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幸福     
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一下,为什么会不一样?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相似文献   

2.
海鹏 《家长》2010,(2):61-62
幸福是许多人一生的梦想。很多人认为财富未必能带来幸福,但没钱肯定很难幸福。最新调查显示,拥有乐观、进取的人生观,自认为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更容易获得财富。  相似文献   

3.
一位学者对“幸福”的概念作了如是诠释:所谓幸福,其一是做喜欢做的事;其二是与喜欢的人在一起。这两个看似简单的条件,实则很难达到。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人,有时候竟然很难界定。  相似文献   

4.
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种本性,可作为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位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很难塑造出幸福的学生。只有当教师心中洋溢着幸福美好的情愫时,他们的脸上才会有灿烂的阳光,并自然而然地照亮和温暖学生的心房,塑造学生幸福的心灵;只有当教师情绪饱满和内心充实时,他们才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细节的关注和乐于分享的真诚,学生才会感到幸福。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学生,教师们要学会寻找幸福。那么,教师又要到哪里才能找寻到幸福呢?  相似文献   

5.
幸福地过一生是每个人的渴求,缺失幸福的教师很难培育出幸福的学生,把教师引上幸福之路是校长的第一责任。幸福的内涵是多元的,影响幸福的因素是宽泛的。校长要把幸福与事业融为一体,因人而异,引领教师走上幸福之路。根本——引领教师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欢乐。”说到学生的幸福,就不能不说教师的幸福。“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  相似文献   

7.
树立大学生终身运动意识,使其能长久、健康地生活和学习工作,这不但涉及到知识分子个人和家庭的幸福,更是关系到全民族体质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一个人不管思想品德有多么高尚,学问有多么高深,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很难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也很难拥有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全面地认识体育运动对强身健体、培养情操、启迪智慧、弘扬精神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体育真正摆在学校教育应有的位置,把学生的课外锻炼真正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8.
幸福按钮     
我有一个幸福按钮,它镶嵌在我内心深处,是亲爱的老祖母在那个杏花盛开的春天,教我找到的。在我六岁的那个春天,母亲带着姐姐妹妹随军人父亲去南方的部队生活,留我在祖母身旁。离开妈妈的我很难过。但母亲一人无法拉扯这么多孩子。  相似文献   

9.
芦垚 《学习之友》2011,(11):24-24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冶学研究室主任王占阳认为,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必须寻求社会的肯定,如果被社会否定会痛苦。这代表对尊严与幸福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如果没有尊严,便很难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幸福感的构成成分应该包括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物质幸福满足一个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是幸福感的外在表现;精神幸福满足一个人精神发展的需要,是幸福感的内在依托。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幸福必须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和谐统一,不能因为精神幸福的高尚而贬低物质幸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工》2011,(12):44-45
《中国青年报》近日发表文章认为,幸福很难有一言以蔽之的共识,但“不幸福”却是有共识的。焦虑于自己的食品被添加剂和地沟油围困的人,肯定是不幸福的;发表了一些言论而整天担心被跨省的人,肯定是不幸福的;被高昂的房价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为孩子进一所学校而托遍关系耗尽钱财的,担心老无所依而不断拼命赚钱存钱的,肯定也是不幸福的。  相似文献   

12.
一家晚报开展“什么是幸福”调查活动,该报记者随机采访了街上的行人。一个悠闲的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一个匆忙的富人说:“有闲就是幸福。”一个下岗工人说:“有工作就是幸福。”一个工作太忙的人说:“不上班就是幸福。”一个失去双亲的人说:“父母在就是幸福。”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说:“能看见就是幸福。”一个瘫痪在床的人说:“站起来就是幸福。”一个捡破烂的人说:“多捡些破烂就是幸福。”一个小学生说:“星期天妈妈能带我上公园玩,星期天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13.
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让每个学生变成幸福的人,让每个人幸福地度过一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教育既要着眼学生明天的幸福,也要给予学生今天的幸福。因此,我们提出了打造幸福校园、培育幸福文化、奠基学生幸福人生的德育工作思想,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精神支柱、一个理念引领和四个特色工作的实践体系,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什么     
风帆 《老年教育》2013,(11):20-20
似乎是在悄然之间,“幸福”成为大江南北最走红的词,以至于许多人见了面,不再问“你好吗?”而是问“你幸福吗?”凭心而论,我辈普通人,平时兢兢业业,早出晚归,为生计奔波,很少有时间考虑幸福不幸福的事,就是有个病呀难呀,也只是嘴上抱怨一下,大不了痛苦一时,然后该干啥干啥,很难把这些事和“幸福”与否挂起钩来。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奔波在自己路上的人.或许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每个人都在追求,却没多少人真正了解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张丽娟 《考试周刊》2013,(25):20-20
<正>教育以人的生活为目的,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所以教育最终以人的幸福为目的。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培养人的生活能力,培养人的幸福能力: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幸福的教育需要幸福的教师:有了幸福的教师,才可能有幸福的学习,才可能有幸福的学生。所以,实施幸福教育,教师必须做幸福的教师。成为幸福的教师,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个美丽的字眼,幸福这个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1000个人有  相似文献   

17.
王敏 《山东教育》2008,(4):19-21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以及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因此,幼儿园的管理者就要充分关注教师的职业生命价值,为教师的个体发展和提升生命质量提供广阔空间,以满足教师发展的心理需要,使教师认识到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取得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静心斋     
江苏海门东洲中学之行,令我震撼的是,潜心班集体教育和管理的名师——俞玉萍的完美课堂的故事。她选择了一条幸福而完整的教育之路..幸福第一课:请每一个人学会爱别人,幸福第二课:请每一个人学会读好书幸福第三课:请每一个人活好每一天,幸福第四课:请每一个人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9.
常常听到同事们这样说,当老师真苦,尤其是班主任就更苦。这是事实。但当老师可以苦中作乐,也能寻找到幸福。一个普通如我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优秀","先进"也自豪,也幸福!这种幸福我渴望但未必能得到。"优秀:"的教师毕竟有限,我也很难做到优秀,但我也幸福!因为我的幸福在我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林肯认为:如果一个人决心获得某种幸福,那么他就能得到这种幸福。幸福属于情感世界,是一种感觉,即人的一种满足感。幸福其实很简单,无处不在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要自己去发现、把握,只是有时人要求太多,因而没有见到那些本身就拥有的幸福。其实幸福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你的生活态度。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幸福。那么在新课程下我们如何做一个幸福快乐的班主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