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不言弃     
冯丽 《初中生辅导》2008,(Z5):11-12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遗憾。面对遗憾,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发愤图强,敢于拼搏,表现出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其实,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希望演绎出辉煌的成就,创造出璀璨的自我,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赞赏。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站在辉煌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2.
谁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谁不希望被别人赞美?喜欢听赞美,似乎已成为人的一种天性。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天性的至深本质是渴求为人所重视。”可见,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是多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但让我们深有感触的是,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长期的养尊处优,让他们习惯了挑剔周边的一切,总喜欢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不管什么都要说得自己比别人好一点、多一点。有种不占上风誓不罢休的偏畸心态。  相似文献   

3.
低调做人     
低调做人,不仅是姿态,更是心态。姿态是外人能看到的部分,不吹嘘成就,不刻意表现自己。当别人赞赏时,礼貌地一笑,不解释,不显摆。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只是默默地高耸入云;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愈发让人觉得深不可测。外表能保持低调姿态,源自低调的心态。人家都认为他高深,他自己可以不当回事儿,深知山外有山,没什么了不起。低调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只有不矫揉造作、不喧闹,才会不遭人嫌,不招人嫉妒。  相似文献   

4.
(浙江考生) ①问:“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②答:“乐于助人。”③再问:“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④答:“悄然走开。”⑤第一个答案让人欣慰,而后一个答案,却足以让人痛心。每个人都会有困难而每个人在有困难时都想得到帮助;然而,当别人有困难时,“事不关己,高高挂  相似文献   

5.
教子九戒     
王瑛 《家长》2000,(Z1)
一、谬赞与挑剔父母为鼓励子女,事无巨细都大加赞赏,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心理治疗师詹姆斯·温德尔说:“惯于受父母称赞的孩子,做事往往不是为了让自己满意,而是为了博得别人的赞赏。”这类孩子即使做日常家务也期望别人称赞,没人赞赏似乎就难以把事情做好。过分挑剔也是有害无益的。温德尔说:“光是指责孩子怎样不对,也许只会导致孩子不断犯错。”赞赏和管教的比例应为3:1。比例过高,赞赏就显得虚伪;比例太低,则显得挑剔  相似文献   

6.
教子十戒     
一、缪赞与挑剔 父母为了鼓励子女,事无大小都大加赞赏,有时会弄巧成拙。心理治疗师詹姆斯·温德尔说:“惯于受父母称赞的孩子,做事往往不是为了让自已满意,而是为了博得别人赞赏”。这类孩  相似文献   

7.
第1招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赞赏的事情。孩子“坏”时希望受到注意,“好”时希望得到赞赏,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承认他所做的事情, 会提高他的自我价值观念。即使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也可以提醒孩子知道他是可爱的、有能力的。例如,在全家一起吃饭时,每个人都分享到成功和快乐,使这一时刻成为愉快的聚会而不是约束;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每个人都是家人注意的对象,受到别人的关怀和爱;可以经常将卡片或画片贴到门上或放在桌子上,以表示相互的爱;可以在孩子的床头上挂上两张照片,一张是他正在做父母赞赏的某件事,另一张是全家人愉快地在一起,以此提醒孩子的可爱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感恩的心     
佚名 《高中生》2008,(7):28-28
西方有一个节日叫"感恩节",大家在这一天都会感谢别人曾经对自己的帮助和贡献,可见感恩也是一种美德。但是人在一生中得到的不光是帮助和赞赏,肯定还有挫折和伤害。有些伤害来自天灾,有些伤害来自人为。被人瞧不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打击,由于遭遇轻视,有些人可能会就此改变整个人生的计划——有些人在这种轻视中沉  相似文献   

9.
育子九戒     
1.谬赞与挑剔:父母为了鼓励孩子,事无大小都大加赞赏,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惯于受父母赞赏的孩子,做事往往不是为了让自己满意,而是为了博得别人的赞赏。这类孩子即使做日常家务也期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没有赞赏似乎就难以把事情做好。  相似文献   

10.
人生四句话     
周瑞金 《小读者》2010,(12):47-47
一位少年去问智者:“怎么做一个能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愉快的人?”智者回答.人世间只有两种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别人。要让自己和别人都愉快的话,要记住四句话。  相似文献   

11.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求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缤纷而赞美是真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我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成熟,别人曾多次为你绽放花朵,也许是一个灿烂的微笑,也许是一个会意的眼神,也许是一句轻声的问候……都给予你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动力.我们为他人开一朵花,不仅给予他人继续走自己理想之路的信心和动力,而且自己心中也得到了快慰。平凡的生活就会多一份色彩.  相似文献   

12.
从一定程度上讲,体育课是一门动力课。模式化、机械性强,想让其“活”起来,的确不易。然而在实践中,我深感语言充满磁性,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表现语言艺术的魅力,体育课就会变得活泼生动、轻松愉快。一、让赞赏性的语言成为主旋律美国的教育家曾说过“人性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希望等到别人的赞赏”。满足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可以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实践证明,在愉悦的情绪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诲。如果我们真的想去赞赏学生,学生身上的优点会是无穷无尽的。性格内向的可赞赏他们文静秀气;性格外向的可赞赏他们活泼可爱;成绩好的可赞赏…  相似文献   

13.
1.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缤纷而赞美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相似文献   

14.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说类似的话:"你看人家的孩子……",对别人家的孩子大加赞赏的同时还会说上几句恨铁不成钢的话。似乎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优秀,于是很多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光彩。那么要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很优秀,家长能做些什么呢?又该怎样做呢?下面就结合我的工作经历略单谈一  相似文献   

15.
威谱·詹姆斯曾经说过:"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对自己更多的认可和赞赏。"这也是人类本性所在。每个学生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赏和表扬,后进生更是如此。只是后进生缺少相对的关爱和呵护,后进生虽然较为顽皮,但也蕴含着优秀的闪光点,他们同成绩较好的中优学生一样渴望进步和成才。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常人会从对自己孩子付出的爱中获得幸福,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虽不是神,却能对别人的孩子无私地奉献,让别人的孩子在自己付出的爱中茁壮成长,从而获得幸福。这也许是我们身为教师,身为班主任的不同于常人之处吧! 曾几何时,有人对班主任工作做了这样的概括:人人都是婆婆,管死你;个个学生都是孩子,缠死你;时时刻刻跟着班,烦死你。我也曾为这样的概括叫过绝。但在一次不经意中看到一首小诗,让我陷入了沉思之中,这首小诗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你没有  相似文献   

17.
我当寝室长     
每个人都希望体现自己的价值,都想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我也不例外。自打读小学,我年年都当班干部,虽然累些,但能从中得到成就  相似文献   

18.
鼓励和赞赏是美国人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本国人对外国人、朋友对朋友、老师对学生均以鼓励和赞赏为主.即便是在批评别人时,也往往借助鼓励语句,如:"如果你这样做,效果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19.
我当寝室长     
每个人都希望体现自己的价值,都想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我也不例外。 自打读小学,我年年都当班干部,虽然累些,但能从中得到成就感并满足虚荣心。  相似文献   

20.
访谈对象晏佼颖(国防科大附中)《高中生》:有没有人赞美过你?晏佼颖:有噢,经常有人夸我的衣服搭配得好。《高中生》:看来你穿衣服挺有心得呢。被夸的感觉怎么样?晏佼颖:开心,谁都是这种反应吧?《高中生》:对啊,那你会夸别人吗?晏佼颖:会呢,以前觉得有点别扭。现在基本上能用大家都比较能接受的话自然地表达出赞赏之情。《高中生》:真诚的赞美是不是让对方心情很好?晏佼颖:是的,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是很管用的,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