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的体育成绩和在体育课是否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运动动机决定的。教育学及心理学专家认为:运动动机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教师能充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运动动机,学生将更加积极有效地学习练习。本文从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及如何合理激发学生学习的体育学习内部动机等方面加以探究,试图为教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内部动机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动机因素出发,试图说明中学生的体育动机是影响其体育锻炼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中学生个体内在因素(自我效能、期望价值、目标设定)、体育兴趣和社会支持(父母影响、学校支持)是关注的焦点,这些因素对个体的自我认知系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进而影响其体育锻炼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为丰富国内自我决定动机与体育学习效果的研究视角,系统综述了2000-2018年期间国外有关自我决定动机理论与体育学习效果的研究文献,探讨了自我决定动机对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情感态度和认知学习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主性动机对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体育学习愉悦感、参与度、努力度和未来继续参与身体活动的意愿等方面的影响得到了肯定;2)自主性动机与运动技能和认知学习之间关系仍不明朗,有待更多的研究进行证明和挖掘;3)控制性动机和无动机对各维度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仍未达成共识,有待后续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建议未来相关研究应加强自主性动机与运动技能和认知学习效果的关联研究,进一步关注控制性动机和无动机对各维度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增加纵向研究和序列研究的比例,探讨自我决定动机对不同性别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关于目标定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研究是体育心理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领域之一 ,目标定向对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动机模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体育运动中的目标定向理论为基础 ,着重研究在体育教学中两种不同的目标定向即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以及体育教学中学生目标定向的形成和培养。  相似文献   

5.
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动机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动机因素出发,试图说明青少年的体育动机是影响其体育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青少年个体内在因素(自我效能、期望价值)、体育兴趣和父母影响是关注的焦点,这些因素对个体的自我认知系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进而影响其体育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6.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在因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认知派观点和两种激励理论的学习,对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有了更高的认识,并运用到具体的体育教学中,进行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从而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标定向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在理论上的相近之处,从情景和个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创造的动机气氛,进行8周的实验,来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气氛下,学生的目标定向和动机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学中创造任务掌握气氛有利于学生任务定向的形成,以及体育学习内部动机的提高和缺乏动机的降低,而体育教学中自我表现气氛会降低学生体育学习的内部动机;自主需要、归属需要和能力需要是影响体育学习动机水平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目标定向理论的观点,考察体育课中的两种动机气氛对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成就的影响。以246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教学方式进行体育教学。结果发现,动机气氛因素在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能力知觉几个动机变量上均存在主效应,但性别因素主效应和两因素产的交互作用在这几种动机变量上均没有达到显著性。采用学习气氛的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动机,促进其任务定向,减少其自我定向,并提高其能力知觉。而采取成绩气氛的教学方式则使学生的动机水平下降,并且增加其自我定向,降低其能力知觉。提出在体育课中应创设一种学习气氛,以便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动机,实现健康体育的教学宗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在线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在线体育学习自主动机、在线体育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探究在线体育学习投入的形成机制。方法:采用大学生在线体育学习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调节体育行为动机量表、远程学习投入量表对1 03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变量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在线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在线体育学习自主动机分别在社会支持与在线学习投入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值分别为53.90%、35.05%。在线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在线体育学习自主动机在社会支持和学习投入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值为10.94%。结论:(1)大学生社会支持能够促进大学生在线体育学习投入状态;(2)在线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在线体育学习自主动机分别以完成学习任务、满足锻炼需求为导向中介了社会支持和在线体育学习投入的关系;(3)链式中介关系中在线体育学习自主动机是影响在线体育学习投入的近端因素。今后开展在线体育学习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和兴趣,着重激发学生在线体育学习的自主动机,进而最大程度提升学生在线体育学习的投入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学习投入理论探讨自我效能感、主动反刍和自主性动机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基于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习投入量表、主动反刍分量表和自主性动机分量表,以2 754名本科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运用Mplus 8.3进行数据回归分析。结果:(1)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了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β=0.405,t=13.639,P<0.01);主动反刍正向预测了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β=0.519,t=21.395,P<0.01)。(2)主动反刍在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β=0.210, 95■CI[0.178,0.244],P<0.01)。(3)自主性动机正向调节了自我效能感对主动反刍的作用效应(β=0.297,SE=0.049,t=5.994,P<0.01),同时正向调节了主动反刍对体育学习投入的作用效应(β=0.241,SE=0.712,t=3.386,P<0.01)。结论:自我效能感、主动反刍和自主性动机是大学体育学习投入的重要预测因素;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学习...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能力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初中生坚持体育锻炼的心理动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与动机选择行为表现的制约因素。研究认为,立足体育课程目标,转变教学观念;开发多元立体课程,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创新体育课堂组织形式,突出个性化教学;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有效激发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运动身体自我对大学生体育内在动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480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心理需要感知和体育内在动机等问卷的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和体型管理等变量对大学生体育内在动机产生直接效应,并且体能素质、技能素质、身体健康、运动效能、体型管理和负面修饰等变量分别通过能力感、自主感和归属感等心理需要变量间接影响大学生体育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介绍中外学者有关动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 Krashen的“i+ 1”理论,重点探讨外在因素一课堂信息输入量对英语学习中动机的影响,并通过实证调查验证了该因素与动机的相关程度,并从如何把握课堂信息输入量入手,提出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高等医学院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内在动机,在体育课程参与方面的不同特点。结果表明:1)从动机水平上大体可以分为3个层次,认知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水平最高;崇高理想动机和义务动机居于中间水平;依附动机和受迫动机水平最弱。2)在性别差异方面,认知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和依附动机水平P>0.05,性别差异不显著。崇高理想动机、受迫动机和义务动机水平P<0.05,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体育中,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因此,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包括各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和成就目标取向的关系作调查研究。对412名不同专业一二年级的大学生,采用体育锻炼参与动机问卷调查(PMQ;Gilletal,1983),体育任务和自我取向问卷(TEOSQ;Duda&Whitehead,1996),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成就动机作评价。分析显示目标取向与个体动机模式(例如团队精神,技术提高等)相关,自我取向和不同的个体动机模式上存在显著联系(如社会地位和赏识)。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可以通过提高目标取向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胡小岗 《体育科学》2003,23(1):21-23,31
以258名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对象,根据交互作用原理考察了动机因素与学习策略对大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效能、任务定向目标、内在动机等动机因素和学习策略均与体育技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定向目标、外在动机与学习策略和体育技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任务定向目标、学习策略对体育技能水平构成显著回归效应,可解释体育技能水平的66%的变异;内在动机通过影响学习策略间接影响体育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体育学习中成就目标定向与多维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究初中生体育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多维学习动机的关系.方法:采用<运动中的任务和目标定向量表>和<体育情境动机量表>对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的240名初中生进行测量.结果:(1)任务定向与高自我决定的体育学习动机显著相关,而自我定向与低自我决定的体育学习动机显著相关;(2)初中生体育学习中存在3类复合目标定向类型:高任务/高自我型、中任务,中自我型和高任务,低自我型;(3)3类复合目标定向型学生在多维体育学习动机方面有显著差异;高任务结合适宜自我目标定向与高自我决定体育学习动机水平显著相关.结论:初中生体育学习高任务目标定向单独或结合适宜自我目标定向与高自我决定学习动机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段钰莹 《体育风尚》2020,(1):221-221
本研究以青岛市某电子学校545名男女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的视角出对中职学生的体育动机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以及体育动机同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谭福  李村  马启忠 《冰雪运动》2005,(1):45-45,49
速度滑冰教学是一种技术性教学,非智利因素在速度滑冰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强调学习动机,对体育教学有特殊的意义.自我效能理论是动机学习理论体系中的一种有代表性的理论,在当前的速度滑冰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提高自我效能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0.
王昱 《当代体育科技》2023,(16):136-140
运动动机是指推动个体参与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是人们在头脑意识中形成的积极或消极进行体育活动的愿望与意向。在中学生群体中,学生积极进行体育活动锻炼的人数以及男女比例呈现出不均衡、不稳定的特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运动动机理论,就如何促进中学生体育课堂运动参与进行论述,希望能为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