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杨建新 《考试周刊》2010,(25):152-153
一、教学“空白”的含义 1.“空白”的含义。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空白”是虚,物象是实,虚与实辩证地统一于艺术品中。“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在于求其空灵,不是空而无物,而是虚中求实。  相似文献   

2.
留白     
中国画,讲究留白。留白,看似空白,其实不是。留白是经过人思考所留下的空白,是有意为之;它不仅突出了图画的主要部分,还给予观赏者充分的想象空间,不同于没有经过思考而遗留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对诗歌翻译有一定的影响。同一诗歌进行不同翻译有其合理性。同一诗歌翻译的多样性并不是无限的,它受原作品意义空白域的限制,只能在意义空白域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4.
提倡"空白",讲究"空白"艺术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但应根据实际需要出发,不能为"空白"而"空白",如果"空白"太多,或"白"得无意义,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白"了,更谈不上什么"空白"艺术。只有所空之"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的效率,才算布得恰当、布得巧妙,才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颜色的气息     
不是雪的白色,不是霜的白色,也不是浪的白色,更不是云的白色。不是被涂上的白色,不是没有被涂上的白色,也不是被漂白的白色,更不是空白的白色。不是耀眼的白色,不是纯洁的白色,也不是开始的白色,更不是结束的白色。而真正的白色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颜色的气息     
白色 不是雪的白色,不是霜的白色,也不是浪的白色,更不是云的白色.不是被涂上的白色,不是没有被涂上的白色,也不是被漂白的白色,更不是空白的白色.不是耀眼的白色,不是纯洁的白色,也不是开始的白色,更不是结束的白色.而真正的白色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颜色的气息     
白色不是雪的白色,不是霜的白色,也不是浪的白色,更不是云的白色。不是被涂上的白色,不是没有被涂上的白色,也不是被漂白的白色,更不是空白的白色。不是耀眼的白色,不是纯洁的白色,也不是开始的白色,更不是结束的白色。而真正的白色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画家作画,绝不会把整个画面画满景物,往往会留下一定的空白。巧妙的艺术空白与景物对照,会使作品更加增色,无景胜有景。电影、电视、舞台艺术等都有一定的艺术空白。在阅读教学中当然不可没有一定的合理的空白。课堂教学中的空白和绘画不同的,不是空间上的空白,而是时间上的空白,即所谓的教学停顿。它看似无声、冷场。但此时学生的思维异常的活跃,他们或沉浸在对课文的回味中,或紧张地思考着老师的问  相似文献   

9.
<正>留白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留出空白,达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需要留白,但课堂教学留白有别于艺术大师作画的留白,它不仅仅是一种空白,更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它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通过讲述、讨论、交流等方式明确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提出问题、布置练习等方式留下空白,引发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内思考与探究,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白不是避而不谈,也不是简省,更不是避重就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日记本上,有一处空白,这并不是一块普通的空白,而是我特意留的——仅仅是为了一只小小的虫子。这也不是一只极普通的虫子,它嵌我的书页中,每一根触须,每一只脚都那么完好,仿佛一会儿就会爬走。可惜它已经是薄薄、扁扁的一片。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常有“空白”,这些“空白点”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和无奈,而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和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补上言语的空白、情感的空白以及意境的空白,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空白”又叫“化白为黑”“计白守黑”,它原本是绘画术语,指画面中不着墨设色的空白之处。空白不是空洞无物,而是以不着墨的“白”表现着墨色的黑,它表面上虽然无象,其实无象本身就是意象的重要内容,是绘画艺术中一种以虚写实的技法。  相似文献   

13.
正我写日记,每天都写一则,哪怕写一则流水账,我都要写,只要活着。我不希望有一天的空白,在我,一天的空白,那不是日子的空白,而是生命的空白和虚度。认真地写完真实生命中的每一天,我就觉得自己宝贵的生命完成了一次大圆满。新的一页翻开,那是鲜活生命的又一次重生和轮回。写日记,始于读高中。因为有日记相伴,我年轻的生命里溢满浓郁的花香。  相似文献   

14.
浅谈幼儿园“空灵型”环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灵型”环境主要包括一日活动中教师留给幼儿的自由思考的时间,创设的幼儿自由操作的活动空间,在活动室环境(主要是主题墙)的创设中留有的空白。其创设思路是,在教育的紧要处有意留下一些空白,让孩子自己去想象、思索、玩味,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但这种所谓“空白”并不是真正的空无一物,  相似文献   

15.
泛而言之,课堂的导语不是一般的课堂语言,而应是艺术的语言。教师的每一句导语在课堂内生成,都带着一种情绪色彩,它与学生、课本内容及环境一旦构筑成为一个和谐的有机系统,便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品质。导语之所以要留有空白,是因为"文本空白"需要阐释,学生需要在"多义"与"空白"的环境中展开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6.
布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从“空白”与物象的构造关系上看,“空白”是虚,物象是实,虚与实辩证地统一于艺术之中。这里的“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在于求其空灵,不是空而无物,而是虚中求实。比如在绘画艺术中,就很重视追求“妙在空白”“难得空白”“空白是画”,“尝见一副八大山人画鱼,在一张白纸的中心勾点寥寥数笔,一条极生动的鱼,别无所有,然而顿觉满纸江湖,烟波无尽。”(黄宾虹语)整张纸的“空白”使人觉得是水,鱼以“实”出,水以“虚”生。…  相似文献   

17.
刘杨 《现代语文》2009,(1):79-80
西洋绘画与中国绘画的最大不同,是西洋绘画讲究的是满,是用大量的厚重的色彩去充盈画布;而中国的绘画,在一枝梅、一茎兰、一抹烟云笼春山之外,是大片大片的空白。这些空白不是作者无物可画,而是作者有意为之,引观者于这空白中生出无限遐思,体味无穷的韵味,成“意蕴”一说。此谓留白。  相似文献   

18.
李杰 《中国教师》2009,(Z2):419-419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留下"空白",也就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留有明确的答案,不是所有的时间都被"讲"、  相似文献   

19.
在苏教版高中数学的教材中,每一页都有大约7厘米宽的"空白区域",在这部分区域内,除了一些扩充的内容如名人数学家的介绍和一些少量的编著说明之外,还有很大一片区域是完全空白的.当然,肯定不是因为要介绍数学家而预留这么大的一片空白区域,那么教材编写者为什么要预留出这么多的空白区域呢?我想这应该是编者考虑到实际的需要而预留的吧.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这片空白区域是专门提供给学生,做笔  相似文献   

20.
布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从"空白"与物象的构造关系上看,"空白"是虚,物象是实,虚与实辩证地统一于艺术之中.这里的"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在于求其空灵,不是空而无物,而是虚中求实.比如在绘画艺术中,就很重视追求"妙在空白""难得空白""空白是画","尝见一副八大山人画鱼,在一张白纸的中心勾点寥寥数笔,一条极生动的鱼,别无所有,然而顿觉满纸江湖,烟波无尽."(黄宾虹语)整张纸的"空白"使人觉得是水,鱼以"实"出,水以"虚"生.故艺术品中的"空白"体现一种"虚灵"的"空间感型",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