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电脑档案库的建立近年,台湾一些管理专业档案的部门陆续把电子计算机手段引入档案管理之中.据报道,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已着手建立“企管文献摘要”电脑档案资料库,并已  相似文献   

2.
今年6、7月间去台参加中文传播研讨会时,与台湾新闻界有所接触,现写下对台湾新闻界的粗浅印象,供朋友们参考。 媒体大膨胀 自台湾当局1988年元月宣布解除报纸登记和张数限制(即“开放报禁”)以来,台湾报业获得了大发展,目前报纸总数已由当初的31家发展到288家,5年间增长了8倍多。报纸版面也大幅度增加,报禁期间规定每种报纸每天最多只能出3大张12个版,现在一些报纸出好几大张,像联合报、中国时报这样的大报有时一天出20张80个版,一份报就是一大摞,看都看不过来,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台湾多家报纸的地方新闻版,并不是各地新闻的拼凑,而是分别编印、自成体系的“地方报”,也就是说,专供台北地区读者阅读的是专登台北新闻的“台北版”,专供高雄、屏东一带读者阅读的是专登高雄、屏东地区新闻的“高屏版”,如此等等,这些地方版几乎涵盖了台湾的每个县市,使各地每天发生的新闻都得到充分、及时地报道池。因为这样,台湾报纸多集中于台北,其他城市报纸很少。众多地方版无形中加大了报纸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台湾当局拟出“档案法”主要内容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总统府国史馆”于3月28日声称,该馆草拟的“国家档案法”草案即将完成,俟完成后,即送“总统府”转“行政院”审核。  相似文献   

4.
网上书店在台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台湾网上书店的特点 1.类型多、初具规模台湾网上书店主要有四种类型(1)大出版公司的网上书店。目前台湾的网上书店大都是出版社为了推销自己出版社的书籍而设立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如远流出版社的“远流博识网”和天下文化出版社的“天下网上书店”。这些出版社依托已有业务网络资源进行网上发行与零售,对图书的发行和读者的心态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分析预测图书销售的走向,并且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证。(2)虚拟网上书店。这是一种纯粹的网上书店,主要特征是没有物理库存管理,通过与出版社或书店进行物流合作来实现图书销售。严格来说,这种书店只有“博客来网上书店”和“台湾亚马逊  相似文献   

5.
台湾学者呼吁从速建立“有声史料”去年11月20日,有百人参加的“台湾史研究暨史料发掘研讨会”在台北举行。此会上,提出了6篇学术性论文和3篇史料发掘报告。它们在时间上涵括自荷兰殖民者据台时期、明代郑成功时期、清代、日本殖民者据台时期及台湾光复以后;在内容上则有台湾开发历程、祭祀公业、文学、戏剧、平埔族古文书、日本华商泰益号帐册及大陆有关台湾情况等档案史料。这些将在会后编印成书,供学术研究机构参  相似文献   

6.
四、文章是别人的好? 1988年台湾有项“民意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人不买书”。另外一项调查则说:“有百分之四十六的人在选择礼物赠送亲友时,不曾考虑到送书。”前者“百分之六十五不买书”,与学校教育制度有关,升学主义致使书店采取以补习参考书为主干的经营方式,正是多年的痼  相似文献   

7.
台湾图书编目规则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图书馆的图书编目,过去一直沿用1949年“国立中央图书馆”修订出版的《国立中央图书馆中文编目规则》,及至1973年“国际图联”(IFLA)出版一系列国际标准著录规则(ISBD)后,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央研究院”联合邀请旅美图书馆学者、前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副馆长于镜宇,主持修订有关编目规则,历时一年,编成《中国编目规则草案通》后,遂中断。至1980年,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为推动图书馆自动化作业计划,与台湾“中国图书馆学会”合作组成图书馆自动化作业规划委员会,先后成立三个工作小组,集中台湾图书资料界学者、专家,分别就图书资料作业标准规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政府于1949年将其所形成的一部分档案及其所保管的少量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档案,运往台湾。其后,分别移送台湾“国史馆”、“中央研究院”等机关收藏。这一部分档案,绝大部分为民国档案(1912年—1949年)。 据不完全统计,台湾“国史馆”所收藏者有:“国民政府”档案(1925年—1941年),其中包括1925年以后的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档案,共十九万余件;“行政院”档案(1949年以前)七万七千余件;“内政部”档案(1949年以前)二十余万件:“外交部”档案(1917年—  相似文献   

9.
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自立晚报》“自立副刊”于去年底举办了一次问卷调查,显示台湾文坛去年发生的十件大事,大陆作家钟阿城作品的出版被列为第四,该报称之为“大陆作家钟阿城登陆台湾”。《自立晚报》“自立副刊”的调查,以1986年《台湾文坛十大事件》为题,向台湾地区抗战后(1945年)  相似文献   

10.
台湾当局亦图拟制“档案法”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海峡彼岸的国民党中常会在1987年6月10日同意了“国史馆”馆长朱汇森的建议,交有关主管部门及早研究制定“国家档案法”。  相似文献   

11.
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在台湾设有分馆,中华书局也设有分局,都是单一的发行机构。上海解放以后,交通阻隔,货源断绝,它们在台湾陆续翻印一些本版书维持,逐渐变成出版、发行机构,并且拥有自己的印刷厂。它们的招牌也变成“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和“台湾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五九年张元济先生在沪逝世。讣告发出后,王云五就在台湾公开插手商务,成立“总管理处”,自任“董事长”和“编审委员会会长”。张连生当“总经理”。现任“总编辑”是浦逖生博士(清华毕业,一九七八年一月就  相似文献   

12.
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清政府统一台湾、次年二月置台湾为府(隶于福建省,下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后,曾多次纂修台湾府志。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台湾地方文献者无不认为:台湾府志共有五部,“初作于康熙三十三年,观察高公拱乾成之”。(简称《高志》)①但近年上海图书馆新发现一部罕见的《台湾府志》,(以下简称《蒋志》)该志共十卷,清  相似文献   

13.
据香港报载,台湾“新闻局”于今年7月间发布了《出版品进出口管理与辅导要点》,主要内容为: 新闻纸、杂志的进门,要送“新闻局”核发进口证明文件,向海关办理进口手续。大陆出版物进入台湾,依下列条款办理: 一、中共机关及个人出版之出版品,一律禁止进入台湾地区,但政府机关、学术研究及大众传播机构,因业务需要得备文载明出版品名称及详细用途,向“新闻局”专案申请核准其进入台湾地区。该专案核准进入台湾地区之出版品,应由申请者负责妥善保管,禁止其散布流传。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储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清朝中后期,清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提出"以防夷而治台"的政策。同治十三年(1874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间,沈葆桢两次作为钦差大臣赴台,提出一系列开发台湾的措施。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沈葆桢积极引进外国机器,聘请外国技师,开办基隆八斗子煤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机器采矿业。沈葆祯调任之后,继任者丁日昌也主张发展台湾经济,开发台湾的矿业。中法战争后,台湾巡抚刘铭传重兴深受战争破坏的基隆煤矿。光绪十二年在沪尾设立官办樟脑、硫磺厂。光绪十四年又设立官办机器锯木厂。这一系列举措,开启了台湾经济近代化的先河。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上谕档、录副奏折、电报档等档案中,编选清末台湾兴办矿务有关史料,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台湾地区储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清朝中后期,清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提出"以防夷而治台"的政策。同治十三年(1874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间,沈葆桢两次作为钦差大臣赴台,提出一系列开发台湾的措施。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沈葆桢积极引进外国机器,聘请外国技师,开办基隆八斗子煤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机器采矿业。沈葆祯调任之后,继任者丁日昌也主张发展台湾经济,开发台湾的矿业。中法战争后,台湾巡抚刘铭传重兴深受战争破坏的基隆煤矿。光绪十二年在沪尾设立官办樟脑、硫磺厂。光绪十四年又设立官办机器锯木厂。这一系列举措,开启了台湾经济近代化的先河。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上谕档、录副奏折、电报档等档案中,编选清末台湾兴办矿务史料,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台湾有约60万个安装了有线电视(即“第四台”的家庭,他们最近打开电视,都可以清晰地收看到中国大陆中央电视台(简称CCTV)的节目。面对这些“从北京来的新闻和娱乐节目”,台湾人感到了一种亲切和好奇,台湾的传播媒介同样也受到了某种冲击。中国大陆的新闻和娱乐节目开始大规模进入台湾人的家庭,是始于1991年底。1991年9月。“亚洲卫星一号”(“亚卫一号”)开始播放各地的电视节  相似文献   

17.
九、台湾的书展台湾较大型的书展开始于60年代后期。主要分为展示与销售两种形式。80年代中期以前的书展主要有每年春秋两季的书展、一些个展及在海外举办的书展;1987年底开始举办的台北“国际”书展,将书展的规模与影响全面扩大。此外,台湾出版业者还参加了许多国际书展。1.春秋季书展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有“文化沙漠”之称。随着文化发展特别是出版业的逐步强大,这一状况到60年代中期已发生变化。而台湾当局更是急于昭示“沙漠”已变“绿洲”。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大型书展出现了。1968年10月25日,台湾“内政部”(出版处)在台北市舟山路侨光堂举办了台湾的第一届“全国”图书杂志展览。书展共设摊位80个,展出图书5000余种,杂志200余种。“副总统”严家淦亲自到会致辞。由于场地太小,还有许多出版社未  相似文献   

18.
康熙六十年四月(1721年5月)朱一贵因不满清廷驻台官员横征暴敛,滥捕砍竹民人,与李勇等五十二人,在台湾罗汉门举旗起义。不久杜君英在淡水等地响应,起义军很快发展到数万人,几乎攻占了全台。义军拥朱一贵为中兴王,以永和为年号,并发布讨清檄文,声称“横渡大海,会师北伐”。闽浙总督满保得到台湾府治失陷的禀报后,立即调水师提督施世骠、总兵蓝廷珍率兵渡海,前往镇压。起义军在内有纷争,外遇强敌的情况下,作战连连失利。七月底朱一贵等被俘,后被押至北京凌迟处死。其余部众,隐匿山中,继续坚持斗争,直至雍正元年,王忠等人被俘,起义最后失败。本组史料除选自馆藏内阁兵、刑两科史书外,另有五件从满文朱批奏折中译出(文中题目以*标明),反映了这次起义的基本情况。现予公布,供研究参考。本组史料满文部分由安双成审定。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上海文学》第四期,发表了台湾作家於梨华的短篇小说“涵芳的故事”。《当代》创刊号,发表了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据说,《当代》第二期即将发表台湾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杨青矗的短篇小说“低等人”。这些作品的发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有关情况,特发表这篇台湾作家介绍。  相似文献   

20.
《史记》,存八卷二册。蒙古中统二年(1261)平阳道段氏刊本。此版本《增订四库简明目标注》有记。台湾中央图书馆藏。《二妙集》,元泰定四年(1327)河东段氏刊本。台湾中央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