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于广域高性能应用程序来说,轻路径提供了10Gbps的连接,并且拥有PIC—E接口的多核主机可以达到这样的速率。然而要在远隔上千英里的主机之间维持这样的高吞吐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目前这方面的性能研究还很有限。我们对两种基于不同技术达到高吞吐率的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a)基于TCP/IP协议的10Gbps以太网;(b)无限宽频及其扩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融合了PC的以太网等功能。介绍了有线通信终端的软硬件平台,使用USB2.0 HUB和USB转以太网芯片,在嵌入式硬件平台上设计了双以太网接口,然后使用Eclipse集成开发工具,采用Java语言编程实现了双以太网IP地址设置软件,并通过功能测试验证了双以太网的接口功能。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嵌入式硬件平台多以太网接口的设计问题,而且为Android平台多以太网接口的IP地址设置提供了有效的扩展方法。  相似文献   

3.
DALI总线照明系统以太网控制网关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DALI总线和以太网的数据通信技术,利用高性能嵌入式ATmega128硬件开发平台,实现了DALI总线协议与以太网协议之间的相互转换,使DALI总线能够方便地接入以太网。利用在嵌入式平台上构建动态Web Server实现B/S控制模式,且能通过浏览器浏览Web页面实现对DALI网络中各设备的监控。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由可编程控制器构成的工业以太网的方案和步骤,并设计了基于西门子S7系列PLC和工业以太网的啤酒发酵温度模糊控制系统。实践表明,该工业以太网平台通信正常,运行稳定,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结合以太网的特点,讨论了以太网介入工业控制领域的几种途径,并给出相关实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控制网络中以太网的地位和前景做了尝试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为了支持有线移动节点的上网请求,提出了虚拟子网的概念,结合NAT和ARP伪装技术设计实现了一个即插即用接入网关对移动节点的IP地址进行透明分配和数据包的动态路由,为有线移动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透明的移动服务平台.实验测试表明:该平台达到了全透明的设计目标,获得了较高的吞吐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基于802.11协议的无线网络的广泛的应用,提高网络的吞吐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算法以提高空间重用为目的,调整载波侦听阈值和速率或发送功率和速率。这些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总的吞吐率,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EtherCAT 作为高性能工业以太网的代表,凭借其低延迟、高速率、高吞吐率等特点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目前 EtherCAT 从站需要依赖国外专用从站控制器芯片以保证网络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 FPGA 芯片代替专用从站控制器芯片的 EtherCAT 从站软硬件方案。利用示波器测量 EtherCAT 从站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与其它采用专用控制器芯片的 EtherCAT 从站方案相比,可提高 EtherCAT网络的实时性能,减小通信周期抖动。该方案降低了 EtherCAT 从站实现成本,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满足工业通信高实时性、低时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沈德潜说过,曹操诗有吞吐宇宙之象。(《古诗源》卷五)笔者以为此语可谓知音。恰巧《短歌行》最后一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吐露出作者自己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以下我们就借用“吞吐”二字来赏析此诗的美。  相似文献   

10.
本在对千兆位以太网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千兆位以太网对多媒体业务传输QoS的支持性能,在此基础上对千兆位以太网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