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六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古代小说的形成期,此时小说已经取得了文体上的独立.小说作者虽然是为"明神道之不诬"或品评人物言行,但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以及<笑林>等笑话类小说,客观上均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娱乐功能,并呈现出一种由雅渐俗、由隐渐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谢肇淛的小说理论主要存在于<五杂组>和为几部小说所写的序跋里,其中不乏精辟之论.最重要的当数关于小说创作的艺术虚构问题和有关<金瓶梅>一书的资料与评估.至于其小说创作,目前已知的仅有文言短篇集<麈馀>四卷,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理论主张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一、散文化小说的初步探讨1.散文化小说的概念界定散文化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带有创新性的小说样式,是小说与散文、诗歌等文体融合的产物,也是一种独特的跨文体现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它有多种称谓和提法,比如周作人所说的"抒情诗的小说""随笔风的小说",瞿世英、郁达夫所说的"散文小说",郑伯奇所说的"随笔式的小说",施蛰存所说的"随笔体的小说",  相似文献   

4.
粤教版选修教材<常用文体写作>在文学类文体单元导语中对文学类文体的写作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文学需要真情实感",要求学生在自述散文中写出"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二是"文学更需要虚构",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虚构一个巧妙的故事写成微型小说".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中写了将近二十个笑话,不但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使小说雅俗共赏.在小说中,穿插诗词歌赋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模式,但是穿插笑话(有时是小故事),并不多见,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小说中,几乎没有,但在<金瓶梅>中却大量出现,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作者自称兰陵笑笑生,他的名字与笑话应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不仅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的故事引申开发而来,而且还大量抄改了话本小说、公案小说等,形成了“小说中有小说”的独特文体现象。作者在引进这些小说时,插入了许多明代正德、嘉靖两朝的真实历史人物,以此表明创作主旨和意图。  相似文献   

7.
<正>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和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的叙事性文学式样。小说这种文体,在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小说往往是完整的文学作品,有作者情感的融入,有社会背景的影响,有周围环境的烘托。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成了我在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一、熟悉小说这种文体的相关知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第一要素,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的文体有其不同的教学特点.小说也有自己独立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与过程.那么,如何发挥小说文体特点的极致,进一步优化小说阅读教学呢?笔者再次教学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有所感悟,现以此为例,特求证于广大同仁.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小说史上,<金瓶梅>首创情色叙事模式,堪称至"奇".情色之于<金瓶梅>文本形成的意义重大,其叙事焦点集中于人类的情色生活;其叙事的结构与现实的情色网络属基本吻合的同构关系;同时,它以情色身份为叙事关节展开人物塑造和细节刻画.研究<金瓶梅>,其性描写问题不能回避.为窥视<金瓶梅>之炉中妙谛,我们应当正视和重视其情色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成书于南朝梁代的笔记小说<殷芸小说>是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集志怪与志人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史料文献价值.它的出现对小说文体的形成和完善作了极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五四”小说有三种聚焦方式:全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中国古代小说主要使用全聚焦。“五四”小说虽然也有大量的全聚焦叙述,但是不再象古代小说那样对文本进行随心所欲的干预。内聚焦是“五四”小说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叙述方式,它适宜于抒发觉醒的心灵。外聚焦叙述虽然比较少,却是“五四”作家的创造。  相似文献   

12.
余华的先锋小说是中国先锋小说的巅峰之作。先锋与传统看似两个相悖世界,其实不然。我们试从余华小说所表达的“性恶论”与“神秘主义”中探寻传统性在余华小说中所具有的无处不在的蔓延性和无孔不入的穿透性。余华的小说创作之路正是他反抗传统又皈依传统的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3.
小说书目的编撰具有献学性质,但它同时又是小说学的一部分,与小说作、成书、版本以及类型等等研究息息相关。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以20世纪前期的通俗小说研究为其学术基础,其后80、90年代出现的通俗小说书目和言小说书目也程度不同的吸纳了当时小说研究的成果,同时叉为小说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但是20世纪的小说书目作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将言小说和白话小说融通一体,对于版本录的完备性和精确性,以及小说类型的界定等等,都是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约在上个世纪末起,中国掀起了一波涉及金庸、武侠小说、金庸热及金庸武侠小说等现象的批评热潮,而在相当多的有关金庸武侠小说的批判中却存在着个人情绪化突出,批判的矛头指向偏错等问题.许多知名人士或学者在试图去批判金庸武侠小说时实质上却是在批判武侠小说,批判金庸,批判与金庸武侠小说有关的各种社会现象.他们所要批判的对象与其实际批判的矛头不相对应,似乎是南辕北辙、“声东击西”.  相似文献   

15.
网络小说的生态环境与审美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天数以千计的网络小说“蜂拥上市”,造成了网络文学领域的“喧嚣与骚动”。网络小说的生态环境与生存状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批评。真正的网络小说是一种非平面印刷、以数字方式发表的小说形态;网络的发明骤然增添了小说书写语境两端的张力,同时也要求网络小说有一个清洁有序的语言环境;书写概念的获得主要源于现代人的人本理念、自我理念和私我理念,这种概念生成直接造就了网络小说的多元化局面。  相似文献   

16.
列斯科夫的小说文体在19世纪作家当中独树一帜。总体上看,他的小说倾向于重人物讲述而轻作者叙述、重人物和环境而轻情节、重纪实而轻虚构、重文备众体而轻单一文体。这些文体特征与列斯科夫独特的写作语言共同构成了他在不断探索中逐渐稳定和明晰的文体形态和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17.
根据徐訏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可将其分为三类:奇幻小说、心理小说和现实小说。奇幻小说浪漫的传奇色彩、幻美的理想主义情调和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赋予作品奇特的艺术魅力;心理小说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隐秘的人性探测;现实小说以展示社会问题为主旋律,显示了徐訏对现实社会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略论西方科幻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方科幻小说诞生的背景与发展的脉络,指出科学幻想是科幻小说的灵魂,也是科学发展的先导。今天大胆的想像,就是明天鲜活的现实。科幻小说的强大生命力,正是在于它超越现实,预见未来。  相似文献   

19.
悬疑小说自身具有的互动性和超文本性决定了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性,因而作者在构建小说文本的同时,必定也要构建隐性读者;悬疑小说的悬疑性来自读者的体验,这种体验使作者创作的文本成为同时被读者构建的活文本,从而使悬疑小说的创作主体有了二元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海明威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存在一个基本的故事内核,比如最典型的虽败犹胜的硬汉形象及人生悲剧论观点,他的这种不同程度的重复,通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来。从他的几部作品中的人物张力入手,可以揭示其是如何通过人物张力来展示故事内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