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没有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直接对应的教育类型,但德国的各类教育都重视实习,重视应用,德国有关企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法律和制度为企业参与学校教育实践提供了制度保证。德国教育的企业实践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一是企业实践力度的增强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二是企业实践必须调动企业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明确企业实践的顶岗内涵。  相似文献   

2.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德国的产品质量闻名世界,这与德国发达的职业技术教育密不可分,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形成了一种企业和学校合作、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成功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德国职业技术教育颇具特色,而这些特色可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建设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德国教师教育的制度非常完善,效果也很好。他们从“入口”开始,重视师范生的选拔;增加修业年限;加强学科教学;重视教育科学课程,加强教学论教学;注重与中学课程联系;加强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等。这些措施,对于我国中学教师教育的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欧美等国家“问责制”成为唤起利益相关者关注高职教育的有效方式;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模式,被认为是政府与企业在高职教育领域内利益相关者合作的一个创举;“学徒制”是瑞士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指导师傅既是首要利益相关者,又是契约类利益相关者.我国的高职教育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强化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和社会意识,重视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5.
重视基础教育是近代德国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而重视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则是德国坚持不懈、一以贯之的基本方针。战后德国中小学虽几经改革,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塑造新一代德国公民,以此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一直是教育行政机关以及学校工作实践的重点。本简要介绍德国中学的思想道德内容、途径、特点,以期对我国中学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2007年实行免费师范生政策以来,教师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教育实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德国非常重视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它实行两阶段的教师培养模式,制订了基于教育实习的教师资格制度等。德国的教育实习对目前我国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有三点启示:中国应该建立复合实习模式;实施带教老师制度;制定基于教育实习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试析德国的高等服装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的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注重多样性和实用性 ,重视实践教育把学习、实践、社会接触和就业这几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一些可取之处 ,改变传统的纯理论教育形式 ,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使中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走出不能面向企业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中德高职教育与企业关系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德国企业在"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参与度比较低,借鉴德国企业深度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我们应准确定位企业与高职教育关系,推进高职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激励机制,使高职教育发展由学校本位向企业主导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责任和人才竞争力意识,形成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朝鲜素有"学习之国"、"教育之国"的美称,无论是它的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还是英才教育体系,都成效显著,呈现出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坚实的物质保障、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育全民化的特点,这对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有着加大教育投入、建立英才教育和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的发展概况,分析和总结了德国高等教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从单一的精英教育发展为多层次办学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高职教育近20年来由于快速发展而忽视了内涵建设,大多数高职院校沿用大学办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对照德国经验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应面向社会设置专业,突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注重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并制定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尽快建立以企业为主要实习基地的机制,使我国的高职教育为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德国“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德国在跨文化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德国的跨文化教育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强调互动性,主张多语性,具有相当程度的普及性。德国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是:应加强意识层面上的重视程度;应加强以实践为导向的对策性研究;应加强以理论为导向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国家是德国,其法学教育理念突出系统性和理论性,一方面强调法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强调实践技能的训练。2003年德国《法学教育改革法》希望通过改革使德国的法学教育与职业导向相结合,同时在"欧洲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法律人的"国际化"专业素质。德国通过持续改革完善其法学教育制度的积极努力值得我国学习,我国应在法学教育中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注重法科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国际化方向的法学内容、增强现行法学教育学科设置的灵活性与科学性并严格法律人才培养制度,从而保证我国法律职业队伍的基本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3.
逯长春 《职教通讯》2012,(19):44-48
德国职业教育素以"双元制"特色闻名于世。"双元制"高职教育首次出现于1977年,其核心特点是以企业为主,把国家承认的某一职业培训与大学专业教育相结合,重视教学与研究的实践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致力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具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合作教育: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过20余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研究型大学要培养科学大师,也要培养工业企业技术研发英才。发展研究生合作教育既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研究型大学走向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工业繁荣的重要手段。发展研究生合作教育应当理顺校企关系,建立完善的合作教育机制;加大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力度,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加强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大批企业高级研发人才;开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能够胜任合作教育的导师队伍。  相似文献   

15.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高职教育的"产学合作"模式体现了学校、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上职能分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及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的原则,被实践证明是高职发展的最佳模式.目前我国的产学合作尚存在学校重视不够、企业积极性不高以及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等问题.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发展模式,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应重视校企合作的制度设计,促使学校转变办学观念,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针对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创新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6.
阐述中职教育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教学模式的方法措施,对这一教育模式在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一是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即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一线技术工人或技术农民;二是企业和学校相互协调配合,并以企业为主;三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并以实践为主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职教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双元制教育起源于二战后的德国,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也是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核心所在。伴随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及产业升级转型,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双元制教育强调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校园理论学习和企业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学生身份和职工身份有效转换,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借鉴的模板。但是,双元制教育体系组成、学生入学方式等均与我国教育体系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要在厘清双元制基本特征及特殊优势前提下,结合我国国情及教育状况,学习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先进经验与核心内容,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师范教育的国家之一,教师教育制度十分完善。2000年,德国教师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德国教师教育展望》报告认为:在培训期限、场地和行政管理的精干性等方面与外国相比,德国具有最高档次的教师教育制度。目前,我国师范教育正处于向教师教育全面转轨的关键时期。因此,探讨和解读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具有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自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没有设置相应学位。呼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是研究者多年来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追求和目标。就研究文献内容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研究重在必要性分析、国外学位制度介绍、我国高职学位制度探讨三个方面。这些研究侧重事实陈述,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对策思考;缺乏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价值探究;研究方法单一,缺乏方法论层面的深度研究。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研究,应重视国家的顶层设计和高职院校的实践探索,以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构建为起点探讨我国学位体系改革,深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或体系具体化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英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并不十分突出。但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三明治”式的课程、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新职业主义”的发展趋势,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