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情境再现,酝酿情感 师(出示“初春、贝加尔湖、寒潮降临”):看着这一组词语。你想起了课文中的哪个画面呢?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在加、减法中,我们曾经学过一些简便算法,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乘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师:我们先来进行一个比赛,比比谁算得快。这里有两组题目,你愿意选择哪一组呢?为什么?(电脑出示)(1)(2)21×3058×492×10026×29生:我选择第2组。师:为什么?生:因为一个数和整十、整百数相乘算得快。师:你想得很好,老师奖励你一颗“思考博士”章。师:我们知道一个数乘以整十、整百数算得快,那么下面这道题怎样能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35×5×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各小组交流。老…  相似文献   

3.
<正>一、图片导入,渗透保护地球的意识师:同学们,上课前先看几幅图片,这些图片上没有任何文字,但是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看懂图片表达的意思。(出示有关保护地球的宣传图片)师:说说看,你看懂了什么?生:画面上几双手托起地球,意思是说我们要携手保护地球。生:这些图片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要保护地球。师:虽然图片上没有文字,但是大家都看懂了。我们要保护地球,一个同学还办过保护地球的手抄报呢。(出示同学的手抄报)  相似文献   

4.
<正>一、观察表情猜心情师: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表情猜猜猜”。相信大家都有在网上聊天的经历,当你的朋友给你发来表情包时,你都能知道这些表情包是什么意思吗?试试看!(出示表情1)师:这个表情是什么意思?生:高兴。(出示表情2)生:伤心。师:继续看,难度越来越大了。(出示表情3)生:大笑。师:啊?你大笑是这样子的吗?(肢体语言)生:应该是生气。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我比画,你描述。说说我比的是哪个面积单位? (师比画,生描述) 师:面积单位有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6.
师:(多媒体出示)23减2得多少?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呢?生:把23分成20和3,先算3减2得1,再算20加1得21。所以,23减2得21。师:如果把减数“2”改成“7”,该怎样算呢?请用“23-2”的口算方法做这道题,看你发现了什么?生:(思考、交流后回答)我们发现个位上的“3减7”不够减。【评析】教师用“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巧妙地把学生引导到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之中。师:这样的题该怎样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师:请同学们拿出…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实录(执教:张学伟)一、朗读,想象画面(一)朗读,感受水“狂”师:学习语文有两种特别重要的能力,第一种叫什么?生(齐声):朗读。师:第二种叫什么?生(齐声):想象。师:这节课我们就做这两件事情。什么是想象?当看到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的时候,你马上能够联想到一个场景,一幅画面,这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语文能力。比如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句子,你来读——  相似文献   

8.
一、审美感知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篇美文。(投影《湖心亭看雪》原文)因为是文言文,请大家先跟着我一句一句地朗读。(生跟老师朗读)师:下面我读两遍翻译,你们读两遍原文。师:整体有什么感觉?(众生沉默)师:直接感受,说得不准确也不要紧的。生1:画面很美。师:给你感觉最强烈的视觉冲击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赵华 《湖南教育》2003,(3):50-51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师:“奇观”是什么意思?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师:你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生不断发出赞叹)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实录一、看图猜字,情境引入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一起看大屏幕,(出示“秋”字的甲骨文)这是什么?生:(自由应答)蟋蟀!师:我要告诉大家,这其实是一个字。猜猜是什么字?生:秋。师:秋。你想猜什么?生:它好像是个“蟀”字。师:同学们一起来看,这究竟是什么字呢?(出示“秋”字)  相似文献   

11.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我们班蓝天同学画的一幅画(实物投影仪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内容。生:画面上有一条马路,旁边有很多花草树木。生:我还能说得再细一些、再具体一些———画面上有一条弯曲的马路,路旁有很多行道树。师:说得太好了。你们喜欢这些行道树吗?全班:喜欢。师:同学们,你们是喜欢蓝天同学画得好呢,还是喜欢行道树本身?(学生笑,有人说“都喜欢”。)好,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师板书课题),看看我们所…  相似文献   

12.
陈晓萍 《江西教育》2002,(23):30-30
师:(出示“土”字卡片)这个偏旁叫什么?生:提土旁。师:(出示“里”字卡片)谁来认一认这个字?生:(读)里。(把两张卡拼在一起,出示拼音)师:谁再来认一认这个字呢?生:(读)埋。师:读得很好,请一组开火车读这个字。(生读)师:谁能根据这个字的构成,编个顺口溜来记一记这个字呢?生:东西土里埋。师:编得真好。一想起这个顺口溜就知道怎么写“埋”字了,全班齐念三遍。(生齐读)师: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左边的提土旁和“土”字有什么不同呢?生: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师:这个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埋”字是…  相似文献   

13.
18.长方形面积公式师:请每个小组@@号同学拿出12个Icm’的小正方形,将它们拼成长方形(每次都必须用上这12个正方形),有多少种拼法?③④号同学根据①②号同学拼出的长方形,填好表(一),其他同学协助拼凑。表(一)师:大家在拼凑、记录中发现了一些什么?先在组内交流,再派代表汇报结果。生;:这些长方形面积相等,但长宽不一样。生2:摆几个1cm2的小正方形,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生3:从表(一)中发现,长方形面积似乎是长乘以宽。师:刚才有同学提出,长方形面积=长×宽,看表(一)是正确的。我们再拼几个长方形,验证这…  相似文献   

14.
师:(出示红辣椒)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知道它是这种颜色的? 生:这是辣椒。它是红颜色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红颜色的呢? 生:我是通过眼睛观察的。 师:(出示地球仪)谁上讲台说说这个地球仪是什么形状的?  相似文献   

15.
<正>课前谈话师:第一次与五(13)班的同学一起上课,老师带了一份礼物来。想看看吗?(出示宠物猫图片)每天晚上,它都会陪伴我一起学习和工作。你看,我自创了一个电脑游戏给它玩,想看看这段视频吗?(师播放视频,生观看。)师:看着它专注的样子,我瞬间感觉非常解压。谁家也养了小猫呢?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欢乐呢?  相似文献   

16.
20.观察事物要抓住特征片断实录师:观察事物要抓住特征,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呢?先让我们看一段录像。(放录像:画面———春光明媚的花园中彩蝶飞舞,画面二——灯光下飞动的飞蛾)师:同学们,你们能区分这些美丽的蝶和蛾吗?蝶和蛾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录像画面定格:依次出现菜粉蝶和豆天蛾)生:(全神贯注地观察)师:蝶和蛾较相似,怎样区分?注意看特写镜头一。生:蝶的腰身细,蛾的腰身粗;蝶的“体形苗条”,蛾的“体形丰满”。师:观察细致2再请看特写镜头二。生:蝶的触角呈鞭状,蛾的触角呈羽状。师:我们还可换一个角…  相似文献   

17.
师:成千上万的蝴蝶到山谷里来聚会,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 (生先自由读,读完小组内讨论。) 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蝴蝶谷的景象?  相似文献   

18.
<正>主题:学科认知情境与学科思维学生:四川省双流中学高2001级(高一)3班一、预习交流1.交流预习情况师:我想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在课前都读过了几遍?生1:三遍以上吧。师:三遍以上,不错。你呢?生2:我也是。生3:也是。师:看来大家都做得很不错。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家课前预习到底做得怎么样,  相似文献   

19.
师:猎狗走了以后,小麻雀和老麻雀会有什么表现呢?我想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说不定会希望我们中国的小朋友帮他续写一个更感人的片断。下面就请同学们先自由结组交流一下。可以直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两个人合作表演后其他同学帮助解说。咱们赛一赛,看哪组同学说得又真实又具体。 (学生自由结组交流、表演) 师:哪位同学愿意代表小组起来说说你们续编的故事? 生:我说。猎狗走后,老麻雀望着猎狗远去的方向呆呆地站了好久。突然间,她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猛地转过身来,一把搂住小麻雀,然后捧起小麻雀的脸左看看,右看看,说:“乖宝宝,…  相似文献   

20.
[教学片段]师:你能画一个平角吗? (生试画,师指名上台展示。交流画法) 生1:先画一条直线,然后在上面点上一个“点”,就画出了一个平角。师:这是你的画法,其他同学呢7生2:这个图形我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平角,反倒像一条直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