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俞永军 《新作文》2022,(2):45-47
某区九年级语文期中学期分析,最后一道作文题如下: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汪国真在《挡不住的青春》中写道:"我要飞翔/哪怕没有坚硬的翅膀/我要歌唱/哪怕没有人为我鼓掌/我用生命和热血铺路/没有一个季节/能把青春挡住."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青春"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相似文献   

2.
<正>《夏有乔木,雅望天堂》主演:吴亦凡/韩庚/卢杉/周元上映日期:2016年8月5日(中国大陆)星级点评:青春指数星光指数剧情指数☆毒舌剧情:在青春片大行其道的现在,这部《夏有乔木,雅望天堂》乍看之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在剧情方面,本片讲述了长相俊美、内心阴郁的夏木,与舒雅望、唐小天从少年时期到青年时期的感情纠葛。打出"无残酷,不青春"口号的本片,能否让我们看到一个打破套路的青春故事呢?  相似文献   

3.
快乐练习曲     
青春者,何物也?青春——快乐练习曲。快乐的产生便有了青春。青春是快乐的产物,快乐是青春的伴侣。大雁说:"自由是快乐。"春风说:"轻柔是快乐。"高山说:"向上是快乐。"暴雨说:"尽情是快乐。"百花说:"青春是快乐。"  相似文献   

4.
《今日中学生》2005,(19):48-50
青春短信: "青春热线"是个百宝箱,我总能在里面找到让我获得快乐和力量的法宝. 大竹县石桥永胜初中肖芳 "青春热线"一直是我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朋友.我和"青春热线"心连心. 大英县隆盛初中白海涛  相似文献   

5.
正要愉快地告别青春。不要哭天抢地、感性悲伤,迷茫得像个脆弱的爱哭鬼那样,垂头丧气、热泪盈眶地注视着渐行渐远的青春,摆手向它挥别,用充满自怜的感性而颤抖的嗓音哀怨道:"哟,青春啊!你消失了,快乐的青春啊。"不准这么跟青春道别。要愉悦地、精神饱满地欢笑着与青春告别,就像同一位不靠谱的同伴告别那样。应该说:"你走吧,青春。看着你离去,我不会悲伤。曾经这么年轻也不见得有多好。年轻充满了混乱、朦胧、渴望、懵懂、  相似文献   

6.
青春期,生命所无法跨越的时期,也似乎是教育最害怕面对的时期。当我们回首自己的成长,当我们走进青春期学生的生活世界,也许,我们会感受到"青春"的力量,听到"青春"的呼唤。将对青春期学生的再认识汇聚到教育自身的变革,就可能浓缩为"青春教育":直面青春期、敬畏青春期、促进青春期学生的生命成长,让我们的教育充满"青春"的气息和"青春"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田星 《今日中学生》2005,(11):30-32
青春短信: "青春热线"带给找快乐、惊奇和信心,它让我的生活和学习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8.
<正>基于"创感时代"理念,结合我校建设"诗意校园"大背景,立足独有的校本资源,笔者提出并开展紧密结合创感能力与诗化德育的中学生"诗韵青春"主题德育活动。"诗韵青春"主题有两层含义:一是以诗歌为重要载体,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熏陶;二是中学生正处于诗一般的青春期,意趣盎然、充满活力的青春绚丽多姿。故此,主题德育活动紧紧依托这两个核心,分为三个篇章。篇章一:青春讲堂——开展文学、法律、道德知识  相似文献   

9.
青春     
青春易逝,把握年华,席慕蓉曾经说过:"青春有时候很短暂,有时候又极冗长,我知道,因为,我也曾如你一般年轻过。"当青春漫过,年少的笑容已经不再单纯了,但是,它却让人一生怀念。青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席慕蓉曾在《青春之一》中写道: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相似文献   

10.
由《少年作家》编辑部策划,面向全国初、高中生,职业中专、技校生,广泛征集"青春自画像"的活动已经拉开序幕,这项活动的口号是:"让我们一起收藏青春"。  相似文献   

11.
在"青春之语文——王君教育博客"里有这样一段用来阐述"青春语文"的话:——青春之语文,是恪守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之信条!——青春之语文,是坚信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青春之语文,是矢志满头飞雪而童心不泯,是让生活永远荡漾着童真童趣的欢乐!——青春之语文,是崇尚"张扬",力践"聪动",是舞真善美之彩练,是蹈春之声的圆舞!——青春之语文,是铅华洗净后以秋水望穿的心情守望文学,拣拾文字。——青春之语文,是激情不灭的梦想,坎坷岁月里的干将莫邪,平凡人生里脚踏实地的浪漫。——青春之语文,是爱之始,是爱之终,是爱之无悔!从这段活泼、跳脱、鲜亮、高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青春语文"的魅力之源:挚爱、创新、童心、灵动,洗净铅华之后的返璞归真,植根泥土之中的浪漫守望……相比于一些沉闷的语文课堂,"青春语文"就是活力语文、诗性语文、创意语文、魅力语文、幸福语文。如果您也能营造出这样的语文课堂来,那就是学生之幸、家长之幸、教育之幸、社会之幸。  相似文献   

12.
<正>导演:范立欣制片国家/地区:中国上映时间:2014年7月影片讲述了一群性格各异但同样怀抱音乐梦想的少年参加《快乐男声》的选秀之路,在短短的150天里经历了一场青春蜕变。上映之后,即获第39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最高奖"人民选择奖"和"人民选择纪录片奖"两项提名。这是一部完成度最高的青春电影,深度挖掘看似肤浅的选秀题材,用90分钟表现出一  相似文献   

13.
张婷 《中学生百科》2015,(12):17-19
"请聆听青年/聆听永恒的青春汇聚或恢弘的梦想/这梦想种在燕园,种在华夏大地,种在你我心间。"去年5月4日,北京大学举行了"青春中国梦,赤忱五四情——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习近平总书记欣赏了师生们的朗诵。相关现场照片被传到网上后,领诵的"五四美女"红了起来。她叫王帆,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戏剧影视学专业,毕业时以全系第一名的综合成绩保送研究生。她是北大的学霸,也是北大的才女,更是全能的女超人——"成语女王"、街拍达人、主持、网校的明星教师。  相似文献   

14.
青春短章     
青春是一部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连续剧,每一个情节都让人流连忘返;青春是一株生机勃勃的紫藤萝,每一朵花都代表着成长过程中的一份苦与乐;青春是一串美丽的风铃,每一个铃铛都象征着一次经历,挂在我们窗前。鱼说":是青春让我在广阔的大海中自由地遨游。"鸟说":是青春让我在蔚蓝的天空中快乐地飞翔。"  相似文献   

15.
青春正当时     
<正>导语:"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青春,是如彩带飘飞空中不知愁为何物的时光;青春,是即使笑中带泪也不轻言放弃的岁月。青春,当生如夏花之灿烂;青春,本来就是这么任性!  相似文献   

16.
觅影     
<正>《食梦者》导演:秋田谷典昭/笠井贤一声优:阿部敦/日野聪类型:青春/热血/励志/动漫国家:日本只是看到"食梦者"这个名字,会不会觉得这是一部魔幻类的动画?不要误会,这里的"食梦者"指的是"以梦想为食的人"。初中男生真城最高有着一流的漫画技巧,同班同学高木秋人则身怀超高的文学创作天赋,两人为了同一个梦想——成为漫画家,组成了漫画创作搭档,梦想在18岁前让他们合作的  相似文献   

17.
电影《致青春》是一部以青春爱情与青春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题材电影。影片通过爱情故事的艺术化再现,为观众再造了一个乌托邦的青春美梦,以感性缅怀青春;通过青春群体的成人化观照,让现世中的人类群体深省自身生存状态,以理性审视青春,从而辩证阐释出青春的残酷特质,以此实现导演"致青春"即是"告别青春、走出青春"的意识形态书写。  相似文献   

18.
刊首语     
青春是一种精神。于是,奋斗者说:“青春是火,沸腾着我们的每一滴血液;青春是水,浸渍着我们的每一个细胞。”青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与魄力,是风风火火开创事业的热忱与追求。青春是一种心情。于是,旅行者说:"青春是风,抚平  相似文献   

19.
"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逝的无影无踪"。——莎士比亚雏鹰起飞青春,是每个人的特权。渐渐地,我们摆脱了幼稚与无知,走向了成熟与理性。或许,有人认为青春是青涩的。没有了儿时的那种蹦蹦跳跳,没有了儿时的无忧无虑。进入了青春,有的只是为理想而奋斗的身影,有的只是为前途拼搏而留下的足迹……但是,我要说:"青春无比美好!"或许是你还没有发现,拥有着青春的我们是多么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50、60年代"政治第一,文艺第二"的社会观、文艺观造成的政治话语/革命话语主导了一切,政治意识形态规范了文学秩序。"十七年"文学都打上了"红色"的烙痕,《青春之歌》的显文本也笼罩着这层革命红色光环。从文本当时的阅读实际效果来看,《青春之歌》真正打动一代青年读者的不是林道静成长中的革命故事,而是它的潜文本中所隐蔽的林道静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这也正是《青春之歌》具有长久艺术生命力的内在奥秘。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流行的"红色经典"热潮也为我们重新解读《青春之歌》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抛开革命故事的外壳,本文试图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来探究《青春之歌》的爱情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