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孟子》一书中引用、论说《诗经》多达38处,主要目的在于借以充当立论依据。孟子在对《诗经》的论说中,提出了著名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说《诗》观点,但是,受其引《诗》功利性目的的影响,孟子对所引诗句的具体阐释带有脱离文本而迁就应用的倾向,从而导致了孟子说《诗》理论和用《诗》实践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孟子》一书中引用、论说《诗经》多达38处,主要目的在于借以充当立论依据。孟子在对《诗经》的论说中,提出了著名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说《诗》观点,但是,受其引《诗》功利性目的的影响,孟子对所引诗句的具体阐释带有脱离文本而迁就应用的倾向,从而导致了孟子说《诗》理论和用《诗》实践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作为民族精神与民族智慧结晶的《诗经》,是中学生必读的中华经典之一。在教学中,《诗经》一般都被当做纯粹的文学作品进行解读,丧失了先贤立言之本意。从《诗经》的创作、收集和功用可以看出,《诗经》是源诗教而生,为诗教而用,三百篇皆有关君臣、夫妇等人伦大道。在《诗经》教学中加入义理阐释的内容是符合《诗经》源政治而生的本性的,这也有利于学生在咏读中修身养性,培养心怀天下的美好品质。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一部巨著,"芣苡"一篇出自其《国风·周南》。本文主要以古代诗论中的有关理论为基础,从诗歌的章法结构、创作手法等多个角度来赏析该诗,从而挖掘该诗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5.
袁枚对《诗经》的文学诠释围绕其诗学核心范畴性灵而展开。他认为《诗经》都是“直写怀抱”的性灵之作,肯定其中描写男女情爱的诗篇;指出《诗经》风格多样乃是因为诗人性情多样,否定《诗经》皆“关系人伦日用”之说;反对多附会、以琐屑为功的考据说《诗》与脱离文本说《诗》,发展孟子“以意逆志”和提出“歌”以悟《诗》的接受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琴 《云南教育》2015,(Z1):62-63
古诗是我国浩瀚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多少文人墨客以诗明志,以诗传情,以诗写史,成就了无数流传千古的大诗人。教学古诗,要让学生会读古诗,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要让学生能正确书写诗句,借助工具书了解诗意,初步了解诗人表达的是什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获得审美体验,享受古诗的审美趣味。教学语文出版社S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出塞》这首古诗时,笔者按照  相似文献   

7.
《诗经》的爱情诗怎么教?若无视漫长的中国诗教历史,显然是虚无主义态度;若一味沿袭传统诗教,显然不能引导学生面向未来.只有对《诗经》爱情诗进行准确的教学定位,我们才能养育当代学生的“青春”,传承中国先人的“朝气”,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思无邪”出自《诗经》,孔子断章取义地引用,表达了《诗经》的社会功用。孔子的理论是在当时用诗读诗十分盛行的时代背景中产生的,这个理论提高了《诗经》在文学乃至政治中的地位,促进的文学的发展。同时,它也规范了文学的情感范围,使儒家功利主义文学观深入人心,对文人的修养、文学的创作和诗者的鉴赏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的爱情诗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的情感生活,其思想内涵从现代的眼光看来仍具有很大的价值。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诗经》为"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研究《诗经》中的婚恋诗,不仅可以做文学的解读,还可以做历史的考证,追溯《诗经》时代人们恋爱、婚姻生活的状况。下面,笔者就采取对《诗经》文本解读以及对周代婚俗考证,对其婚恋诗作一归类总结。《诗经》中的婚恋诗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以说理性著称于世。《孟子》中引经据典之数不少,尤其《诗经》为最。本文立足于此,首先分析《孟子》引诗的三种方式,包括前置型、后置型以及论诗;然后,文章从孟子的引诗特点出发,探讨了其中主要的诗学观,包括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以及曲解;最后,文章着眼于《孟子》诗学观中的矛盾之处,从时代、文本、个人三个方面给出了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1.
《荀子》之于《诗经》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呈现了从孔子、孟子到汉儒的继往开来:通过对孔子"删诗"和论《诗》的回归,对孟子说《诗》方法的承继,对《诗经》中思想政治教化价值的定向选择,借以达到其以《诗》"证礼""隆礼"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诗论确定了以诗为史、以诗为教、以诗言志(情)三重功能指向,汉代偏重以诗为教的诗学观,强调诗歌的政教功能和知识性价值,忽略个体情感价值和主体精神;魏晋诗歌继承了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又多有变创发展,以诗为教的诗学功能得以弱化,代之以诗言志(情)的提升,并促进诗歌知识性价值与抒情性价值的融合。在创作领域也将《诗经》由政教经典作为文学范本加以借鉴吸收,使《诗经》比兴手法得到丰富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卿大夫赋诗言志已经消歇,更加注重对《诗经》意义的探讨。孟子为了宣扬他心中的王道和儒家思想,不仅强调《诗经》的历史价值和政治作用,并且提出了“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诗学理论,对后人理解文学作品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游说诸侯的过程中,孟子以《诗》证史,为自己的仁政学说提供让人信服的依据,《诗经》在孟子的手中成为了证成己说的权威文献根据。  相似文献   

14.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卿大夫赋诗言志已经消歇,更加注重对《诗经》意义的探讨。孟子为了宣扬他心中的王道和儒家思想,不仅强调《诗经》的历史价值和政治作用,并且提出了“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诗学理论,对后人理解文学作品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游说诸侯的过程中,孟子以《诗》证史,为自己的仁政学说提供让人信服的依据,《诗经》在孟子的手中成为了证成己说的权威文献根据。  相似文献   

15.
《诗经·卫风·木瓜》的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诗经》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本文从认知视角,应用概念合成理论对《木瓜》中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进行分析,验证了概念合成理论对《木瓜》的意义建构过程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从广度上扩展了对《木瓜》的研究,也为大家赏析《诗经》的文学魅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涵泳是方玉润阐释《诗经》的主要方式,他主张在不拘泥于前人阐释的前提下,借鉴诠释学和修养论中的涵泳方法以推原诗人始意。在涵泳方式上,强调通过文学性的途径来体会关于教化的诗旨,使读者由“被领会”转向“主动领会”,扩大了《诗经》的情感指向,并由此构建了一套以文学为途径来诠释《诗经》诗教思想的完整的《诗》学体系,体现出文学与经学交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孟子对孔门诗教意义的生发,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然而人们却往往忽略了诗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背景,那就是孔子至孟子时,《诗》正经历着由与乐舞结合走向分离的过程。把这一背景纳入考量范围就会发现,在《诗》学巨变过程中,孟子在《诗》的政教意义的最终赋予上具有其他诸子难以企及的贡献。孔子之时,诗乐舞尚未分离,《诗》教即是乐教,换而言之,孔子并没有赋予《诗》之文本以独立的政治教化意义;而《诗》三百脱离乐舞之后、其独立教化意义的赋予则多赖孟子之力。而这正是孟子于《诗》教发展的最大贡献,汉人解《诗》无不脱离乐舞而单从《诗》之文本入手,从这一角度上来讲,汉代诗学的经学化进程正是赖此而开;汉代乃至后世的《诗》的经学化阐释路径,也主要是由孟子导夫先路的。  相似文献   

18.
《诗经》和《楚辞》自古合称“风骚”,实则开创了两大完全不同的文学传统。《诗》着重于现实,是儒家诗教的工具;屈辞则重幻想,是作家主体情志的充分体现。比较而知,《楚辞》形成的文学传统实则超越了《诗经》的大雅、正声传统。无论是在创作方法,还是在文学语言,或者是意象营构等方面对后世文人及其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都要超越《诗经》。尤其是在当前传统文化式微、西方各种学术流派占据话语强势的时代,重新认识楚辞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讽喻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先秦时期,讽喻文学经历了发端和发展的阶段.《诗经》“变雅”中的政治讽刺诗是讽喻文学的发端;孟子发展了《诗经》政治讽刺诗开创的讽喻文学良好传统,并将其推向了时代的高峰.孟子取得的这一成就对后世讽谕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体现了中国语文教育的民族特点。美育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从孔夫子到蔡元培 ,其教育思想都闪耀着美育的光辉。孔子在我国首先提出了“诗教”主张 ,他搜集编纂《诗经》30 5篇 ,指出诗歌具有“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的作用 ,强调“温柔敦厚《诗》教也”。后来 ,孟子的“养性”说、荀子的“移风易俗”说等 ,都对美育思想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 ,对后世无不有深刻的影响。可见 ,在语文教学中 ,把读书与美育结合起来 ,把思想情感的陶冶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 ,无疑值得继承、发扬。语文课要用“美”吸引学生 ,这是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