人与写作者是否有意识地造成歧义后果,所以又可分有意歧义和无意歧义。英语幽默会话往往是故意制造的歧义,有意让受话者误会,闹出笑话。而造成理解偏误的往往是无意歧义,笔者拟就英语无意歧义现象从语法结构上加以分析。英语句子中歧义现象主要表现在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不清或语义指向性不明确所产生的。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一、定语修饰语产生的歧义定语和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在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