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写法”是古代诗词作家经常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他们在写思念亲人时,往往撇开自己,从对面写起,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作者运用“对写法”撇开自己,写亲人今夜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不知我在何处,如何度过除夕。写亲人思念自己,其实是自己“千里思故乡”。月夜杜甫今夜鹿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时诗人被叛军俘获,羁留长安;妻儿却远在鹿州, 彼此存亡未卜。诗人从对方落…  相似文献   

2.
学生写记叙文,有时写到对师长或朋友的思念之情常常爱直抒胸臆,也就是从自身写思念对方的表现,若一味用这种写法,文章就显得缺少变化。如果换个角度来写,不只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且还写对方对自己的思念,就是说,以人衬己,这样能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例如,唐朝诗人王维在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到:“独在  相似文献   

3.
1.唐代诗人王维,曾在重阳节那天写了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寄托自己对亲人的思念。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如果远在他乡,要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可通过电话、手机与亲人联系。假如王维生活在现代社会,他要通过电话来表达自己对家乡兄弟的思念之  相似文献   

4.
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日卒)语》中写道:“古人不废炼字之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我认为“平字见奇,朴字见色”这话很有道理,试举唐人一首绝句为例: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踵泪不乾。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是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作品,题名《逢入京使》,写的是征人思念故乡亲人的思想感情。前二句写征人远戍边疆,没有归期,企望故园,看到的只是漫漫长路,归期渺茫,惨然泪下。以至湿透了双袖仍流泪不止。在这种情况下,忽遇入京使者,思念故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张籍所写的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写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独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长,通篇不见思字,却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呢?这应是我们教学这首诗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静夜思》“疑是地上霜”一句中的“疑”,资料上有三种解释:①怀疑;②以为;③好像.我认为应释为“好像”更妥.因诗人独在异乡,思念家  相似文献   

7.
<正>唐代诗人张籍所写的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写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独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长,通篇不见"思"字,却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呢?这应是我们教学这首诗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余光中先生的诗作《乡愁》选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次第放大的意象来吟咏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新婚妻子的依恋和对祖国大陆的眷恋。全诗用“情感”维系,从个人经历来思考民族的命运、人类共同的命运,意蕴层面由“小我”到“大我”得以升华。一般鉴赏类辞书中把《乡愁》主题定位于渴望家园统一之情。这种隔不断的两岸情是缘何而起的呢?“我”是漂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诗集《光斑》的解读,发现其诗歌充满着“疼痛之感”。诗人运用浪漫现实主义的笔触,令这种疼痛表现出了对故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信仰的执着,从而探索出诗人作品中的根基性和向更为广泛的维度拓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唐朝初年,很多诗人都希望能在对外战争中建功立业,并在诗中流露出这种渴望。“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在《从军行》中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但是战争是残酷的,许许多多的将士捐躯沙场,留给亲人的只有无尽的思念和哀伤。  相似文献   

11.
古代诗人中最擅长借月抒怀的当属李白,他笔下的月融汇了诗人的许多情感因素。李白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投入“月”中,借月来抒发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抒发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悲苦,并把自己的理想也寄托给明月。  相似文献   

12.
《纸船》是冰心早期诗歌代表作之一。写于1923年8月27日,其时诗人23岁,她正乘船去美国留学,旅程漫漫,大海茫茫,眼看离祖国和亲人越来越远,诗人倍感孤独,恋母爱国的感情也越发浓烈。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爱母爱国的诗篇。副标题“寄母亲”语意双关,表达了对母亲和祖国的深深思念和无  相似文献   

13.
在古典诗歌中,有一种很特别的艺术手法,叫“对面著笔”,又称“反客为主”——把客体(对方)当主体描写。诗人在抒写思乡怀人之情时,不说或不仅仅说自己怎样思念家人,而说家人怎样思念自己,借助想象,对家人进行描写,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念之切。这种手法,古人称为“对面著笔”。具体摘取几例分析,以解读者之惑。  相似文献   

14.
李剑红 《家长》2014,(Z1):85-86
正过年是一种思念。这种思念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我们心灵深处打上的烙印。这种温暖的思念,足够陪伴我们走过一生。如果你在外地工作,每当临近回家过年的日子,你最思念的人是谁呢?我想大多数人最思念的是自己慈爱的母亲,因为对我们付出最多,却不求回报的人就是我们的母亲。而我最思念的亲人是我母亲的母亲,就是我的姥姥。我小时侯是在乡下的姥姥身边长大的,我对姥姥有极深的感情。每年过年的时候,姥姥都会买几朵漂亮的丝绸头花,给我和老姨、二姨过年时戴。因  相似文献   

15.
现行人教版选修教材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收录了屈原《九歌》中的《湘夫人》。教材对第二自然段中的“公子”一词的注释是指“湘君”。如果照这种理解,那么“思公子兮未敢言”写的是湘夫人对湘君的思念。  相似文献   

16.
感谢孤独     
少年不识愁滋味。之前,那些思念故乡,歌颂友谊,表达爱慕的诗词,再怎么绵长悠远,也迂回不到我心底。年少的我不能体会《静夜思》中诗人的思乡之情,也不能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深厚友情,更不能明了“过尽千帆皆不是。余晖脉脉水悠悠”中。诗人为何如此执着地“独倚望江楼”……  相似文献   

17.
李剑 《语文天地》2011,(12):63-64
一、杜甫的望月愁叹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在包含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作中,也有思念故土亲人的思乡情感。“月是故乡明”一句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此旬千古流传,成为思念故土亲人,忧国忧民的佳句。“月是故乡明”作为苏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创新导练第三专题,体现着这一单元的整体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纪念     
听着“183Club”的《纪念日》,突然好想把和叶叶的友谊留下个什么纪念,却不知写些什么来证明我们彼此的思念,只好把我写给她的信公开来,让大家知道对朋友的思念也可以如此深切……  相似文献   

19.
9月28日晴 听,有人在吟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当十五月圆之时,人人都会抬头仰望那轮明月,沉沉的思念,思念远在他乡的亲人,深深的祝福,祝福远在他乡的朋友。我思念着谁?默默祝福着谁?哦,外婆,是我的外婆。  相似文献   

20.
《我的外公》和《就这样被感动着》都是写外公的题材,同样是写亲情的,但取材和写作角度不同,文章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我的外公》和《就这样被感动着》都是写外公对自己的无私的爱,主题极为相似,立意也相近,但两篇文章却有着各自独特的心理感受。在写法上,《我的外公》对外公的一系列回忆是在车上想起的,由此及彼,从看到的事物联想到外公对自己的关心,从普通的生活场景中展示外公的形象,让人充分感受到亲情的可贵。而《就这样被感动着》情节较为简单,作者笔下的外公是他身边最亲的亲人,从外公背自己上楼感到亲人的爱这件“小事”,令“那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