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华 《广西教育》2007,(12A):30-30
[案例] 记得在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发现》的生字教学中,我教学生写“易”字,“‘易’字第一竖起笔在这个位置……”我边范写边讲解要领。写好一看:上面的“日”字写得太扁了。我就纳闷儿了,明明照着范字来写的,怎么就得变了样?下面的学生看着我的样子,也叽叽喳喳地点评起来:“老师,您这个‘易’写得不好看!”“日字写得太扁了!”我微笑着向同学表示歉意:“是呀。这个字写得真是不美观。让老师再写一个吧,大家看看我写得有没有进步:”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要真正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并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活”字上做文章,做到“五活”。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最直接关涉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开发,做得不好,学生一上作文课就没兴趣,一写作文就为难,读着别人的文章难以触动心灵,置身生活却麻木不仁。那么怎样栽培作文之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权且用一个“细”字概括,愿诚恳就正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而这张“脸”的关与丑,将会体现一个人的文化品位以及艺术修养的高低。学生如果能把字写好,将终身受益。《语文教学大纲》也提出了“写好字”的要求,并且明确指出:“要加强写字教学,指导学生认真书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此,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打好写好汉字的基础,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把自己的第二张“脸”打扮得漂亮。那么,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呢?现就我平时的写字教学,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比较新课标版语文第一册与原来的九年义务教育版语文第一册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在教学内容上变化最大的首推识字教学。原来的语文第一册要求会认140个字、会写140个字;而“新课标”语文则要求会认4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100个字。识字量远大于原先所要求的.要求会写的字却减少了将近1/3,突出了“多认少写”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字”已成为对小学生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为切实打好学生写字基础,提高学生写字功效,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写字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严建红 《快乐阅读》2013,(11):118-11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是观察、分析、表达、概括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一、二年级是一个孩子记忆力的真正黄金季节,也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进行相互衔接转换的最佳时机。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其他能力的基础。由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致力于多渠道、多层次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语文教学。每堂课都书声琅琅,学生读得声情并茂,这是一件好事,也是应该达到的境界。“读”是“本”,是“源”,但不应该是“唯一”。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样样都不能马虎。所以在学生阅读的同时。巧妙地穿插写。这正是现代语文课堂的需要。“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根”。我们要找准写的生长点。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写出语文的精彩。  相似文献   

9.
“写”是用书面语言传递信息的一种交际能力,是语言基础知识、组织能力以及书写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必须注重语文听、说、读、写等学习目标的全面达成。”并对初中学生的“写”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历年来,初三升学考试都有对写话能力的考查,还要求学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笔者发现.写话一直是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读写有机结合是彰显小学童话丰富厚重教育教学价值的有效策略,具体操作建议是:“读”童话注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语言积累和情感酝酿;“写”童话则利用仿写、改写、续写、创编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习作训练;其关键是:读写结合应紧扣“结合”二字,深挖童话教学中读、写的联系点,促其有机结合;同时要注意辅以多样化教学策略,并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落实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为主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了,就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反过来,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了,又会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从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听、说、写的关系来说,又当以“读”为本。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此,我力求在教学中把“细、勤、新、拨”四字方针贯穿于语文教学全过程。通过这四字方针的实施,教学质量提高不少: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语文课要重视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二是尤其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新课标用“尤其”一词提醒和强调语文课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良好的思维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理解能力、鉴别欣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把学习语言和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齐娜 《考试周刊》2009,(10):66-67
本文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写“下水文”的不重视以及写“下水文”的时机和形式问题,结合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自己的理论学习,参阅相关资料,提出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写“下水文”的重要性:既是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又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文,促进作文教学完成的好方法;同时还就“下水”的时机和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观念,以期为教师在写“下水文”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师素质,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基础。”俗话说: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生,必须认认真真写好汉字,乃至书法。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使其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相似文献   

16.
蒋辉  朱琳 《现代教育》2003,(14):59-60
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的比较稳定的经常性的行为倾向。人们经常说“习惯成自然”,可见习惯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之大。我们要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大纳中明确规定:“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的说,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喻富强 《教师》2012,(19):56-56
语文,“语”语言“文”文章。有人概说语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说话和写文章。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由此可见,“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阶段写好作文更是学生综合提高语文成绩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要上好写字课,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教师必须走出四个认识上的误区。1.走出“字只要写对就行”的误区。在写字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要求字写对就行,而往往忽视字的端正、整洁、规范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中的写字做了明确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但是我们的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学生说到作文如“谈虎色变”,害怕作文,逃避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搜肠刮肚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鉴于此,我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设计特色]以创设的独立的学习情境———“采访课文中的人物”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一、营造情境,布置采访任务1.揭示课题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必须说到以下两点:(1)“我”的爸爸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