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曾卓在病中,多少次梦想着坐着火车去作长途旅行一如少年时喜爱的那句诗“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也不管它往哪儿开”也不管它往哪儿开到我去过的地方去寻找温暖和记忆到我没有去过的地方去寻找惊异、智慧和梦想也不管它往哪儿开当我少年的时候就将汽笛的长鸣当作亲切的呼唤飞驰的列车永远带给我激励和渴望此刻在病床上,口中常常念着  相似文献   

2.
会“飞”的列车谁见过?我见过,我见过。你在哪儿见过?我在上海浦东见过。会“飞”的列车啥模样?会“飞”的列车好漂亮:像火车,没车轮,像飞机,没翅膀。会“飞”的列车可坐过?我坐过,我坐过。坐在车里啥感觉,快给大伙讲一讲。坐在车里好舒适,两旁景色飞过窗。又平稳,又安全,眼睛一眨到机场……会“飞”的列车叫啥名?会“飞”的列车叫“磁(cí)悬浮”,一小时开四百多(千米),祖国交通绘新图。北京天会“飞”的列车@潘与庆  相似文献   

3.
我出生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西安。打记事起,我坐过自行车,坐过汽车,还破天荒地坐过飞机。可是,长这么大,我还真没有坐过火车。我想象着坐火车的感觉,真是无比期待。我想,那么多人坐在一列列车厢里,一定热闹非凡。终于,在一个假期,爸爸妈  相似文献   

4.
出远门     
十六岁以前,我没见过真正的火车,当然,更不用说坐了。村里人的日常语汇中很少出现“火车”,偶尔提起一两次,就说明有人要出远门了,或者有谁家的亲戚回家过年了,但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会想一些关于自行车的事,也梦想着能多坐几次红车身白车顶的公共汽车,但从不会想到坐火车。看电影看报纸得来的印象是,火车总是冒着白烟鸣着汽笛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开过来,又轰隆隆地开往很远很远的地方。而我的生活,十六岁以前的生活,没有远方。按我们村里的算法,我家离中学五里地,姥姥家七里,小姑家三里,大姑家十五里。在这样的一个生活圈内,所有的目标,所有的方向,步行皆可抵达。如有自行车,那就已经风驰电掣了。火车?用不着。  相似文献   

5.
出远门     
十六岁以前,我没见过真正的火车,当然,更不用说坐了。村里人的日常语汇中很少出现“火车”,偶尔提起一两次,就说明有人要出远门了,或者有谁家的亲戚回家过年了,但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会想一些关于自行车的事,也梦想着能多坐几次红车身白车顶的公共汽车,但从不会想到坐火车。看电影看报纸得来的印象是,火车总是冒着白烟鸣着汽笛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开过来,又轰隆隆地开往很远很远的地方。而我的生活,十六岁以前的生活,没有远方。按我们村里的算法,我家离中学五里地,姥姥家七里,小姑家三里,大姑家十五里。在这样的一个生活圈内,所有的目标,所有的方向,步行皆可抵达。如有自行车,那就已经风驰电掣了。火车?用不着。  相似文献   

6.
黔之行     
在现代高度发达的电子网络下,搜索全国任何高校的硕士生调剂信息早已变得异常简单。因此,尽管远隔3000多公里,贵州大学依然没能逃出我的搜索范围。2003年4月初,收到复试通知后,我迅速装点行囊,踏上了去往贵州的列车。不管结果如何,总要给自己一个机会!火车一路穿行神州,跨越长江。辞别黄鹤楼,初见湖南民居,对于从小就生长在充满异域情调城市的人,也算开了“中荤”了。一直认为贵州的简称就是“黔”,到了贵州才发现贵州省的简称用得最多的却是“贵”。因此乘坐的旅客列车自然成了“贵客”列车,我也成了“贵客”了,呵呵。4月7日早晨到了贵阳,…  相似文献   

7.
爬莽山     
今天,爸爸和我跟团去湖南郴州旅游。 我们早上6点坐汽车到广州南站,然后坐7点半的高速火车去郴州。大约9点半,列车到达郴州西站。当我们刚下车时,看见另外一条铁轨上一列高速列车经过,呼的一声,还没有看清楚,列车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坐在车上还不感觉它的快,现在才真正体现到什么叫“高速”。  相似文献   

8.
正那个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着的地方,那个在夏天的清晨只开牵牛花的小村庄,就是我的老家,是我的祖辈生活过的土地,它的名字叫民勤。在我长大的过程中,偶尔会回到那里,我回去看望它的次数和它对我的重要性相比,远远不成比例。在我的记忆里,我只在每年的寒暑假会跟着父母回老家。我们坐绿皮的火车去,途中看到大片的沙漠,沙漠里偶尔才  相似文献   

9.
大家一起飞     
小鸟去过好多地方,飞过许多城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可爱听她讲故事了。她说火车又长又大,开起来可快了。动物们都没有见过火车,小鸟就指着大蛇说:“就像大蛇那样长。”大蛇可高兴了,到处对朋友说:“瞧!我是大火车。”  相似文献   

10.
从小生活在农村。儿时的老家很穷,不大的村子,家家不通电,娱乐项目也少。白日下地,夜晚就着煤油灯做些零活。乡亲们的夜生活多是以“串门”的形式进行的,夜里黑灯瞎火,也没个照明工具,哪儿人多就往哪儿去,不管人家正在说什么,“哈哈”地笑着,便融入其中,也开始聊。我最爱听老人  相似文献   

11.
吃汽车的船     
我去过海岛佛国,游过长江三峡,乘的都是载客的船,而在今年夏天我却见到了“吃”汽车的船。暑假时,我们从宁波乘汽车去定海。汽车在宽敞的马路上飞驰。不久,我们的汽车到了海边。海面上停留着一艘漂亮的大船。我正在想我们的汽车该往哪儿开?车子却  相似文献   

12.
首席座位     
开学了,按照惯例要给学生们排位。班级人数49,这就意味着有一名学生要单独坐。安排谁合适呢?我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搜索着。对,晓彤,学习认真,听话懂事,不管坐在哪儿都让人放心。大约过了两星期,一天课间晓彤对我说:“宁老师,我不想一个人坐。”“为什么呀?”我奇怪地问。晓彤低着头,没有出声,看得出很难过。我拉过她的手,耐心地说:“班里必须有一名学生单坐,老师信任你,才安排你的。”“老师,我知道,可是我一个人难受。平时没有人和我讨论问题,没有人和我互背课文。上音乐课,老师让同位互拍打节奏,我只好对着墙拍。”说着说着,晓彤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爸爸的背     
<正>"爸,起来做饭,要不我就迟到了!""哦,知道啦。"又是一个冬日,窗外的寒风仿佛活力十足,呼啸而来,呼啸而去,丝毫没有减弱。屋内开着暖气,吹着暖风,呆在被窝里的我哪儿都不想去。爸爸猛然从床上坐起来,边穿上衣边往厨房走。看到爸爸微驼的背,我突然感觉这曾经熟悉的背影竟有些陌生。曾经挺直的背,如今因为椎间盘突出,已经弯了,宽宽的肩也变得一边高一边  相似文献   

14.
有时候我还是会梦见第一次坐的火车,那是一辆绿皮火车,车窗是能够拉开的那种。十七岁的我带着几斤橘子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看窗外,累了休息一会儿.饿了剥橘子。列车晃晃悠悠了四十个小时。后来我再也没有坐过这么漫长的火车。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流浪是少年的心事。我写过在这个夏末陪我出逃.写过栀子花开的季节陪我去流浪,试过一个人背着大大的行囊.辗转火车站地铁,走在异乡。很多人和我一样,心里藏着撒野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糊涂一家子     
“到哪儿去了?我上班来不及了!”一阵吵闹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迷迷糊糊睁开眼睛,走出房间,见爸爸正急切地寻找着什么。我疑惑不解地问爸爸:“爸,一清早你在找什么?”“我的手机像从人间蒸发了,找不到了。”我不相信,也帮着爸爸一起找。桌上没有,床边没有,衣服的口袋里也没有……我们几乎翻遍了整个家,也没发现一丝线索。我问爸爸:“会不会忘在公司里?”可爸爸坚定地说:“不会,昨晚还用手机与李伯伯通过话呢!”昨晚又没人来过我家,难道手机自己飞了?这时妈妈开始唠叨:“你这个糊涂虫,肯定把手机忘在哪儿了,我来打电话问问老李。”接通电话后…  相似文献   

17.
难民火车     
琼瑶 《大中专文苑》2010,(11):65-66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抗战时期的“难民火车”,我不知道坐过那火车的人能不能忘记那种经历。  相似文献   

18.
轶名 《学习之友》2008,(12):46-46
一次在北京坐公交车,看到一个外地男青年拿着北京地图在看。一会儿,他有点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请问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售票的小姑娘眼皮也没有抬,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要说这话也没错,但是小姑娘接着说了一句多余的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什么劲儿呀!”小伙子有涵养,嘻嘻一笑准备下车。  相似文献   

19.
山上的风     
没人告诉我,也没人知道:风从哪儿来,风往哪儿跑。风从一个地方来,飞得快,飞得急,我跟不上风的步子,跑也来不及。可要是我站着抓住风筝的一根线,风筝就随风飘去,飘一天,飘一晚。无论风筝飘哪儿,只要我找得见,我知道风准定也到了那边。我就能告诉人们风往哪儿跑……可风从哪儿来,  相似文献   

20.
主题来源阳光灿烂的午后,孩子们在散步的过程中对影子产生了兴趣,他们边扭动身体边观察自己的影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围绕影子展开了一番争论:梁飞:“看,我的影子多听话,我往哪儿去,它就跟我往哪儿去。”徐亚鹏:“我的影子也很听话,我做什么动作,它就做什么动作。”许浩:“我用脚使劲踩我的影子都不疼。”曹政:“快看,我站到老师的影子里,我的影子就不见了。”教师:“为什么我们会有影子呢?”姜旋:“因为影子是太阳光照的,咱们教室里没有太阳就没有影子。”李万博:“对,我妈妈也这么说,她还说太阳光有七种颜色,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