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律"与"一概"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规模语料库的基础上,比较分析现代汉语副词"一律"与"一概"在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认为:在句法上,两者都可以做状语和定语,而"一律"还可以做谓语;"一律"可以直接加名词或数量词,而"一概"不能.在语义和语用上,"一概"和"一律"都表示适用于全体,没有例外,"一律"主要表示主观规定性,而"一概"主要表示客观陈述性.  相似文献   

2.
"上"用在动词后,可以表示趋向义,也可表示继续义.不同义"V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后接宾语、能否扩展、能否拆开、"V上"中的"上"能否用"下、起来"等替换.  相似文献   

3.
"稍微"与"多少"具有相似的性质,它们都是表程度浅的副词,句法功能上都可接形容词性、动词性成分:都可接不定量词"有点儿";都可用于比较句,也可用于非比较句.但是,深入考察语言事实后,我们发现:"稍微"与"多少"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方面.我们试图通过本文的讨论,在习得两词共同点的基础上,找到它们各自在句法功能上、语用上的独特性,在大同中找到小异,以期达到对两词正确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德治"与"法治"在治理国家的整个过程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在理论与实践中具有明显的辩证关系.从治国治民所包容的范围上看,"德治"与"法治"具有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从治国治民所起到的作用上看,"德治"与"法治"具有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而从治国治民所处的地位上看,"德治"与"法治"还具有主次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因此绝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始终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古雅"作为一种艺术欣赏的审美范畴,是指艺术作品在内在气息上能反映出较为久远又深厚高雅的独特趣味.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即"古"和"雅"."古"是从历史时间上看;"雅"是从艺术形式上看."古雅"是两种意趣的综合体.对"古雅"的审美追求一直是书法内含意境高下的重要评判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孝南区新铺镇是孝感市综合经济实力十强乡镇,湖北省"楚天明星"乡镇.全镇现有中小学19所,其中初中3所,小学16所,在校学生11048人.从"普六"到"普九",我们抓住机遇促"普实",在建设上求"硬",在装配上求"全",在管理上求"严",在师资上求"专",在使用上求"效",以推进实验教学的普及,实现教育质量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笔者有次去××医院看病,见门诊室的粉墙上高挂着某患者赠送的一面锦旗,上书"杏坛圣手,妙手回春"8个金色大字.心中暗忖:医生怎么会进入"杏坛"成为妙手回春的"圣手"呢?晚上看电视时,听节目主持人播讲××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荧屏上同时出现小学生摇头晃脑齐声朗读<三字经>的画面,字幕上随即打出"杏林书声"4个大字.  相似文献   

8.
说"洒"道"撒"     
"洒"和"撤"是一对近义词,现在媒体上常常混用,值得一辨.我们以为,"洒"和"撒"的相同点:"洒"和"撒"都是及物动词,都有自主和非自主两种用法.前者表示人的主动自愿的行为,如:洒水;撒化肥.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提出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高等院校究竟如何落实?如何提高实效性?这是摆在高校党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文章从提高对"三进"问题的认识、在进课堂上下功夫、开拓"三进"的新途径等方面论述了落实"三进"的措施.特别提出在进课堂上下功夫的新观点、新措施、新方法,具有积极的创新意义.比如"三进"要先进"两课"教师的头脑,要让优秀教师来上课,要上好第一堂课,要试行"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的教改、在求实效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三个一"是指:怎样上好一堂课,怎样上好一章书,怎样上好一门课."三个一"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三个一"在职业教育中的运用,又是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中的素质而言的.当今,分类教学已深入到教学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在中专教学中,针对中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实际,我结合个人的经验谈谈"三个一"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陈顺成 《现代语文》2006,(5):106-108
"制定"和"制订"使用情况较为混乱,与现行辞书对二者的界说不无关系."定"、"订"在本义和引申义上都不相同,与"制"结合后,"制定"和"制订"二词的语法功能无异,意义却是泾渭分明.近代,"制订"误用为"制定",二者渐混.应该从意义角度对二者的使用条件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课上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成为一大亮点.但是,目前许多物理课上学生的科学探究存在表面化的现象.如何让高中生的物理探究活动更有效呢?关注物理探究教学的"起点"与"终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李艳 《教学与管理》2021,(10):54-56
"立学"课堂是深度的、有灵魂的.小学数学教学既要在"学"字上下功夫,又要在"立"字上做文章.优化问题策略能有效地建设"立学"课堂.以"问"激"学"、以"问"导"学"、以"问"启"学",能打造有灵魂、有深度、有品质的"立学"课堂.通过"立",改变学生"学"的生态、样态,促进学生"学"的真正发生、深度发生.  相似文献   

14.
诱导公式的核心是"诱"与"导",诱导公式的教学就要抓住"诱"与"导",在"诱"字上下功夫,在"导"字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5.
"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次重要的文学运动.而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革命 恋爱"小说,正是知识界主流从"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的产物.从这一文学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变迁来论述"革命 恋爱"小说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日语中易混淆的一组副助词"さえ"、"でも"、"まで"有其共同点,都表示列举极端的例子来表现强调程度;但在用法上、接续上又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7.
英汉翻译最终是要追求两种语言对同一认识内容在内在本质上相通、相合的表达,这固然需要语言外在形式上的契合,然而由于两种语言自然构成和文化系统上的差别,达到其内在本质上相符的"神合"境界,必须以一定程度上语言外在形式的背离为条件.以"貌离"的方式达到"神合",是英汉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从办学思想上,要"符合"科学发展观,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办学模式上,要坚持"校企合作",实现职教资源优势互补;从人才培养上,要实行"工学结合",加快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从教学模式上,要不断进行"课程整合",充分促进学生就业.职业教育要从"合"做起.  相似文献   

19.
"以为"和"认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现代语文》2004,(3):12-13
"以为"和"认为"历来被认为是一组同义词,辞典里对这两个词的注释也往往用"互训"的办法. 我们查阅了十五部比较权威的词典,其中九部纯粹是从语义层面上进行注释的.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认为]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  相似文献   

20.
说"年"     
毕凤伟 《现代语文》2007,(9):106-106
过年是我们汉民族重要的文化习俗.我国古代民间就已有过年的风俗.现在为了在观念上与世界同步,我们把"年"改为"春节",不再以"年"称之.但人们在思想上对旧历的新年依然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