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赏识带来愉快,愉快导致兴趣,兴趣推动体验,体验走向成功。”赏识对于成长中的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可以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赏识教育理念可应用于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教学。因为,赏识性的言行带给学生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是一种向上的自信,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卸掉了压在孩子们心上的自卑的巨石,…  相似文献   

2.
邵芝莹 《考试周刊》2015,(10):66-6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教学中引入赏识教育的理念。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赏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赏识教育进行深思。  相似文献   

3.
教学研究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从转变观念、让学生赢得赏识希望;放大优点、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营造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尊重差异、赏识后进生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赏识学生.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能给教学带来无限的活力。赏识教育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通过赏识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这种教育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能重塑孩子的自信,发现和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5.
王国祥 《考试周刊》2011,(65):132-133
中专生英语基础普遍不好,英语学困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缺乏兴趣是导致英语学困生“学困”的关键因素.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激发的兴趣又很难保持,而赏识教育则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学困生体验成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三种途径.培养他们对学习英语产生持久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从转变观念、让学生赢得赏识希望;放大优点、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营造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尊重差异、赏识后进生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赏识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转变观念,让学生赢得赏识希望;放大优点,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营造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尊重差异,赏识学困生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赏识学生。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转变观念,让学生赢得赏识希望;放大优点,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营造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尊重差异,赏识学困生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赏识学生.  相似文献   

9.
常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与自信的动力基础,是引导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抓住关键,学会赏识,与家校同步,多方引导,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自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
常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与自信的动力基础,是引导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抓住关键,学会赏识,与家校同步,多方引导,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自赏能力。  相似文献   

11.
常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与自信的动力基础,是引导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抓住关键,学会赏识,与家较同步,多方引早,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自赏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陶行知及周弘老师所倡导的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以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为载体,捕捉赏识教育的契机,精心设计和组织,优化语文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并在不断获得赏识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自信心,逐渐完善,超越自我,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张扬健康的个性,最终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郑妍 《文学教育(上)》2011,(15):114-115
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14.
“赏识教育”以充分认识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为前提,以发挥“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心理效应为出发点,帮助孩子自己解放自己,从而走向成功。“赏识教育”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教育者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有继续前进的动力,获得更大的进步。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它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赏识教育”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行“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应该注意热切的激励性、真挚的情感性、精当的指导性、强烈的启迪性。  相似文献   

15.
吴琳琳 《广东教育》2007,(7):101-101
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一、满足学生被赏识的渴望 作文渴望被赏识,是学生写作文的动力.我经常应满足学生的这种愿望,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体会到写作成功的欢乐和尊严.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师为了不教"的教育最高境界?赏识就是一条唤起学生自信,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力法宝。近年来,赏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下内容将对赏识教育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层次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而历史也一再证明许多伟人的成功都源于家长或者师长的赏识,正是这种赏识给予他们无尽的激励,给了他们坚定的前进方向,最后造就了他们的成功。众所周知,每个孩子的成长道理都是不平坦的,需要孩子、家长和老师不断的尝试和体验,而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赏识是尤为重要的。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培养学生兴趣增加学生自信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最佳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所以说赏识教育可以成就英语教学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愉快并自觉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愉快并自觉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强劲动力。目前盛行的愉快教育、情境教育、成功教育、艺术性教育、在玩中学英语等都属于激发兴趣投入学习的教学活动。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英语教学在初中各学科教学中有其特殊性,兴趣教学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