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丽遐:先请两位校长告诉我,你们眼中的好学生是什么样的? 张人利:对于好学生,肯定是不同的人的眼光是不一样的。我想这其中有个性的,也有共性的。但我认为至少这六个字要做到,责任、诚信、互惠。 刘京海:传统意义上,总是把成绩作为评价好学生的重要标准,不能说这就是错,因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但实际上,孩子的学习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做人,通常会表述为思想道德。因为思想道德很难分数化,所以往往在评判的时候就放弃掉了。上海的教育提出了要立德树人,全世界好学生的标准首先也是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2.
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资本。数学的学科特点就是科学、严谨,要想学好这门学科,需要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指导体现在听、看、说、想之中,这些指导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滕文斌 《教师》2016,(4):34
目前,很多低段小学生学习缺少自主性,具体表现有:没有良好的学习管理意识,缺少主见;有的孩子学习一味求快,有量无质,有的孩子则拖拖拉拉,学习效率极低,等等。所以从小学低段起,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消除学生的亚学习状态,这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一、刻意而为,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要想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对于低段那些所  相似文献   

4.
怎样才能学习好?这是家长们的一个老话题。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已明白,想要孩子学习好,最关键的是孩子要“学会学习”。家长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呢?这里有必要提几点建议供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们的小学阶段,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要让孩子们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有个特点那就是成绩忽好忽坏,而这样的孩子往往就是因为缺少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造成的。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这个时期的学生们的可塑性很强,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才能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新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情感态度对一个人所要从事事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要很好的利用这一客观规律,努力培养出学生对应于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然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有非常饱满的情绪去学习,在学习知识上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经逐渐成型.新习惯要扎下根来就难多了。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学生,大多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小学阶段;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学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或其他教育者的引导下,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研究,从而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学会学习,也就是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孩子认识英语单词,翻译一句话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够用英语交流,而这就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使学生能够主动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因此,小学阶段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学习方法方面对学生加强指导,这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英语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再加上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与培养,学生才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他们的自学能力也能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埃德加·富尔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就会沦为新时代的"文盲"。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要将努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是这个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牟骞 《中学生电脑》2014,(10):15-15
一、城乡孩子学习条件比较 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发达,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城市有条件的孩子三岁多就送去培训学校学音乐、学画画、学舞蹈等。在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的人也越来越多,要交的培训费也不少。但乡镇的孩子哪怕家长有钱也没这个条件,除了学校可以学点外,外面是没有机会学的,所以对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学校中进行了,现在的孩子对各方面都有兴趣,特别是艺术方面。这就使学校要建设一所适应所有学生发展的特色学校是很必然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也要求现代人越来越要学会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人类的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学生的学习已不完全是个体行为,应有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式学习。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式学习应该注意哪些呢?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的美术学习包括创作活动和欣赏活动,但欣赏活动的重要性常常被人忽视。许多教师认为幼儿园的孩子只要把画画好了,就是把美术学好了。甚至有一些幼儿园的领导也这样认为,这无疑是对美术学习的片面理解。那么,为什么要强调美术欣赏活动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对打好数学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会学",这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和复习预习是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是学好新课、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育》2004,(5):12-15
教师要投身于“新基础教育”,首先要敢于否定自己。尽管否定是很难的,也是很痛苦的,这是一个再生的过程。教师一定要相信孩子有无限的潜力,孩子是你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在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敢于超越老师规定的范围去做练习,或进行其他学习活动,不敢越雷池一步,过于循规蹈矩,那是十分可悲的。  相似文献   

15.
高美华 《现代家教》2000,(10):22-23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一、教孩子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一些孩子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因为不会学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有的孩子上课不知怎样听讲,不知怎样记笔记,等等。方法不得当,学习自然不会有好效果。因此,要  相似文献   

16.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确实,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  相似文献   

17.
曹晓菲 《学周刊C版》2011,(9):121-121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归纳、总结已有的语言知识.如词汇、句型等.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作好铺垫。所谓课堂导入,即以最短的时间.调动学生的背景知识,将学生带进课堂.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教学导入是整个英语课堂教学有机组成部分中的第一个环节.好的导入应具有趣味性、实效性、创新性.教师应该要注重导入的方式方法。一个好的课堂教学导人可以顺利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刘晓晗 《考试周刊》2012,(88):103-103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词的学习也要遵循这一原则,但是很多学生认为英语的词汇量大.英语单词很难记。记英语单词有没有什么小窍门呢?作者认为要使小学生学好英语,单词的掌握是最基础的,单词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英语成绩和英语水平。因此,如何快速地记单词.记单词能否找到好的方法成了我们不断摸索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要让学生在高中起始阶段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尤其是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生活,我觉得首先要创设适合高一新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由陌生到融入,融入新的学习集体,融入新的语文世界。首先。创设同学交往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迅速融入新的集体。渴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新的群体的认同,是高一新生普遍心理。然而,从熟悉的初中群体,走进高中这个陌生的群体,兴奋、新奇的同时,也有失落、孤独。语文教师,要充分关注这部分孩子,与班主任一起帮助学生构建自己新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0.
齐亚伯 《学周刊C版》2010,(9):132-132
著名文学家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做为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今天负责,而目更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低年级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孩子们可塑性与模仿性较强的特点,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