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剧情设置在《奔跑吧兄弟》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蕾  胡蓓 《青年记者》2015,(8):42-43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该节目由韩版制作团队SBS和浙江卫视全程联合拍摄制作。该节目一经播出,好评如潮。《奔跑吧兄弟》的成功之处在于综艺节目在娱乐化元素的基础上对节目内容进行了剧情化的设置。曾有评论称,《奔跑吧兄弟》标志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进入"剧情化综艺"的3.0时代。综艺节目中的剧情设置1.剧情设置的定义剧情设置本质上是叙事学方法在电  相似文献   

2.
2014年第四季度各大卫视新节目频出:湖南卫视推出《一年级》;江苏卫视推出《明星到我家》;深圳卫视推出《极速前进》;四川卫视引进韩国版权节目《两天一夜》。而浙江卫视引进韩国原版节目《Running man》打造的节目《奔跑吧兄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第三期的收视率达到2.18%,微博的话题讨论量达到了13亿,百度指数130多万。《奔跑吧兄弟》的艺术特色1.节目的角色设定。邓超在《奔跑  相似文献   

3.
祝阳  胡悦 《新闻知识》2015,(4):78-79,22
2014年,电视户外真人秀节目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收视热潮,成为荧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湖南卫视明星亲子户外旅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创造收视奇迹以来,江苏卫视推出大型户外真人商战节目《赢在中国碧水蓝天间》,打破财经类节目的收视纪录。由此,各地方卫视纷纷加入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和播放,掀起真人秀节目的狂潮,如江苏卫视《明星到我家》、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深圳卫视的《极速前进》等等。本文将基于电视户  相似文献   

4.
2014年10月10日,一档名为《奔跑吧兄弟》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登陆浙江卫视,迅速掀起又一轮电视综艺热潮。与此同时,该节目在优酷网、爱奇艺、PPS等视频网站上取得极高的点击量,主持群、节目内容等屡屡成为微博热门话题,引发众网友讨论。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电视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可见《奔跑吧兄弟》这一收视黑马值得我们探究。文章旨在从节目形式与内容、受众心理等方面分析其成功的几个着力点,为创新综艺节目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5.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自开播以来就凭借其强大的明星阵容和精彩绝伦的节目内容获得极高的关注和收视,使其在2014年第四季度的电视综艺节目大战中遥遥领先,一路火到2015,成为浙江卫视的标志性节目。第二季节目热度不减,在开播之初就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每期节目收视爆红。《奔跑吧兄弟》是如何持有如此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的?又是如何实现收视与口碑双赢的?本文通过SWOT理论对《奔跑吧兄弟》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有的放矢的为节目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壮辉 《传媒》2016,(7):77-79
《奔跑吧兄弟》进入第四季,在浙江卫视收视率居高不下.《人民日报》曾评论《奔跑吧兄弟》在欢笑中传递正能量,引导人们感悟生活的真谛.在媒体技术手段和传播理念日益丰富的时代,“奔跑团”的成员们在节目中通过形象塑造和受众进行有效互动,契合传播学研究的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五大理论,在传播过程中演绎出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7.
浙江卫视大型户外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完美收官,自2014年10月播出后一直好评如潮。节目以其独特的创意,完整的故事情节,强大的制作团队以及人气颇高的明星阵容博得观众的喜爱。本文主要从《奔跑吧兄弟》的传播特性和营销之道的角度,试分析节目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爽 《视听》2016,(7):87-88
浙江卫视户外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第三季已经播放完毕,随着收视率和视频点击量的一路攀升,笑点少、游戏环节重复等各种负面评论也接踵而来。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心理与受众需求的角度分析《奔跑吧兄弟》"第三季魔咒"现象的特点和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Running Man》是韩国一档王牌综艺节目,2010年开播,节目采用7人固定主持,每期请嘉宾参与,设计不同的情节和角色扮演,由主持人和嘉宾完成一些推理、力量的游戏,节目新鲜刺激,深受观众喜爱。《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和韩国SBS团队联合打造的一搜"综艺航母",是《Running Man》在中国的"克隆作品",于2014年开播。本文从节目呈现的娱乐、文化价值,以《Running Man》和《奔跑吧兄弟》为对象,从传播学视角对两档节目进行分析,以明晰两档节目深层次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浙江卫视联合韩国SBS团队于2014年后期协力制作一档大型户外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跑男)。而《奔跑吧,兄弟》作为一项具有品牌特色的电视节目,在媒体节目的收视率独占鳌头,可谓是一项典型的成功电视节目代表。该档节目能够对《running man》这档韩国综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模仿,并以我国国情为出发点,使节目叙事和策划更具有特色,完美地诠释了兄弟成员的角色。为此,本文对该节目的叙事与策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奔跑吧·黄河篇》作为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项目,是浙江卫视推出的户外竞技真人秀《奔跑吧》的公益衍生节目,已成为一档综艺节目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宣传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从立意、内容设置、跨界联动入手,侧重探讨综艺节目和公益实践的有机融合,即《奔跑吧·黄河篇》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也发挥了品牌综艺节目所特有的传播优势,且深化了综艺节目的社会价值表达空间。  相似文献   

12.
李婕婷 《传媒》2015,(19):64-65
2014年,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作为一档全新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自开播以来便吸引了大批忠实观众,引起全民收视风潮.《奔跑吧兄弟》引进自韩国超高人气综艺节目《Running Man》.《Running Man》是韩国SBS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数年来连续每周播出,在游戏中创造了经典的撕名牌环节,使得许多综艺节目争相模仿,在全亚洲拥有极高的人气.随后,随着大众口味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韩国综艺节目的创作模式发生了改变,国内对其的引进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韩国综艺节目从"明星+游戏"的路子逐渐转变为做"真实类娱乐节目",我国对于韩国综艺节目的引进方式也从单纯的引进播放,发展成购买节目版权进行本土化包装,制作成"韩国路线"和"中国模式"相结合的综艺节目.  相似文献   

13.
张立中 《新闻战线》2015,(7):200-201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成了荧屏上的“宠儿”,在为人们带来欢乐、愉悦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从根本上提升综艺节目的收视率,提高其观赏性,笔者结合2014年浙江卫视播出的《奔跑吧,兄弟》为例,对视觉设计下综艺节目的收视率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旨在促进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与韩国SBS电视台联合开发的项目,从2014年10月开播以来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在这场真人秀的游戏互动中,7 位固定嘉宾在节目中不仅向观众们展示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同时也为中国的综艺节目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与拥有近四年多经验的韩国《Running Man》相比,中国"跑男"在嘉宾方面还有些许不足.  相似文献   

15.
滕飞  陆丹 《今传媒》2015,(3):96-97
从2014年浙江卫视开播的《奔跑吧兄弟》这档真人秀迅速的活跃在电视和网络上之后,很快成为了观众的"新宠"。这档从韩国引进版权的真人秀节目在众多综艺节目层出不穷的时代独树一帜,成就了浙江卫视在此时段的高收率。所以在它获得成功的同时,应该注意到它成功的细节,其中一点就是对电视节目中字幕进行精包装。本文从节目中精包装字幕的功能分类中来看未来分析综艺节目字幕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浙江卫视大型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以下简称《跑男》)的火热,在中国再掀起一阵明星真人秀的热潮.真人秀在中国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可谓百花齐放.其中,游戏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轨迹.本文将从《跑男》的火热,探析游戏类真人秀节目的成功元素、可能遭遇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王兰 《视听界》2015,(1):69-71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于2014年10月10日推出的季播大型明星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本文从电视节目的互联网思维角度出发,通过产品思维、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跨界思维四个方面,对该节目的特点及热播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栋 《传媒》2014,(24)
正本刊讯(记者李栋)"TV地标(2014)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成果"发布会于12月11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发布会上公布了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榜单,中央电视台《梦想星搭档》、"光荣绽放"系列音乐会、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等栏目上榜,贵州广播电视台台长白芳芹、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长沙市广播电视台台长曾雄等人被评为2014年广电年度人物。《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理事长、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刘习良,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原国家  相似文献   

19.
王媛 《传媒》2017,(21)
一部文艺作品是否为优秀作品,取决于其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电视综艺节目要践行这一标准,必须在服务人民、发挥公益功能上有所建树,将公益引入综艺,让综艺变得更有意义.中央电视台《等着我》、安徽卫视《全星全益》、江苏卫视《远方的爸爸》、东方卫视《妈妈咪呀》、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等五档电视综艺节目(以下简称"五档节目"),于2016年2月在央视《新闻联播》中受到褒奖,被冠以"电视综艺节目开启公益模式"的美誉."五档节目"弘扬优秀传统以守正,开拓发展有创新,是近年来迅速涌现出的大量具有公益属性的电视综艺节目的杰出代表,为日趋同质化的电视综艺节目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如何使电视综艺节目在公益情怀中生辉,将其公益属性充分发挥出来,"五档节目"提供了多方位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媒体要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必须进行多媒体融合实践。微博因传播迅捷、互动性强、网状传播等优势迅速成为电视媒体融合传播、提升影响力的主阵地。本文以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为研究案例,通过微博数据的内容分析与可视化研究,探讨电视节目如何协同微博实现多媒介传播力量整合,藉此摸索基于微博类社交媒体平台的电视节目融合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