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突出地强调了实行两个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两个转变对高等学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应该主动适应这两个转变。 一、实行两个转变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此,笔者着重对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适应“两个转变”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陈文宝,马世儒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了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两个转...  相似文献   

4.
职校应迅速开设集约型生产教育课程陈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样的战略决策,完全正确,我们应...  相似文献   

5.
应迅速开设集约型生产教育课程陈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样的战略决策。完全明确,我们应坚决...  相似文献   

6.
1996年是个关键年。 去年9月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们提出了今后15年的宏伟规划。会议指出: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今年是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斗的第一年,也是实行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新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为全国人民描绘出来来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蓝图。实现这一远景目标的关键在于实行两个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实现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至关重要的一着是确保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国家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突出强调了实行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李鹏总理在《建议》说明中明确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抓好科技和教育。可见,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中承担着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随着这两个转变的实施,使得产品的技术含量迅速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逐步高技术化,对生产工艺与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作为我  相似文献   

10.
牵住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国民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去年...  相似文献   

11.
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指导我们工作的重要方针。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原则上讲很简单,就是两句话: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但落实到具体操作上,又有不同的层次和特点。在这里搞好国有企业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础,实行科技兴农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性因素。一、…  相似文献   

12.
战略机遇途径─—“九五”期间加强乡镇企业职工教育的思考山东薛为春,韩军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质协全国用户委员会的倡导下,我们通过让用户满意活动,提高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增加了效益,促进了企业发展。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积极向全社会倡议深入开展用户满意活动,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  相似文献   

14.
对成人高等教育价值的思考胡凤英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规划了我国“九五”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并明确指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  相似文献   

15.
两个转变给职教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黄元山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  相似文献   

16.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体制上从国有公办向一主多元转变:投资体制上从政府包揽向多元筹资转变;领导体制上从高度集权向自主办学转变;招生就业上从统招统配向市场选择转变;办学环境上从囿于国内向融人国际转变:学校规模上从千人校园向万人大学转变;后勤服务上从统包统管向社会化转变。这些变化要求高校领导从“管理”到“经营”的领导理念转型.从“操作”到“运筹”的领导方式转型.从“执行”到“竞争”的领导能力转型,从而实现对高校的科学领导。  相似文献   

17.
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是社会经济基础结构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转变,无疑会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带来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影响。一、学习理论、转变观念转型时期的第一个根本性转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电大在参与初中后、高中后的毕业生分流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传统的计划招生分配指标相对软化,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新形势下,经济的发展遇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江泽民总书记就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基本要求曾明确指出:“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技教育与…  相似文献   

19.
加速实现两个根本的转变北京大学教授范家骧《建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第一个转变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也同时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培养分配即“统包统分”模式向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机制转变。这种转变促进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大学生档案:一是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二是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