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总有家长向我询问,为什么高中老师不常与他们交流孩子的情况。深入了解后,我方知问从何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微信群"已被普遍应用于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家校互动中,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通过"家长群"发布事务通知、作业要求、近期活动与学生情况,家长通过"家长群"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种种表现。虽说也有家长会抱怨群里的是是非非,但大家总觉得有这样的沟通方式利大于弊,以致听不到了来自微信的叮咚声,这些家长反而不习惯了。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家园沟通方式已经逐渐被新颖便捷的现代化通信手段替代,尤其是当下流行的"家长微信群",因其实时互动、图文音像兼备等优势,成为家校之间使用频率较高的交流平台,为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的沟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微信群伴随而来的各种问题,却让教师倍感烦恼与困惑。一、现状分析"家长微信群"是班级家长与教师为共同培养幼儿而建立的一个交流与联系的方式,是便于家长与教师沟通孩子的发展情  相似文献   

3.
微信群里也常会有家长之间的对抗。这种对抗一般是由孩子在校时的摩擦引起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置之不理,不仅影响班级家长之间的团结,引起家长间的纷争,也极容易给家长带来教师不够负责、对孩子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印象。因而,建立微信群,还得对家长之间的沟通进行适当引导。给微信群一个交流条约并及时公告。在建立微信群后,要第一时间发布公告提出要求:家长的话题不要涉及别人家孩子。千万不要在群里指名批评某位孩子并要求其家长督促改正。孩子之间有任何问题,家长都要私下与教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学生的班级QQ群、微信群因为新生入学被引爆。在QQ(微信)群里,为能尽快让老师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帮孩子求得老师的关注,家长取代孩子成为发布相关信息的主角,一些家长甚至在孩子所在班的QQ(微信)群晒娃坐豪车。“貌似这晒照片也有学问,一张张不经意的照片,背后都隐隐透露着某种讯息”,有家长对此感叹不已。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园的老师建立了班级家长群,便于传递信息、发布通告,便于彼此沟通,这当然是件很好的事,是科技时代移动互联网产品为我们带来的便利。然而,同侪压力也在家长群中悄悄滋生、蔓延。入园后,班上的老师就会给家长们拉个群。有什么消息、通知,直接在群里发布,最近微信还新增了"@所有人"的功能,更便于每位家长都能及时接收到重要信息;有什么问题,在群内探讨;还有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尤其是照片、视频都能随时发出。对比从前只能从接送时与老师的寥寥对话、孩子的只言片语来了解些许情况,如今,信息的流动变得实时、快速,当然是好事。家长与老师、家长们之间的交流,也因此变得更加密切了。  相似文献   

6.
家长微信群是当代家校合作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往往通过家长微信群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与互动,家长微信群也为家校合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随着家长微信群的普遍使用以及家长身份差异、教师过度权威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家校互动时存在的矛盾、冲突也随之显露。因此,探讨家长微信群中存在的合作问题,分析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在微...  相似文献   

7.
微信群是互联网时代家校联系的一座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家校沟通.孩子在家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等都可以通过微信进行讨论,与老师进行交流,使家校的距离缩短了许多,为家校共育带来了便利.但在实际运用中,常有班主任在群里点名批评一些学生,尤其是年轻班主任,使家长、学生产生反感,影响沟通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一、问题的提出近日,在家长圈中,尤其是在城市学校的家长圈中,总是能够听到这样的抱怨:"孩子回家后,老师随后就将课后作业发到家长微信群中,要求家长进行深入辅导、纠正,直至全部正确为止,并且签上字,以示重视。要求孩子背诵、朗读的部分更是要家长全面把关,老师也在微信中进行检查。偶有疏漏,老师便会在微信中警示劝告。更或有老师将学生的在校行为,或是作业、考试情况,晒于微信圈,常令部分家长既羞  相似文献   

9.
王女士刚刚"荣升"为小学生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格外上心。让她放心的是,刚开学,班主任就建了一个家长微信群,每天在群里和家长们沟通。可是没过多久,她心里却开始不是滋味了——儿子太爱动,已经多次被老师在群里点名批评,最近作业完成得也不好,被点名的内容又多了一项。现在,王女士已经有点神经质了,听到微信通知的声音就有点紧张,生怕儿子又犯了什么错。微信群的使用确实使家校沟通更容易、更快捷了,但是使用中也会出现问题,前面所说的点评带来  相似文献   

10.
现代沟通媒介技术的发展变革着人们的沟通方式,赋予人们新的沟通内容,班级微信群是这一技术在家校共育中运用的典型代表。班级微信群为家校共育中的各方带来技术性便利的同时,滋生出许多问题。对4所学校(2所小学、2所初中)的教师、学生与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班级微信群为家校共育中的各方增加了压力:班级微信群模糊了教师与家长的边界,为教师增压;班级微信群侵犯了学生的秘密,为学生增压;班级微信群挤压着家庭教育的空间,为家长增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张同学:我们班有一个老师建的QQ群,用来布置作业和家长沟通等等,我们叫官方联络通道。同学们自己建了一个微信群,没有老师,真正拿来沟通感情的,可以尽情吐槽,班里的所有八卦和信息都是靠微信传播的。上课的时候我们会拿微信接下茬,所以老师是不明白我们到底在笑什么的,哈哈。曾经有一次有个女生犯了众怒被我们踢出微信群,结果她基本就被隔绝在班级之外了,就是什么消息也不知道的那种,只能让朋友转发群里的消息给她。  相似文献   

12.
寇丽娟 《父母必读》2014,(7):110-112
正孩子入园之后,有心的父母便开始琢磨:我该怎样做才能和老师通畅地沟通呢?2父母和老师沟通2个好方法网络聊天父母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班级QQ群、邮件等网络工具和老师沟通,但是这只适合偶尔的沟通。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给六岁的女儿报了两个兴趣班,围棋和舞蹈,围棋锻炼思维,舞蹈提升气质,这是我的初心,至于女儿学成什么程度,我并没有很在意. 这阵子,舞蹈老师布置作业,每天要求家长监督孩子练习,每天录下练习视频上传微信群,老师即时点评.这下可好,微信群里像炸开了锅,像我这种还没进入状态的家长,被老师批评几次后,也渐渐沉不住气了,纷纷加入了战队.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信已成为当今社会社交的重要手段。班主任通过组建微信群,可以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是对日常课堂教学的一种强而有效的补充。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利用好微信群呢?一、用心组建班级微信群接手一个新班级时,班主任不妨在家长报名时,让家长通过扫群二维码或者面对面建群等方式,把全班的家长加入所在的班级群。群聊名称以"某某学校几年几班"命名。部分的家长也可邀  相似文献   

15.
梅志军 《师道》2016,(4):42-43
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不外乎"家访"(老师走到学生家中)和"校访"(家长走进学校)两种,我们姑且称这些方式为"在路上";而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今天,家校沟通的方式就变得丰富,尤以"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为潮流,老师和家长的交流大都以"线"上为主,我们姑且称这些方  相似文献   

16.
刚开始工作时,面对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层次、性格迥异的家长,缺乏与家长沟通的经验,再加上自己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园沟通的重要性,仅仅与熟悉的家长或者是性格比较外向、主动与老师沟通的家长沟通较多,忽视了对其他家长的交流。结果发现,在组织各项活动时,经常与老师沟通的家长不但配合好,孩子表现的也特别好。由此可见,家园沟通对幼儿发展有相  相似文献   

17.
老师们常说,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基本要素是与家长沟通。但沟通也是幼儿老师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的老师擅长与孩子打交道,却并不一定擅长与家长打交道,因此,在目前的幼儿园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家园沟通不畅的现象。本期在“家园直通车”栏目,我们特设“家园沟通”专栏,请老师、家长、专家就家园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尤顺凤 《早期教育》2007,(11):29-29
幼儿园老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家长第一个最希望搞好关系的老师。我作为一个有着幼儿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双重身份的人认为,家长不要怕与老师沟通,同时在与老师沟通、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还要讲究一点艺术。下面分析三个真实事例,希望对家长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家长与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些家长忙东忙西,唯独忽视了孩子,加之老师与家长联系沟通意识不强、沟通技能、沟通渠道等原因,使得家长与班主任在沟通方面不够顺畅,甚至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面对忙碌的家长,使家校沟通渠道畅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袁艳丽 《山东教育》2003,(27):42-42
家长是我们教育儿童的合作伙伴,是幼儿园服务的对象,争取“家长参与”已是各幼儿园加强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家长工作最重要的是与家长沟通。良好的语言是架设与家长沟通的第一桥梁。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是重要的条件之一。这项工作做得好,会使家园配合更加默契,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的隔阂,影响家园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老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学会灵活、艺术地与家长交谈。1.要学会“反话正说”,将想表达的意思换一种方式说给家长。如:孩子离园时,有的家长因有急事耽误了接孩子,劳累了一天的老师也要急着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