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文章学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前沿课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学是语文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以写实为主的文章即普通文章(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和专业文章(新闻文、史志文、应用文、学术文等)、变体文章(文学报告、文学传记、科学小品、杂文等)的读写听说规律的一门科学。语文教育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使文章学成为语文教育领域的前沿课题,即文章学研究的文章应用是语文应用的主潮、文章学研究的文章教材是语文教材的主体、文章学研究的文章课程是语文课程的龙头、文章学研究的文章素养是语文素养的支柱。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教育",就是用教、学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寓语文教学于语文教育之中,最终通过师生的教与学,语文素养得到全面、高效的提升与发展。"正语文教育"一直以"求正、扶正、匡正,正向、正行、正果"为追求目标,努力改变歪、倒、侧、斜、偏、假、非、泛等语文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人素质的低下是语教育的最大问题,而提高人素质的关键在于学教育。受片面功利化思想的影响,我国学教育在教育目的、教材、阐释系统、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功利化倾向,给教育和社会带来了一些隐患。学教育要走出误区,必须破除功利化思想,弘扬人精神。  相似文献   

4.
师范生语素质教育应从语言教育和学教育两个层面实施。语言教育,首先是语言积累,包括字的积累、词汇的积累、妙语锦言的积累、精美诗的积累。学教育是较语言教育更高一个层次的语教育。  相似文献   

5.
从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自我发展两方面考虑,语文素质的基本内容包含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可使学生达到爱学、会学语文的理想境界,而语文意识的形成则离不开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6.
曹明海,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与语文教育博士点带头人。先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文学解读学导论》《语文教育文化学》《语文阅读活动论》《语文教学解释学》《语文教学本体论》《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等学术著作20多部,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同时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九五立项基金课题《文学解读学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课题《语文教育文化学研究》、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研究》等近10项,曾获全国第一届教育理论图书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10多项。兼任中国语文学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语文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多种学术团体职务。  相似文献   

7.
"少教多学"是教师的理想教育状态,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仍旧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技术、合作活动等,主动地改良以往的教学结构,在有效协调教与学关系的过程中,落实"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逐步建构高效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大语文”应该着重于扩大语文的使用范围。《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课本都十分强调用语文来学语文;许多语文界的有识之士也十分重视用语文来学语文。但是语文教育要从训练为主的教学转向使用为主的教学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教育中,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 讲授法,而是在讲授法基础上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教 学方式和教学水平进行提升。在新时代发展下,在教育教学工 作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 学相互融合,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灵活互动能力以及素材积累能力等,在教学工作中通 过集合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对语文教学起到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唤醒教育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征。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紧密相连。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唤醒树人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意识和课堂情绪,构建全新的语文课程价值观、文化观、生态观和学习观是当前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以学为主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4年前,被称之为纯学期刊的《北京学》却突然介入基础教育,该刊1997年第10期一下子编发了三篇章,对当时的中学语教育提出了尖锐而猛烈的批评,随之引发了全国性的语教育大讨论。引人注目的是,在这场大讨论中除了语教师和语教学研究工作以外,还活跃着一大批学界名流,如学钱理群、王富仁,作家莫言,诗人邹静之等。应该肯定,这场大讨论对推动语教育的改革是功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学的兴衰与语课程改革关系较为密切。撇开社会的、政治的因素不谈,单就学校语教育而论,校园学与语课程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课程对学的重视程度影响着校园学发展——当语课程重视学教育,校园学才具有合法性的依据;二是语教育  相似文献   

13.
“学本式”教育,是以“学”为本的教育:立足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的学,因学而教.以学定教。由学知教,依学执教,是学本式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学本式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实施叫“学语文教育”.也叫“学习型”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构建以学法指导为中心线索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是“学语文教育”的成功尝试。因此,学本式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论.更是一种“有教育的教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华婷 《现代语文》2006,(2):81-82
语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北京人学教授、语言学家陆俭明说,语教育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素养,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知识。新的语课程标准在更新语教育观念,整体提高学生语素养方面也提出了应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素养。可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素养”是语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然而,培养学生的学素养,掌握一定的学知识是基础、是保障,没有学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学素养的培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然新的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并不是说不要知识,关键是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的问题,现有的语知识系统需要重新建构。语知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知识剐样面临着重新构建的问题。由于学知识涉及的范围很广,按体划分的诗歌学知识就是其中的一种,本从对诗歌中学知识的现状分析出发,试图构建新的诗歌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从新一轮语课程改革应还语课程“人性”的本来面目,高扬人精神旗帜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语教育必须深刻理解人教育的基本内涵,充分利用和挖掘语课程中的人精神.凭借学作品以及多元化资源,让中学生受到学、化、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6.
中职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产物,本质在于导向性和专业性。然而,语文教育在中职教育实践中因诸多制约,存在语文性质定位错位、教育导向性缺失等问题。由此使中职语文教育实践中"学者乏学,教者无味"的普遍现象,制约了中职语文教育效果的提升,也使中职语文教育成为可有可无的非专业课程,中职语文教育处境尴尬。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学旅行被推上了中小学教育的议事日程。在实践中发现,研学旅行与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特点极为契合。在研学旅行中,能够提升学生口语交际、阅读理解、信息搜集、习作表达和文化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语文素养。本文以湖师附小教育集团开展的常州油灯博物馆研学旅行为例,分析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王东来 《陕西教育》2008,(10):63-63
语文教育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于人文性与工具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语文课标的要求,语文教育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学做真人,即学思想、学求知、学做人。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大语文"应该着重于扩大语文的使用范围.<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课本都十分强调用语文来学语文;许多语文界的有识之士也十分重视用语文来学语文.但是语文教育要从训练为主的教学转向使用为主的教学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钱威 《教学月刊》2000,(12):6-9
1997年11月《北京学》在“忧思中国语教育”专栏中发了三篇章,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王丽的《中学语教育手记》、薛毅的《学教育的悲哀》,从此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关于语教育改革的大讨论,在许多报刊发表了不少论争的章,成为教育改革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后来集中反映语教育研究论争的有两本书,一本是王丽主编的《中国语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一本是孔庆东等主编的《审视中学语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