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刚淮 《班主任》2011,(8):62-63
前段时间,一位叫蔡美儿的华裔教授出版了一本书《虎妈战歌》,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使她们顺利进入哈佛大学的经验故事,在美国教育界引起轰动,并引发了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达到了高潮,"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经由"虎妈"引发的家庭教育模式大讨论一出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的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严格管教两个女儿,“虎妈”列出的“家规”,  相似文献   

3.
《第二课堂(小学)》2011,(7):124-125
“虎妈”——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近日她出版了《虎妈战歌》一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一女也骂女儿是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  相似文献   

4.
雅敏 《今日中学生》2012,(32):22-26
【试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据称,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的故事,她要求女儿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  相似文献   

5.
宋亮 《教育》2011,(13):25
在企鹅出版社的大力推广之下,中美的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虎妈"蔡美儿严厉管教子女的无双故事。这个故事对美国人来说是如此离奇夸张,而在中国家长们看来,真的不算什么。在多数中国人看来,对孩子的管教自另有一套办法,为与"虎妈"叫板,中国媒体迅速推出了中国自己的另类家长——"猫爸",一个叫常智韬的人。家长热议"虎妈"和"猫爸"2011年早春,众多教育界人士就"虎妈"和"猫爸"的教育方法展开了讨论。他们的讨论着重探讨"虎妈"和"猫爸"走红的背景及原因。  相似文献   

6.
蔡闯 《成才之路》2011,(6):9-I0004
记载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教育方式的新书《虎妈战歌》近日在美国媒体部分刊发,引起北美地区对东西方育儿方式的热烈讨论。在有人指责"中国妈妈"管教过于苛刻的同时,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西方式教育过于宽容,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孔群 《广西教育》2011,(34):1-1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教授蔡美儿在其出版的《虎妈的战歌》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自己——“中国虎妈”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并获得成功:17岁的大女儿已被哈佛大学录取,小女儿12岁便已成为耶鲁大学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她为两个孩子制定的十条家规是其严厉教育的集中体现,比如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不准在某一天不练习钢琴或小提琴等。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个时期,美国一华裔母亲虎妈出了大名。据她说,她采取了中国式母亲教育子女方式,并取得了成功。她的经验已经传遍欧美,在国内也引起了热烈的议论。她管教两个女儿的方法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有时是非人道的。她骂女儿垃圾,要求她们每科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虎妈猫爸》一播出就迅速走红各大网络视频网站。虎妈成了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孩子的母亲"的统称,她们严格管教孩子,但不善于与子女沟通。与之对应的是猫爸,猫爸成了"对孩子采用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的父亲"的统称,他们宽容、善于和子女沟通。作为班主任,如何与以"虎妈""猫爸"为代表的的家长进行沟通,是新时代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美玲子 《教育》2011,(13):19-20
美国华裔"虎妈"的教育模式在中外引发教育讨论,上海很快出现了"猫爸"进行现身说法。两类家长的不同教育方式和风格,在媒体上引发了一场关于"虎妈""猫爸"的媒体大讨论。引发国际媒体热议"虎妈"蔡美儿的书在美洲、亚洲和欧洲几乎同时出版,书名不同,却值得推敲。美国版本的书名为《虎妈战歌》,中国版本叫做《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德国的版本则为《成功之母》。有媒体认为,中国出版商把它当成育儿经来卖,抱着一种学习借鉴的心态;德国版书名比较中性;而在美国之所以叫做《虎妈战歌》,更像是一种挑战,而且这个时候出版"不是巧合,是操作"。就在该书在美国发行之时,2010年年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调查结果出炉,第一次参加测评的上海学生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这次的PISA结果震撼国际,更让美国坐不住了:他们自己的学生成绩几乎在中游水平。美国在线杂志《石板书》认为,中美青少年成绩的对比让美国暗淡无光。《纽约时报》援引里根政府时代教育部官员切斯特·费恩的话说,他又有了当年苏联抢先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时美国人的震撼感。"虎妈"确实刺痛了美国人的神经,《洛杉矶时报》把她的书描绘为"像病毒一样蔓延"。  相似文献   

11.
李亚敏 《教育》2011,(16):5
在美国颇受争议的《虎妈战歌》,在国内易名为《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在中信出版社出版。"虎妈"蔡美儿为何能引起一场关于中西教育的大讨论?笔者对这本书是先闻其声,后见其文,  相似文献   

12.
华裔妈妈蔡美儿在美国用极其苛刻的要求和严厉的方法教育女儿,使其成为她理想中的学业成绩优异、琴技出色的孩子。为此,她写了一本书,希望分享她的成功经验。这本《虎妈战歌》的中文版取名为《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也许是因为出版商认为这是一个家庭教育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3.
教育时评     
教育宜取虎妈猫妈之长虎年岁末,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法学教授蔡美儿的《虎妈战歌》一书因讲述自己对女儿的严厉教养方式在美国引发了一场关于中美教育的论战。《华尔街日报》以《中国妈妈为何更胜一筹》为题摘录了此书的部分章节,虎妈还登上最新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基本问题年年相似年年同,但是,2011仍有一些令人难忘的重大事态,刻画出强烈的年代特征。一是"虎妈狼爸"的教育。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的一本《虎妈战歌》,使得"中国虎妈"风靡世界。而后,又有鼓吹"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中国狼爸"登场。其  相似文献   

15.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任何人都对此充满憧憬。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做?虎年岁末,美国《华尔街日报》以《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为题,刊登了美籍华人教授蔡美儿的作品《虎妈战歌》,高调赞誉被称为虎妈的中国母亲严苛的育子之道,中国妈妈战胜美国妈妈的说法一时喧哗。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  相似文献   

16.
“虎妈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写了一本讲述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的书,叫《虎妈战歌》,其中记述了她的"十条家规":1.不准在外面过夜;2.不准参加玩伴聚会;3.不准在学校里卖弄琴艺;4.不准抱怨不能在学校里演奏;5.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6.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7.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8.不准在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  相似文献   

17.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中虎妈毕胜男和海归教育专家唐琳截然不同的教育风格引起热烈讨论,这让我又想起几年前蔡美儿教授的教育随笔——《虎妈战歌》。该书当时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期间还因《华尔街日报》以"为什么中国母亲更胜一筹"为题,选登了《虎妈战歌》中的一些片段,讨论迅速升级为中西教育谁优谁劣的论争。姑且不论两者孰高孰低,蔡美儿在书中明确提到的两个词"中国的父母"和"西方的父母",这两种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否与当下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2011,(7):10-11
《虎妈战歌》风靡美国,并在西方社会引起了教育孩子的大讨论。这股讨论潮同样也席卷到了国内。为什么虎妈的理论和教育孩予的方法会在西方社会引起如此大的震动?对孩子的教育,我们究竟该秉持怎样的观念?中西方教育理念在碰撞的过程中.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正>偶然间听说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名字是源于她的一本著作《正面管教》。书中通过对正面管教与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事例以及教育效果的对比、研究,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正面管教这种教育方法的优势,对不断促进教育工作者深入改革和研究,对不断改变孩子、促使其更加优秀具有深远的影响。结合《正面管教》一书,紧扣自身教育工作经历,我想来简要谈谈自己对正面管教理念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福建教育》2011,(3):5-5
48岁的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美籍华裔蔡美儿。以其新著《虎妈战歌》一举成名。书中所述对两个女儿严厉的教育。在美国社会掀起对东西方教育思维差异,对自身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大讨论。“美国虎妈”抛出的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