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版面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形式,但又不仅仅是形式,也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它要传达编辑的意图,代替编辑说话,从而也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版面设计必须有风格意识 所谓报纸版面风格,是指编辑在版面设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色与个性。这种风格的形成。与报纸的性质、版面的特点以及编辑的修养、个性、追求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报纸和版面,有什么样的编辑,就有什么样的风格。 假如是一张机关报,那整体风格就应该是庄重、大方、朴素的,过分的打扮,就会  相似文献   

2.
“院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在文学,这是一种境界,但对传媒来说,你有枣树了,我就绝对不能再要枣树了,至少也应是一棵有特色的与众不同的枣树。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党报要稳住阵地,求得发展,必须做好特色文章,靠特色取胜。一、特色竞争是党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新传媒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依然大有作为,关键是我们要及时地创新办报理念,以创新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最终实现报业形态和赢利模式的战略转型。作为地方党报,《开封日报》始终秉承“主流媒体,政经权威,地域特色,民生关怀”的办报理念,积极应对新传媒时代的挑战,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在内容结构、版面编排、传播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来临了。《夜光杯》以什么姿态跨入新世纪,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面临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我们惟有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形成特色,才能自立于报刊之林。一、继承传统坚持“三性”《夜光杯》已有54年历史,这在全国报纸中是少见的。经过几代报人的摸索和实践,《夜光杯》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那就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如何更好地体现《夜光杯》的这一风格,我们认为应该坚持“三性”。1、综合性。新民晚报的办报宗旨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与此相适应,《夜光杯》副刊应该坚持综合性,从内容到形式都力求多样化。如果办…  相似文献   

5.
专业特色与市场特色的矛盾统一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张进入市场的,以导听、导视为专业特性的报纸,其专业特色与市场特色的相统一,是毋庸置疑的。这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随着广播电视报的纷纷扩版或改版,在实际操作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困惑。 矛盾之一:坚持传统与放弃阵地。有人认为,对电视节目的选择进入了遥控器时代,电视观众更多地采用遥控器来选择收看节目而不过分依赖报纸的节目预告。因此,有的报社减少了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间的预告和节目内容、电视剧剧情的介绍,腾出版面来刊登其他内容吸引读者。这样做的结果,是一部分读者…  相似文献   

6.
郭琳 《声屏世界》2005,(8):42-43
拼特色 社会越进步,广大群众对文化、信息的渴求就越强烈,同时也对媒体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促使了报纸的内容、形式向个性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都市类报刊之所以吸引读者,正是它的可读性强,地方特色浓厚.但都市报在发展中同质化严重,定位相仿、内容抄袭、特色不特、专业不专等问题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连版式、形式都大同小异,难以辨别.当大家拥有相似的特色时,特色也就不是特色了.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多元的时代、充满机会与挑战的时代、人人追求自我的时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强烈的占有欲和表现欲,时时刻刻都在寻求机会和各自的节点表达自己的意愿。展现自己的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作为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新闻宣传媒体,尤其是各级党的机关报必须与时俱进.转变办报理念,创新办报形式,让群众参与,使读者互动,方能赢得读者,赢得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关于报纸版面设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燕 《军事记者》2006,(2):16-17
版面,是对报纸内容的编排布局。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是无声的语言,办报者通过版面强化办报宗旨,突出宣传思想,和读者进行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趋向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报界对版面形式与新闻内容的关系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并对版面设计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以下是笔者对报纸版面设计的几点思考和心得。版面需要创新随着排版技术和印刷技术的革新、现代媒体竞争和报纸内部竞争的加剧,读者的口味也应时而变,报纸要想在争夺读者的竞争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  相似文献   

9.
李树娟 《新闻传播》2010,(7):109-109,111
文人论政特指近代文人通过报纸发表言论,议论政事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19世纪.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腐朽的清政府以国家利益为代价换取了帝国主义的挟持.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些进步文人在学习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社会体制后.对国家前途进行思考,并通过办报、办学堂、办会社等形式宣传变法、革新思想、启迪民智,以期促进民族之强大。王韬、梁启超、张季鸾、储安平等报人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特别是任《大公报》15年主笔的张季鸾更可谓文人论政的典范.虽然“文人论政”渐随历史消逝.但中国文人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救国救民的这一探索、实践.已经构成了中国新闻史上独特且耐人寻味的一页篇章.也对反思现在新闻界出现的问题有所警示、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为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增加可读性,促进党报迈向市场、赢得读者,《揭阳日报》在新年到来之际再次进行改版。这次改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从办报理念、版面改革、内容调整、栏目设置等方面作了较大变革。这次改版的总体思路归结起来是两句话:彰显党报权威,突出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1.
党报发行不仅仅是一个发行问题,而且与党报的办报方针、内容形式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根本性的问题是要不断地提高党报的质量。党报走向市场,必须以内容和形式的改进作为支撑点。内容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形式(包括新闻文体、报道方式、版面编排、美工设计等等)给人以稳重感、新颖感和舒适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王卓亚  郭永虎 《传媒》2023,(10):87-89
《东北日报》是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机关报,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党政宣传、舆论引导和群众动员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东北日报》在发行期间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报特色,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东北日报》的办报特色加以分析,以期对当今主流媒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陈力 《新闻传播》2010,(4):73-73
一张优秀的报纸,必然是好的内容和好的版式的有机统一。遗憾的是,在办报实践中,一些报纸既说不上有好的内容,也说不上有好的形式,把内容为王的观点绝对化,根本不注重版式设计。我们认为,形式不仅是内容的载体,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讲,形式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新闻分析性报道.是记者面对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与社会问题.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新闻事件进行研究分析的一种报道形式。它较之于新闻述评.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报道的内容更为详尽‘报道的方式更带有分析性,其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具有明显浓厚的思辨色彩、面对当今社会政治与经济快速和不规律发展.人们的经济生活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和更新.记者如果在关注新闻事件主要矛盾的同时.透过新闻表象抓住事物本质.使之辩证分析的论点丝丝入扣,岂不更能打动读者?近两年,我在报道实践中注意运用了这种报道形式.先后写出十几…  相似文献   

15.
刘飚 《声屏世界》2005,(7):22-22
广告品牌既可以是一个电台,一个频率;也可以是一个节目,一个专栏。有观念认为。品牌节目就是高品位的节目.一个电台只要有几档高品位的品牌节目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目标受众的不同决定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节目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任何档次的节目都可以因为独到的特色产生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节目。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谁在说.说什么。怎么说”这三个方面。“谁在说”是主持人的特色差异:“说什么”是内容的特色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刘鹏 《新闻采编》2005,(5):39-39
党报必须保持绝对公信力是政治性原则的要求。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代表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舆论工具。在市场化进程中,虽然报纸的经营方式变了,办报的形式变了,但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地位和责任并没有改变。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仍然是党报最重要的原则。江泽民同志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作为党报必须时刻牢记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根本,不能有丝毫的动摇。而要始终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就必须要让群众对我们的宣传内容有绝对的信任度,只有这样,我们的宣传内容才有绝对的权威性,我们的宣传内容才有绝对的影响力。也只有这样,公信力才能真正起到导向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7.
伴随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中国传媒业也别无选择地融入其中,逐渐形成了传媒市场。标志有四: 一是有相当数量的传媒已经开始市场化运作。首先,传媒的设立和发展战略来自受众市场的需求,各地党报党刊基本实现企业化经营,不再主要依靠行政干预来保证报刊发行量。其次,新闻传媒的生产围着市场这个核心转,根据受众的需求调整版面、内容、写作方式等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为群众办报,必须时刻惦记群众的利益,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多为群众解惑释疑。党报是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主张,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窗口,党报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权威性,可信度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张旗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刊载有关文件、法律、法规,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9.
湖北日报2006年提出“责任造就公信力”办报理念。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版,优化新闻内容和生产流程,实现报型变革。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使改版受到中宣部和业界及读者的好评.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杜华赋 《新闻界》2000,(4):56-56
为了进一步提高报纸的质量 ,扩大订户 ,许多报刊都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读者调查”、“有奖征求读者意见”等活动 ,公开征求读者对报刊的专栏设置、版面内容、印刷和校对质量 ,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等。这样做 ,既体现了依靠群众办报办刊 ,又满足了多层次读者的需求 ,对编者和读者都有益 ,实乃大好事。但是 ,从实际情况来看 ,做得好的较少 ,大多是走过场 ,图形式 ,耍花枪 ,出虚招 ;有的雷声大 ,雨点小 ;有的虎头蛇尾 ,有始无终 ;还有的甚至是愚弄读者 ,欺骗群众。笔者业余写作20余年了 ,对报刊有着特殊的感情 ,加之自己也在从事办报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