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育高考考前心境水平对高考成绩的影响。方法:选择素质项目(800米)得分和球类项目(篮球)得分作为考试成绩,考试得分为现场计时成绩转换成15分制成绩(800米)和12分制成绩(篮球)。考试前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来测定考前心境水平。结果:体育高考生心境TMD低分组与TMD中等组相比,800米高考成绩上,TMD低分组显著优于TMD中等组,篮球高考成绩上,两组差异不显著;TMD高分组与TMD中等组相比,TMD高分组与TMD低分组相比,800米高考成绩和篮球高考成绩上,差异不显著。结论:心境状况影响800米高考成绩,不影响篮球高考成绩;在800米考试期间,心境状态很好、很积极的考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心境状态一般的学生。然而,心境状态很好的学生与心境不佳的学生相比,考试成绩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2011年36名湖北省体育高考生无氧能力和运动成绩研究,分析体育高考生无氧能力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为教练简易评价考生无氧能力提供理论依据。采用Wingate无氧功率试验获得考生的无氧能力参数,对体育高考生高考体育成绩和无氧能力进行描述、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受试者30sWingate无氧功率测试的各项指标值均与高考体育测试总分呈显著相关;男女生二级蛙跳成绩和男生100m短跑成绩与无氧功率各项指标呈显著相关。受试者高考体育测试各项成绩及高考体育测试总分与其无氧功率各项指标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运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Spielberger.C.D)教授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成宁地区参加2012年湖北省体育高考的127名考生(82男,45女)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在体育高考这一特定情境下,体育高考生的焦虑水平普遍上升,女生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p<0.01),其中状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常模(p<0.01),也高于国内相关研究报告中普通高考生的得分.体育高考生考前的状态焦虑是影响运动技能的重要心理因素,过低或者过高的焦虑水平都不利于完成动作,只有保持较适宜的焦虑才有利于运动水平的发挥.因此,教师在平时训练时要有针对性地从生理、情绪、认知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心理辅导,其研究结果有利于体育高考生考前高焦虑状态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考试与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运动竞赛焦虑量表”对学生进行了考试前的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女生体育成绩高于男生,但焦虑水平别明显低于男生,且男、女生之间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通过对体育成绩和焦虑水平相关分析发现焦虑水平与体育成绩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运动员应激量表(简称APSC)”,对2008年参加体育高考的湖南省336名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①体育高考女生应激总分和五个应激源得分均值均高于男生;体育高考中最常出现的应激源是运动受伤、比赛失利、场地器械不适应、恶劣的气候以及来自于家长和教练的压力等;②男生运动成绩明显好于女生,原因是女生应激水平较高,而且男女生在面对应激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③武术考生的应激水平最高,其他专项的考生的应激水平无显著性差异;④体操、健美操的考生的运动成绩最好;武术考生的运动成绩最差;其他专项的运动成绩均值之间比较接近,无显著性差异;⑤体育高考生运动成绩不仅与应激水平有关,还与认知评价、应对策略、临场经验及专项特点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我省769位体育高考生的四个单项得分与素质总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提高素质测试的成绩应以发展腿部爆发力为重点,各项训练比重男女区别对待,从而为科学训练,有效地提高高考体育测试的成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类的与非体育专业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变化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5个因子的得分和总分低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因子都存在差异;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强迫、敌对、偏执等因子的得分比体育专业类的大学生低,但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这也说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强迫症状、敌对和偏执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CSAI-2问卷调查法对50名体育专业高考生考前焦虑水平与测试时间的相关性,以及焦虑水平与运动成绩之间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认知状态焦虑水平和躯体状态焦虑水平随着高考体测时间的临近而逐渐下降;状态自信心随着高考体测时间的临近而逐渐上升。运动成绩与焦虑水平呈相关性:运动成绩与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呈负相关,与状态自信心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高考已经成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体育术科高考也面临同样的压力.体育术科高考既不同于普通的文化高考,又区别于一般的体育课考试和运动竞赛,考试焦虑往往成为体育术科高考的关键.为此,本文主要对体育术科高考生的术科考试考前状态焦虑和考试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体育术科训练和应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邓惠生 《体育师友》2010,33(5):25-26
立定三级跳远是广东体育考生的一项身体素质考试项目,也是体育高考生必测的身体素质之一。立定三级跳远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高考成绩,所以我们要加强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力度。立定三级跳远项目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身体技术,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三体育高考队训练的成功经验,谈一谈体育高考生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Contrasting views and data are available on the issue of whether combative sports facilitate or reduce aggress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levels of hostility were assessed in two groups of martial arts students using the Buss-Durkee Inventory. Levels of hostility on a variety of the sub-scales were compared with scores from similar samples of participants in a body contact, aggressive but non-combative sport (rugby football) and a competitive sport with no body contact or direct aggression (badminton). When the effects of age and length of training were controlled by use of partial correlation there was no evidence to support group differences in either the combined score from the varied sub-scales of the inventory or the more specific assaultive sub-scale. However, there was evidence to suggest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length of training on hostility levels in martial artists. Beginners attracted to the martial arts were more hostile but the hostility declined with the duration of training. No difference was apparent in this respect for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either jui jitsu or karate. It is suggested that such differential effects with respect to length of training may lead to the overall absence of the between-sport differences. The results provide tentative support for the notion that the discipline of the martial arts may reduce assaultive hostility rather than serve as a model for such behaviour, yet support the need for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ies on intra-individual hostility.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和研究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接受和提供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检验提供社会支持和接受社会支持的作用,本研究对体育类、文科、理科大学生男194人、女172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女生提供主观社会支持维度高于男生,并有显著性差异;文科学生提供和接受主观社会支持程度高于理工科学生,但低于体育类学生。结果提示我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应重视通过体育教学途径提高大学生提供社会支持与接受社会支持的程度,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吴薇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1):55-56,74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影响,为学校开展健康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将40名震后有焦虑症状的大学生按其兴趣爱好分为体育运动组和非体育运动组进行心理治疗。在治疗和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2组大学生通过心理治疗焦虑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1)。其中体育运动组焦虑症状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对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影响与运动项目、运动时间有一定关系。运动组男生假期焦虑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同组女生,可能跟其运动频率较高有关。结论:运动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心理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不良情绪的体验时间。  相似文献   

14.
对华北地区10所大学体育、文科、理科1250(男662,女588)g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体育锻炼因素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体育类大学生社会支持高于文理、理科大学生,并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与体育锻炼因素不同有关。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对社会支持专业类别差异造成的影响不如行为习惯、行为控制感和行为意向对其产生的影响大。提示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应重视通过体育锻炼途径提高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程度,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探讨大学生运动员比赛焦虑产生的相关因素,预测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并作适当的心理调整,保证运动员发挥最佳的竞赛状态,取得最好成绩。方法:选择参加沈阳市大学生运动会的356名大学生运动员参加试验,按照EPQ的L量表得分,排除了46名具有掩饰倾向的学生,最后获得有效样本310名运动员的测试记录,其中男164人,女156人。年龄在20~24之间,平均为21.56±1.32岁。样本资料的学生来自沈阳市内各高校的学生,有重点大学、普通本科、专科院校共24所。结果:从本组数据看,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焦虑水平在整体上显现出偏高的态势,比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要好许多。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焦虑强度存在着人格特质的差异、性别的差异,运动员之间还具有心理健康程度、比赛焦虑强度等因素的差异,进一步证明了运动能力知觉和期望水平是比赛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预测运动能力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16.
运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等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共计7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手机依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体育活动等级处于中低等水平,主要表现为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较小、运动时间较短、运动频率较低、运动量较少;男生体育活动等级明显高于女生,文科生体育活动等级显著低于理科生。(2)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手机依赖程度普遍较深;男生手机成瘾倾向显著低于女生,文科生手机成瘾倾向明显高于理科生。(3)大学生体育活动等级与手机成瘾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同体育活动等级的手机成瘾倾向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从无运动量到中等运动量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倾向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中等运动量与大运动量之间无明显差异。(4)除突显行为外,人口统计学指标和体育活动等级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其中,性别指标显著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体育活动等级显著负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减轻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且中等运动量的体育活动能够显著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Reynolds' Balance Test was administered to selected groups of varsity athletes,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and liberal arts major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an balance scores were found between all group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roups was, in descending order: varsity athletes,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and liberal arts major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Reynolds' Balance Test gives promise of being a valuable addi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 test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安徽农业大学255名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试图探讨跆拳道在改善大学生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中的作用。经过1学期(15周)的跆拳道实验干预发现,实验组实验后羞怯感总均分显著低于实验前,说明跆拳道干预后,大学生的羞怯感显著低于实验前;在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自尊和身体自我概念总均分上显著高于实验前;在身体健康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实验后的均分高于实验前。对照组前后测试无显著性差异。用差值的方式来进一步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羞怯总均分、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和总均分差值上表现为实验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身体健康、身体肥胖和自尊上差值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实验组差值高于对照组;在身体肥胖差值上表现为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在羞怯总均分及身体自我描述其他因子及总均分差值上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在整体身体、力量、自尊差值平均分上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其他因子表现为女性均分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9.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艺术院校学生热爱的运动项目,它能有效改善艺术院校学生的形体,增强体质,提高他们的心肺功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本文通过对艺术院校开设健美操课以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与动机、以及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就进一步开设健美操课,以及对提高和完善艺术院校健美操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