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排球运动中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肩袖损伤的排球运动员4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康复组,每组20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其中电针一组接肩髃、肩前,另一组接天宗和肩贞,选用电针参数为疏密波,5HZ;康复组进行康复训练;每日1次,1周5次,共治疗6周。评估比较肩关节疼痛视觉量表模拟量表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肩关节活动度(ROM)三项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下降,UCLA评分提高,ROM增加(P<0.05)。电针配合康复组在VAS评分及UCLA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康复组(P<0.05),在改善ROM评分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疗法较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排球运动员肩袖损伤后的肩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2.
陶胜国 《精武》2013,(35):7-8
观察盘坐对大学生运动员膝关节内佣副韧带损伤康复疗效。方法:将52例膝关节内例副韧带损伤大学生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前期均采用针刺、推拿、TDP灯照射等方法进行治疗,待症状好转后,均进行15天的康复训练,实验组26例采用盘坐法康复,对照组26倒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实验组改良Lysholmscale评分积分值98.89,对照组分值8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盘坐较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对膝关节内佣副韧带损伤彻底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法(SET)对运动性腰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运动性腰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结合腰腹肌训练治疗,实验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SET治疗。结果:治疗后比较发现,两组患者JOA评分及等速肌力测试均有改善,组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差异,JOA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显效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ET治疗腰部运动损伤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疼痛、功能障碍、躯干活动度和心理的影响。方法:将女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与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全身振动疗法,治疗时间持续12周。采用数字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估功能变化,汉密顿焦虑(HANA)量表评估心理变化,运用表盘量角器测量治疗前后躯干活动度。结果:2组治疗前VAS、ODI、HAMA评分和躯干屈伸活动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ODI、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躯干屈伸活动度均扩大(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振动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更有效缓解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减轻焦虑,增加躯干屈伸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心力量训练联合电针治疗对赛艇运动员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治疗的110例发生下腰痛的辽宁赛艇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采用核心功能训练联合电针治疗方案)和对照组(55例,采用核心功能训练方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运动员在治疗效果、疼痛程度、核心肌肉耐力水平和测功仪输出功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程度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板支撑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测功仪输出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功能训练联合电针治疗,对赛艇运动员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比单纯采用核心功能训练治疗方案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动康复训练对不同病程半月板损伤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156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89例。采用系统运动康复训练进行术后干预,通过Lysholm疗效评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表及疼痛VAS评分标准以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规律的运动康复指导能够很好地帮助不同病程膝半月板损伤的术后人群恢复良好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微循环功能、炎性因子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以54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运动A组(n=18)、运动B组(n=18)和对照组(n=18)。运动A组进行为期12周,4次/周的24式简化太极拳运动;运动B组进行12周太极拳联合渐进抗阻运动(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PRE);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对3组受试者微血管反应性、经皮氧分压、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及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测试。结果:实验前后,3组受试者微血管反应性、IL-6、TNF-α、IFN-γ、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显著(P<0.05)。其中,实验后运动A组、运动B组微血管反应性、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实验前及对照组(P<0.05),且运动B组显著高于运动A组(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atha瑜伽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NLBP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Hatha瑜伽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走罐康复治疗.以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RMDQ)、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尺(VAS)、腰背肌耐力、腰椎关节活动度为测评依据,对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停止治疗6个月后的测定指数进行测评.结果:1)治疗6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Roland-Morris评分和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腰背肌耐力和腰椎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1),对照组耐力和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2)停止治疗6个月后,两组组内各项指标停治前后比较,实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VAS和RMDQ评分明显上升(P<0.05),肌耐力和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atha瑜伽、走罐治疗均能不同程度的减缓NLBP患者的疼痛.Hatha瑜伽作用优于走罐治疗,在停治一段时间后,瑜伽更能维持疗效,抑制复发,效果优于走罐治疗.  相似文献   

9.
观察膝关节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锻炼结合肌内效贴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选取患有膝骨关节炎的患者30例,随机分配:对照组15例,进行常规的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组15例,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的同时,并给予贴扎治疗.实验周期为6周,分别在实验周期的前后各一天评估.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Lequesne评分表来评估临床疗效.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Lequesne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更明显的改善(P<0.05).得出结论如下:出现膝骨关节炎伤病后,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合肌内效贴两种方法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膝关节功能锻炼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对于改善KOA患者关节疼痛、僵硬以及日常活动障碍作用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9,(8):705-70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过肩项目运动员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临床疗效。方法 22名SIS过肩项目运动员,随机分成各为11名的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实验组)和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对照组),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调整型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表来评估运动员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研究对象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CM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超声定位法可准确找到SIS运动员的具体病变部位,定位精准后再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后,能有效提高SIS的临床疗效,并且是安全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其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8周的水中运动康复,比较干预前后,膝关节损伤人群在膝关节疼痛、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等指标上的变化,探索水中运动康复较陆上运动康复是否能够缩短此类患者的康复周期,进而加速恢复进程。方法:招募30名膝关节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患者,通过配对法分为水中运动组、陆上运动组与对照组。进行8周的水中或陆上运动康复,观察三组在实验的前、中和后期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肌肉力量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8周干预后,陆上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仅在第4周较干预前呈现出差异性,而水中组在干预第4、6周和实验后较干预前均呈显著性差异;水中组膝关节屈曲范围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在第4周即呈显著性差异,陆上组仅在实验后呈显著性差异;水中组膝关节肌肉力量(除180°/s健侧屈肌)在第4周即呈显著性差异,陆上组该指标大多在实验后才呈现出差异;水中组KOOS量表中的症状、疼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选项在第2周即呈显著性差异,陆上组只有症状选项在第4周呈显著性差异。改善幅度上,干预后,水中组VAS疼痛评分较陆上组下降得更为显著;水中组膝关节屈曲范围、屈伸肌力、Lysholm和KOO...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羌族民间传统药方浸酒外搽配合局部推拿理疗对慢性运动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慢性运动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而就诊的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推拿理疗组、推拿理疗+内服中药组和推拿理疗+羌族药方浸酒外搽组。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病状积分和运动后各时段酸痛等级,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的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评分,同时对比三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各项临床病状积分、运动后各时段酸痛等级、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推拿理疗+羌族药方浸酒外搽组治疗2个月后的各项临床病状积分、运动后各时段酸痛等级、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推拿理疗+羌族药方浸酒外搽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羌族药方浸酒外搽配合局部推拿理疗可显著改善慢性运动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关节松动术改善运动员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为运动员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60例踝关节功能障碍运动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以常规康复训练方案为主,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研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增强关节功能、提高稳定性和肌力,实验组在治疗后2周、4周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关节松动术在运动员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增强关节功能、提高稳定性和肌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排球运动员腰背肌肉筋膜炎的发生因素与运动疗法的康复作用。方法:30例排球运动员腰背肌肉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抗阻力运动康复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在30天时统计康复结果。结果:实验组在腰背疼痛视觉模糊量尺测定、腰背功能评价两项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抗阻力康复方案对排球运动员的腰背肌肉筋膜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用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青少年运动员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28例和单一使用推拿治疗30例相比较,综合治疗组之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推拿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0.0%(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注射疗法治疗运动员肩峰下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在体育医院确诊为肩峰下滑囊炎的88例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无引导注射组(对照组)及超声引导注射组(实验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外展活动度、自觉症状及查体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肩关节外展活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周,实验组VAS疼痛分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肩关节外展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觉症状及查体评价的优良率为93%(41/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33/44)(P〈0.05)。结论:超声引导可以帮助更准确定位肩峰下滑囊炎的注射部位,提高了临床疗效,可作为治疗运动员肩峰下滑囊炎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刺络放血配合电针,对山东体育学院在校生多裂肌三角综合征进行治疗,通过对临床症状、肌肉力量和视觉模拟评分指标的评价,验证刺络放血配合电针对多裂肌三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多裂肌三角综合征的运动员学生36名,随机分为两组,A组刺络放血配合电针(以下简称放血组),B组单纯电针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前和疗程后各收集一次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放血组18例,其中有效1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18例,其中有效12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9%.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在10次治疗后与治疗前对临床症状和视觉模拟评分尺(Visual analog scale,VAS)两项指标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放血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和痛觉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放血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刺络放血配合电针治疗多裂肌三角综合征的疗效较为理想,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探索针对性核心训练对存在腿长差异特征的非特异性腰疼人群的长期疗效。研究方法:筛查出48名存在腿长差异特征的非特异性腰疼人群,将其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取核心训练,实验组采取针对改善长腿差异的核心训练。观察各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一个月后时视态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并观察疗效。实验结果:实验前,两组受试者VAS、JO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实验前较实验后、实验后一个月VAS均降低(p<0.01),JOA均升高(p<0.01)。治疗结束一个月后,实验组VAS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JO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改善腿长差异的核心训练对比单纯核心训练对于改善存在腿长差异的非特异性腰疼人群长期疗效、主观感受、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水中运动疗法和常规疗法的对比,观察水中运动疗法对髌腱腱围炎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位髌腱腱围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疗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进行水中运动.互作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在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中运动疗法更适合膑腱腱围炎患者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治疗效果,旨在为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提供一种更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患有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受试者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肌力训练,实验组则进行平衡训练,干预时间为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一后足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通过组内比较,两组受试者踝关节AOFAS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踝关节AOFAS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训练能有效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的运动功能以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