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略式明喻     
明喻是最普通而又最显著的一种比喻。明喻的常见格式是:本体事物和喻体事物同时并举,并且在两者之间,用一个比喻词来表示它们的比喻关系.如: ①车队象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例①里,“车队”是本体事物,“河”是喻体事物,“象”是比喻词. 这种明喻,结构完备,修辞上称之为详式明喻。除了详式明喻,还有一种明喻,不用比喻词,而把本体事物和喻体事物排成对偶、排比等句式.如:  相似文献   

2.
明喻是英语修辞格比喻的一种,明喻的格式除基本的"A is like B"或"A is as…as B"外,还有其他五种格式:(1)虚拟式,虚拟式常用as if或as though曲作比喻词,用so…that起比喻词作用则较为少见.(2)that式,句式为A is to B what C is to D和What Cis to D,A is to B,第一个句式的What从句提到句首就形成了第二个句式.(3)than式,(4)动词式,(5)And式,这种明喻句常用于英语谚语,and相当于like.明喻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方式,广泛地应用于广告,科技说明文中.广告中使用明喻,能形象,传神地刻画产品的特点和作用.科技文中使用明喻,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相似文献   

3.
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诗风软媚,学界说他"诗如词"、"女郎诗"、"小石调"、"诗似小词",而深究其诗词融通的艺术渊源,可能与苏轼等对其的影响不乏关系。  相似文献   

4.
比喻表达的有标记形式可划分出如下四个层次和类型:1.用"比喻"、"比方"等称说比喻现象和描述比喻行为的词(称"比喻同义词群")及其多个组合形式,点明所用或所记录的表达行为或言语形式是比喻。2.用"比喻同义词群"及相关短语,充当"特殊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3.用"比喻词"如"像"、"好比"、"是"等词汇手段。4.不用比喻词而是通过语法手段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上述四类,比喻标记的显隐程度和强弱程度,呈递减关系,第一类最为显强,第四类最隐最弱。前两类标记的,可看作"显性比喻施为句"。第三类标记的,可看作"隐性比喻施为句"。不同的比喻标记,相应地可形成不同的句式和篇章结构,是表达者言语交际策略和言语风格在词语、句式、篇章结构等不同层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李松涛 《快乐阅读》2011,(11):124-125
修辞是历年高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D。高考对于修辞的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借诗词鉴赏动态检测是最常见的一种。高考诗词鉴赏题考查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夸张、衬托、项真、对比等。1.比喻。即"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比喻是诗词中传统的也是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又称打比方,用彼此有  相似文献   

6.
临泉方言中有一特殊的比喻格式"给……啷",和普通话有所不同,本文主要论述了这种比喻格式的结构特征和幽默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在蒙城方言中,有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句法结构"跟X样",表示比喻是其最基本的用法。比喻格式"跟X样"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人们在口语中喜欢用它。与普通话相比,其喻词、喻体的构成、比况助词、功能、语义特征有着自己的特点。对这一语言现象不仅进行比较充分地描写,而且还尽可能地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A+倒+B,转折词+C"结构的各个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A多是体词性的,"倒"字后面常常带有"是""也""还(是)""并"等附加成分.转折词以"可(是)""只是""就是"为主.然后分析了该结构的"简单式",提出这种格式主要用于口语表达.接着从语义语用角度对这一结构进行分析,指出该结构前后分句对比的语义重点在于成分B.此外,语气、语体和语言内容都会从不同角度影响句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表强调的评价构式"X要不要Y"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格式,它并非如传统的正反问那样表示询问义,而是表示一种强调义。例如,"你的厨艺要不要这么好",是说话人对听话人"厨艺好"这一事实的高度赞扬,含有强烈的褒义色彩。因为这一格式的意义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笔者试图从构式的角度对这一格式进行分析:首先是构式的鉴定和构式义的归纳,其次是构式对于X和Y的选择压制,再次是"X要不要Y"构式中"要不要"的语法化,最后就是对于前面三部分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聂焱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3):58-62,76
用"四书"创制的汉字是用比喻、象征等辞格式思维模式将"世界图式"和物质符号融为一体的文字,其中比喻式思维模式是创制汉字的主体思维模式。用辞格式思维模式创造的汉字世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心灵化了的一种艺术性全息图式。  相似文献   

11.
刻痕如花     
正古人云:少年背书,如刻于石,经久不失;中年背书,如刻沙滩,风过少痕;老年背书,如刻于水,转瞬即逝。鉴于此,我组织学生开展"每日经典"诵读活动,趁他们年少读背经典,让经典如花,深深刻印脑海。"每日经典",是我平时精心收集的古诗词、名言警句、楹联、小古文、现代精短诗歌、精美散文片段等,这些"经典"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很适合小学生朗读背诵。要背诵的一周经典我一次性打印出来,张贴于"学习园地",而每天的"经典",早读课之前抄写在黑板规定的一角。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理念】"为儿童生长而教",让我想到了学校《儿童生长课堂的实践建构》课题理念之一,那就是"用学科本质的力量助生长",教学要努力追寻让儿童循着原有的语文经验往上走,获得新经验的发展。首先,《清平乐村居》首开儿童学词篇章,在他们彼此遇见的这一刻,要让儿童在课堂里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在诗词比照中,发现词特有的格式、节奏;在琅  相似文献   

13.
对于比喻,同学们一般都比较熟悉,现就你们不太注意的几种变式加以例析。一、倒喻,就是本体和喻体颠倒次序的比喻。倒喻与一般比喻"本体像(是)喻体"的格式相反,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构成"喻体像(是)本体"的形式,这又有两种格式。甲式为"喻体像(是)本体"。如:  相似文献   

14.
陈绍琴 《成才之路》2014,(19):57-57
正"秘妙",是王国维先生的用语,类似于"诗眼",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诗词中言语情趣的"亮点"。换句话说,就是"心中有,笔下无"、难以用文字尽述的情趣或隐含意味。针对不同的诗词,"秘妙"有时是一个字,正如"杨柳绿千里"的"绿"的意蕴;"秘妙"有时是一个词,恰如"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穹庐"的博大;有时它又是一个场景,如"日出江花红胜火"中那一片红得胜过火焰的江花;更有时,它不在字里行间,却在读者胸臆中。找准诗词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明喻、暗喻、借喻这三种基本格式的比喻俯拾即是,易于辨认;而三种特殊格式的比喻却偶有所见,易于忽视。后面三种,兹作例释,告示读者,聊以共识。一、省喻调的比喻这种比喻,本体、喻体均出现,只是中间省喻词,或用“的”字来联系,使二者直接构成复指短语或定名结构的短语。这种格式,由于本体和喻体结合紧密,因而用语显得更精炼,更简洁。例如: ①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第一册14课《小小的船》)  相似文献   

16.
高健 《现代语文》2009,(8):71-73
"半A不A"格式表达的是一种消极的意义.在语言交际运用中,这一格式所表达的消极意义的程度不同:表示否定意义,如"半懂不懂",表示的是"不懂"的意思;表达中量意义,如"半大不大",表示一种"居中、模糊"的状态;表达少量意义,如"半傻不傻",表示"有点儿傻".  相似文献   

17.
许嵩歌词运用了多种辞格类型,如比喻、比拟、拈连、反复、移就和量词移用等,比喻分为:明喻、有暗喻词的暗喻、同位式暗喻、偏正式暗喻、主谓式暗喻、借喻。比拟分为:以物拟人、以物拟物、以人拟物。拈连分为:全式拈连、略式拈连。反复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移就分为:移人物性状词就抽象事物、移颜色词就本体。不同的辞格类型具有不同的结构格式和语法功能。各种辞格的运用丰富了许嵩歌词的意象和意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用"三个平面"、"小句中枢说""篇章语言学"等语法学理论及相关研究方法考察、分析修辞学中的比喻辞格,归纳、概括比喻各要素的"条理"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从认知或语义上说,比喻的各要素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在句法表现上,除了喻体,其它三者均可隐可现。就构成材料看,本体和喻体趋向一致;就句法功能看,二者常常成对出现。就语法性质而言,喻词有动词、助词,有的正在介词化中。另外,本文还对比喻进行了另类划分,如根据本体和喻体的性质或者说构成材料,把比喻分为"物喻"和"事喻";根据喻词的使用和隐现,把比喻分为全喻词比喻、准喻词比喻和零喻词比喻等。  相似文献   

19.
列锦,或称"名词铺排",是指特意用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词组)组成一种特殊的非主谓句,用来写景抒情、叙事抒怀的修辞格。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到这种修辞手法。本文详细地分析了这种修辞格。  相似文献   

20.
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作文文采焕然、瑰丽多姿。常用的效果明显的修辞格式有比喻、排比、引用、拟人、仿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